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研究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应用及取得效果。方法:数字随机选取50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以相同方法选取同期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予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种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98.0%,显著优于对照组非总满意度7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67)。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性脑梗塞护理工作当中,可有效提升患者住院舒适度,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并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曾误诊的AIDS并PCP 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皆有呼吸困难和口腔白斑;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均0. 2×10~9/L,CD4+/CD8+均显著降低;皆存在I型呼吸衰竭及呼吸性碱中毒。13例行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发现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11例,斑片状实变影7例,小叶间隔增厚4例,肺气囊3例,局限性磨玻璃影2例,少量胸腔积液2例。13例在外院均被误诊,7例误诊为间质性肺疾病,4例误诊为病毒性肺炎,1例误诊为弥漫性肺泡出血,1例误诊为心功能衰竭,给予相应治疗效果较差。13例转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内科后初步诊断间质性肺炎10例,过敏性肺泡炎1例,PCP 2例。误诊时间7~180 d。后予相应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均确诊AIDS并PCP,予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联合甲泼尼龙等治疗,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对该病认识不足、诊断思维局限及缺乏相关检查手段是导致AIDS并PCP误诊的主要原因。熟悉该病临床表现、详细询问病史、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及仔细鉴别诊断可减少该病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0批赤芍药材及35批赤芍饮片的检验及探索性研究,对该品种的质量及法定标准作出分析与评价。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进行法定标准检验,在探索性研究中增加了赤芍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并增加了水分、灰分的检查项目。结果:赤芍现行检验标准需要修订含量测定项,建议增加常规检查项目;2014年吉林省内流通的赤芍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较好。结论:建议增修订赤芍的现行检验标准,便于更好地控制赤芍药材及饮片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对内皮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b、HCT、ET水平,LVDd、LVDs、LAD大小,统计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Dd、LVDs、LA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纠正肾性贫血,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的发生或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分娩疼痛预案,探讨疼痛预案对初产妇分娩活跃期疼痛的影响。方法 2017年3-7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常规疼痛护理,观察组初产妇采用疼痛预案应对分娩疼痛,比较两组产妇的活跃期疼痛评分、分娩舒适度及满意度、分娩总产程、分娩时出血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活跃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1);分娩舒适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P0.01;t=3.49;P0.01)。两组产妇分娩总产程、分娩时出血量及胎儿窘迫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疼痛预案可以帮助初产妇有效应对宫缩剧痛,减轻分娩不适感,提高分娩舒适度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拒绝上学行为对儿童青少年影响重大。该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浅谈对于儿童拒绝入学现象的认识,从影响因素方面入手提出早期预防措施及应对策略,希望对于拒绝上学行为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野木瓜片联合苯妥英钠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8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苯妥英钠片,初始剂量100 mg/次,3次/d,连续3 d后,根据病情逐渐减少剂量,最终维持40 mg/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野木瓜片,1.60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PSQI和LSI-B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9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降低(P0.05),而LSI-B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CRP、SP、CGRP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野木瓜片联合苯妥英钠片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可有效改善机体炎症水平,改善患者失眠情况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多指标定量相结合的头痛宁胶囊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20 nm(0~40 min)、290 nm(40~100 min);进样量:10 μL。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5批样品色谱图进行分析,以落新妇苷为参照,确定22个共有峰为特征峰,相似度均>0.977;天麻素、阿魏酸、落新妇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二苯乙烯苷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 9,加样回收率在95.5%~98.9%,RSD<5%(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头痛宁胶囊质量控制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白介素(IL)-33、可溶性ST2(sST2)的水平,研究他们在支气管哮喘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按严重程度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发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4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和3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IL-33、sST2、免疫球蛋白E( IgE)的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 Eos)的水平。比较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上述各指标的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研究它们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IL-33、sST2、IgE、Eos(%)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2)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外周血中IL-33、sST2的水平与IgE和Eos之间两两呈正相关性(P<0.05)。(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IL-33与sST2之间呈正相关性(P<0.05)。(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IL-33、sST2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1)IL-33、sST2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血清中升高;(2)IL-33及sST2可作为支气管哮喘炎症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