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69篇
  免费   13245篇
  国内免费   7773篇
耳鼻咽喉   1181篇
儿科学   1898篇
妇产科学   727篇
基础医学   7371篇
口腔科学   2429篇
临床医学   14484篇
内科学   10532篇
皮肤病学   1159篇
神经病学   3083篇
特种医学   56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371篇
综合类   36241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预防医学   13873篇
眼科学   1709篇
药学   15832篇
  207篇
中国医学   14063篇
肿瘤学   5744篇
  2024年   508篇
  2023年   1673篇
  2022年   4258篇
  2021年   5391篇
  2020年   4640篇
  2019年   2466篇
  2018年   2580篇
  2017年   3625篇
  2016年   2760篇
  2015年   5169篇
  2014年   6559篇
  2013年   8411篇
  2012年   11678篇
  2011年   12619篇
  2010年   11519篇
  2009年   10042篇
  2008年   10215篇
  2007年   9679篇
  2006年   8731篇
  2005年   6696篇
  2004年   4616篇
  2003年   3723篇
  2002年   2987篇
  2001年   2677篇
  2000年   1857篇
  1999年   60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汉族人群心肌梗塞发生与血小板糖蛋白 (glycoprotein,GP) a基因 80 7C/ 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方法检测 12 7例心肌梗塞患者 (急性或陈旧性 )和 175名正常对照血小板 GP a基因 80 7C/ T多态性。结果 心肌梗塞组和对照组 T和 C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42 .70 %比 3 2 .0 0 % ,C:57.3 0 %比 68.0 0 % ,P<0 .0 1) ;无论在所有受试者还是在年龄≤ 60岁的受试者中 ,心肌梗塞组 (TT+ TC)基因型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所有年龄受试者中 ,69.3 4 %比 51.43 % ,P<0 .0 0 5,比数比 =2 .14 ,95%可信区间为 1.3 4~ 3 .41;年龄≤ 60岁的受试者中 ;75.90 %比 51.52 % ,P<0 .0 0 5,比数比 =2 .96,95%可信区间为 1.58~ 5.55;L 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膜 GP a T等位基因为心肌梗塞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 (比数比 =4.96,95%可信区间为 2 .55~ 10 .90 )。结论 血小板膜 GP a T等位基因与心肌梗塞的发生相关联 ,可能为心肌梗塞发生的一种遗传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992.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定植于人体胃粘膜的重要致病菌,而粘膜疫苗以其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成为防治H.pyiori的热点,但对相应的免疫机制的认识目前尚不明确.故本文对H.pyiori疫苗的保护性免疫机制中的抗原递呈机制,抗体的作用以及TH细胞反应的作用等研究进展做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缺氧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中药银杏叶提取物的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使用胎龄 16~ 17日Wistar大鼠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分离培养 ;采用Wright Giemsa染色 ,光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原位末端标记法确立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病理模型 ;应用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细胞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 缺氧复氧可以使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生凋亡 ,随缺氧时间的延长 ,凋亡细胞数渐多 ,至缺氧 8h复氧 18h达高峰 ;在缺氧 2h(H2 R0 组 )和缺氧 8h复氧 18h(R8R1 8)组中神经细胞NOS表达均显著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EGB能显著抑制此双时相NOS活性的增强 ,并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 结论 缺氧复氧损伤可诱导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生凋亡。NOS表达增强从而使NO产生增加可能是缺氧复氧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银杏叶提取物 (EGB)经下调NOS表达活性 ,抑制NO的产生保护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免于凋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F)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非酶糖基化和氧化的影响。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M大鼠灌胃给予SF 110 mg·kg-1·d-1,治疗8周,测定各组大鼠肾重/体重、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和肾皮质果糖胺(FMN)、血清和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分别测定肾皮质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糖尿病对照组(DM组)大鼠肾重/体重、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肾皮质FMN和AGEs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N组);SF治疗组(SF组)肾重/体重、Cc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FMN和肾皮质AGEs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皮质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N组,MDA含量显著高于N组,SF治疗组大鼠肾皮质和血清SOD、CAT活性显著高于DM组,MDA含量显著低于DM组:DM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异常显著,SF组的肾脏病理学改变轻于DM组大鼠。结论: SF通过保护肾脏抗氧化酶,减轻氧化应激,抑制AGEs在肾脏的沉积对DM大鼠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并发十二指肠粘膜损伤与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改变的关系。方法:用胰管结扎及加压注射法建立大白兔急性胰腺炎模型,采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与比较两组动物胰腺及十二指肠组中NOS的变化。结果:经Winslow法测定血清淀粉酶分析及组织学检查,急性胰腺炎模型建立;经NADPH-d染色表明:实验组NOS染色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一氧化氮(nitric cxide,NO)在急性胰腺炎并发十二指肠粘膜损伤的病变过程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调查陕西、青海、新疆三省(区)部分人群庚型肝炎病毒(HGV/GBV)血清学特征。方法:采用ELISA方法,共调查三省(区)1469份血清中GBV-IgG抗体。结果:少数民族血清GBV-IgG抗体的阳性率(藏族4.11%,蒙古族5.36%,维吾尔族4.55%,回族4.00%)略高于汉族(1.36%-1.7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毒人群GBV-IgG阳性率(11.30%,34/301)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44%,18/736),(P<0.01);献血员GBV-IgG阳性率为1.02%-7.68%。结论:三省区民族间GBV-IgG抗体阳性差异无显著性,血源性传播是其重要途径,应加强对献血员及吸毒人员的监管。  相似文献   
997.
Treponema pallidum subsp. pallidum is the causative a gents of syphilis. Presently, the annual infection rate of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yphilis remains rather high [1,2]. Apart from the serious nature of the disease itself, anumber of studies sugg…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三种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检测方法,寻求一种简便、重复性好、易于质控的评价疫苗细胞免疫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IV DNA疫苗肌内注射BALB/c小鼠,第6周用艾滋病重组MVA痘苗病毒腹腔注射加强免疫,于第10天制备脾脏细胞悬液,并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unked Immune Spot,EusPOT)、MHC肽五聚体法和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分析法(Intra—cellular cytokinede tection,ICCD)分别检测细胞免疫应答。结果 ELISPOT、MHC肽五聚体染色以及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分析法检测疫苗组细胞免疫应答的阳性率分别为5/5、4/5和3/5;而且ELISPOT和MHC肽五聚体染色法之间有一定相关性(r=0、647),而ELISPOT和胞内因子染色法之间以及MHC肽五聚体染色和胞内因子染色之间无相关性。结论ELISPOT试验操作相对简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评价疫苗细胞免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第129位丝氨酸(Ser129)磷酸化修饰对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法将129位丝氨酸编码碱基TCT突变为天冬氨酸(Asp,D)编码碱基GAT,获得编码模拟磷酸化α-Syn(S129D α-SYN)的DNA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LNCX2)。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并感染多巴胺能神经细胞MN9D。通过实时定量RT-PCR鉴定α-SYN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H磷酸化水平。结果pLNCX2-α-SYN(wild type/S129D)质粒测序结果正确,并在MN9D细胞中均过表达。野生型α-SYN过表达组同正常对照组相比TH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而S129D α-SYN组TH的磷酸化水平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MN9D细胞中,野生型α-SYN抑制TH的活性,而α-SYN Ser129磷酸化后TH活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LDL-ACM复合物和游离ACM对胃癌SGC-7901,NKM-45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抑制效应,从而了解LDL作为抗癌药物靶向载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采用温育交换法制备LDL-ACM复合物,然后建立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瘤重、肿瘤体积、白细胞计数、抑瘤率、生命延长率等指标观察LDL-ACM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LDL-ACM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外周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尤其对SGC-7901瘤更为明显。结论: LDL-ACM复合物与游离ACM相比有更强的抑癌效应。LDL-ACM复合物有可能是通过LDL受体介导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