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比较研究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不同时相延迟显像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确定延迟显像的最佳时间选择。方法:回顾分析80例明确诊断且同时进行18F-FDGPET/CT三时相显像的患者共148个病灶。第1次显像时间为药物注射后64min;第2次(早期延迟显像)时间为110min;第3次(晚期延迟显像)时间为233min。分析每个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并根据公式滞留指数(RI1)=(SUV2-SUV1)/SUV1×100%;RI2=(SUV3-SUV1)/SUV1×100%进行计算。通过特征工作曲线(ROC)比较分析两次延迟显像的诊断效率。结果:80例患者共148个病灶。109个为恶性病灶,39个为良性病灶。恶性病灶的RI1和RI2分别为(14.8±13.1)%和(10.8±20.5)%;良性病灶的RI1和RI2分别为(11.3±28.2)%和(9.3±42.4)%。RI1的曲线下面积为0.627±0.050(P=0.013),RI2的曲线下面积为0.57±0.06(P<0.05)。早期延迟显像的诊断效率明显高于晚期延迟显像。结论:在应用18F-FDGPET/CT延迟显像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时,采取早期延迟显像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在窒息新生儿肾脏损害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窒息组新生儿65例,其中轻度窒息组31例,重度窒息组34例,选择同期33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均于生后24h内留取新鲜尿液检测尿α1-微球蛋白(A1M)、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及转铁蛋白(TRF)水平;同期采静脉血检测血BUN、C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窒息组Cr升高、A1M阳性率增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窒息组BUN、Cr、A1M、MA、IgG、TRF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Cr、A1M、MA、IgG、TRF阳性率亦明显升高(P均〈0.05);与轻度窒息组相比,重度窒息组Cr、A1M、MA、IgG、TRF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单项指标阳性率除尿MA(7.14%)外,A1M(50.00%)、IgG(26.53%)、TRF(21.43%)均明显高于血BUN(7.14%)及Cr(6.12%)(P均〈0.01)。结论窒息新生儿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该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BUN及Cr,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肾脏损害早期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治疗化疗抵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3例经过至少二线化疗失败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介入放射方法植入肝动脉药盒,术后第2天开始经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对其治疗疗效、毒副反应及生存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的肝内疾病控制率为69.6%,其中部分缓解10例(43.5%),稳定6例(26.1%);4例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转化率为17.4%。中位肝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0±1.8)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0±1.8)月。结论经肝动脉药盒灌注氟脲苷与地塞米松可作为化疗抵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补救治疗,并可能使部分患者转化为可手术切除,从而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44.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is an established treatment for refractory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ar dyssynchrony. The patient selection for this therapy remains the basis for response improvement. Various parameters, methods and technology for identification of appropriate patient are under research. The influences of age and gender, disease progress stage such as mild and late stage CHF including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dyssynchrony and scar identified by imaging techniques like echocardi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and nuclear imaging,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on CRT benefits were respectively discussed.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urrent advancement in these areas.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在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的尿毒症患者27例,年龄29~69岁,ASAⅢ或Ⅳ级,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A,n=13)及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组(CA,n=14)。GA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和异丙酚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并间断给予罗库溴铵。CA组双侧颈浅丛阻滞完善后,于手术开始前5min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5~0.10μg/(kg.min)至手术结束。记录手术持续时间、离室时间、术中输液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手术切皮后5min(T2)、手术中探查甲状腺上极(T3)和术毕(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评定麻醉效果满意度,并随访术后透析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GA组比较,CA组离室时间缩短(P<0.01),术中输液量减少(P<0.05);术毕时SpO2、MAP较高(P<0.05);术后透析人数和透析次数减少(P<0.05)。结论颈浅丛神经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麻醉方法可有效且安全的应用于尿毒症患者行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Medline等外文数据库,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有关右美托咪定与曲马多预防围术期寒战效果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0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在RevMan5.1软件中对相应的研究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4篇文献进入了本次Meta分析,共854例患者。疗效方面:右美托咪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均显著优于曲马多(RR=0.60,95%CI:0.41~0.88,P=0.008)。不良反应方面:右美托咪定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曲马多组(RR=0.07,95%CI:0.03~0.14,P<0.00001),头晕发生率显著低于曲马多组(RR=0.28,95%CI:0.11~0.73,P=0.01)。漏斗图表明各项指标未有显著性发表偏倚。结论:右美托咪定预防围术期寒战的效果优于曲马多,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曲马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15 8例患者入选 ,术前 2 4h内及术后第 3天分别用 90项症状清单评价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 1)术前躯体化、焦虑、恐怖等因子分高于常模 ,术后躯体化因子分仍高 ;( 2 )男性患者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女性 ,而女性则恐怖因子分较高 ;( 3 )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正常者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等评分高于冠心病患者 ;( 4)手术后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得分较术前减低 ;( 5 )单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恐怖因子分 ( 1.3 4± 0 .3 8)高于同时行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者 ( 1.15± 0 .2 3 ,P <0 .0 5 ) ;( 6)详细谈话组阳性症状均分低于常规谈话组 (分别为 2 .46± 0 .3 7,2 .5 6± 0 .48,P =0 .0 2 ) ;( 7) 70岁以上的患者阳性症状均分 ( 2 .62± 0 .45 )高于 60岁以下 ( 2 .47± 0 .43 ,P <0 .0 5 )及 60~ 69岁组 ( 2 .45± 0 .40 ,P <0 .0 1)。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前后的心理症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手术的心理刺激是最重要的原因 ,女性、高龄以及合并的心理疾病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术前谈话时详细介绍手术并发症不会增加  相似文献   
48.
射频导管消融对血小板膜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射频导管消融 (RFCA)术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技术 ,观察31例心动过速患者RFCA手术前、后血小板粘附分子α -颗粒膜蛋白 (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表达的变化 ,并与RFCA手术时间、放电能量、放电时间等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RFCA术前血小板膜CD62P、CD6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75±2.32) %和 (9.62±4.08) % ,RFCA术后即刻明显增高达 (7.64±5.25) %(t=3.05 ,P<0.01)和 (12.23土5.70) % (t=2.10,P<0.05) ,但术后47~115h(平均65h)均降至基线水平。多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CD62P表达变化与RFCA术中累积放电能量相关 (r=0.30,P<0.05)。结论 RFCA术可导致血小板膜CD62P、CD63表达增加 ,促进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49.
邵良荣  邵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1):2442-2443,2445
目的 探讨ROC曲线评价血浆脑钠肽(NT-proBNP)对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检测仪(强生VITROS 5600全自动生化免疫整合系统)定量检测心源性呼吸困难、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包括对照组)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并绘制ROC曲线.结果 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的N...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止血带所致的缺血再灌注对下肢手术患者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Ⅰ~Ⅱ级,年龄25~60岁,止血带充气1.0~1.5h,择期单侧下肢手术病人20例,分别于扎止血带前、扎止血带后1 h、止血带松开后0.5、2、6和24h记录血压、心率,并测定血清戊二醛、白介素-6、白介素-8、一氧化氮、内皮素-1、缺血修饰白蛋白、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浓度。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止血带松开后2~24h患者血清戊二醛、白介素-6、白介素-8、内皮素-1浓度升高,而一氧化氮浓度与一氧化氮/内皮素-1比值下降(P<0.01),各时点血压、心率、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浓度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应用可导致脂质过氧化、全身炎症反应及一氧化氮/内皮素-1失衡,但不影响择期下肢手术患者心、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