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46篇
  免费   3244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耳鼻咽喉   234篇
儿科学   425篇
妇产科学   150篇
基础医学   2125篇
口腔科学   484篇
临床医学   4160篇
内科学   2785篇
皮肤病学   645篇
神经病学   465篇
特种医学   1147篇
外科学   3245篇
综合类   9237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3921篇
眼科学   343篇
药学   4142篇
  44篇
中国医学   2959篇
肿瘤学   1178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980篇
  2021年   1209篇
  2020年   1122篇
  2019年   566篇
  2018年   602篇
  2017年   913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1249篇
  2014年   1739篇
  2013年   2101篇
  2012年   2989篇
  2011年   3073篇
  2010年   2891篇
  2009年   2603篇
  2008年   2771篇
  2007年   2702篇
  2006年   2427篇
  2005年   1953篇
  2004年   1323篇
  2003年   999篇
  2002年   758篇
  2001年   722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对5例前臂骨(尺骨和/或桡骨)和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同侧/对侧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同时应用Smith-Nephew交锁髓内钉对游离腓骨进行固定.供区植皮.结果 5例皮瓣全部存活.根据Anderson评分标准评定:优1例,良3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2~17周,平均14.6周,术后无骨不连与感染发生.结论 游离腓骨皮瓣结合交锁髓内钉是治疗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心肌保护方法,即心肌缺血后在长时间的再灌注之前,进行的数次短暂再灌注/缺血的循环。实验证明后处理对缺血心肌确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挥发性麻醉药后处理也可以发挥同样的保护效应,其机制比较复杂,远未阐明,现就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建立快速、稳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符合临床干预治疗的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将小型猪4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8头分别开胸手术,游离搔刮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外膜并按组包裹含不同剂量白介素-1β(IL-1β)纸巾,IL-1β含量依次为0、3.0、4.5、6.0、7.5μg。术后2周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局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情况,处死动物,对包裹纸巾的冠状动脉血管段行病理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见各组冠状动脉管腔平均狭窄程度依IL-1β剂量分别为0、20.61%、39.58%、77.34%、93.79%。IL-1β剂量7.5μg组中2头猪前降支100%狭窄,1头于术后11d死亡未作造影。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含IL-1β纸巾包裹的冠状动脉血管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管腔缩小,增生的血管内膜内可见少量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含IL-1β纸巾包裹的冠状动脉血管内膜和中膜无增生,管腔无变化。结论采用游离搔刮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回旋支外膜并包裹含IL-1β6.0μg的纸巾,2周内可建立起稳定、可靠、狭窄程度符合临床冠心病干预治疗的实验研究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以利于临床科学诊治。方法对在我科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带状疱疹患者3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时间以春夏季较高237例(77.5%),发病年龄以中老年居多228例(74.5%),皮疹类型以寻常型为主261例(85.3%)。结论带状疱疹发病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后遗症较多;早期少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疼痛的迅速控制、病情的尽快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5.
医护人员与患者对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认知比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比较医护人员与住院患者对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方法 应用影响服药依从性因素问卷,分别调查100例高血压患者和80名医护人员,并对其认知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对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得分普遍低于医护人员.患者认为健康信念、知识方面、身体状况影响程度较高,家庭支持方面影响最小;医护人员认为健康信念、家庭支持、身体状况影响程度较高,医护患关系影响最小.结论 医护人员与患者对影响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的感知有一定差异,医务人员应重视该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6.
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膀胱移形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检测抗凋亡(IAP)家族中Livin基因在膀胱移形细胞癌(BTCC)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探讨Livin的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对30例膀胱癌患者中Livin基因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染色标本中,在癌旁组织和膀胱癌组织中L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60%。Livin在膀胱癌组织中的-△△CT值是癌旁组织的8.0454(7.4264—8.6644)倍,与分级和分期没有相关性。结论Livin基因在癌旁组织中有少量表达,而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量远远高于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足母]甲瓣切取术后供区修复的方法,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足母]甲瓣切取术后25例[足母]趾创面,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其中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9例,采用足背或足底局部带蒂皮瓣修复12例,采用第二足趾皮甲瓣修复4例。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2例游离皮瓣在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削薄,外观和功能满意。第二趾皮甲瓣修复后的功能在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结论根据[足母]甲瓣供区的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即时修复,能最大限度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经验,讨论应用指征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6月间应用LISS治疗的22例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41.8岁(22~69岁)。按AO分型:41-A型7例,41-C型15例。其中9例合并其它骨折,5例为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A3例,ⅢB2例)。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12~17个月)。22例完全愈合;2例发生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患者完全负重时间15.2周(12~18周);X线愈合时间14.5周11~17周)。1例术后6个月随访出现关节面复位丢失,无固定失效及力线不正;关节活动度平(均为2°(0°~15°~98.6°(60°~120°;按照Johner-Wruhs胫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法,术后6个月功能优))13例,良7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9%。结论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特别是干骺端粉碎的骨折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骨折愈合率高,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作为新型的固定系统其有特殊的手术技巧及指征,临床应用时应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在生长板软骨细胞旁分泌作用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规律及其与成骨分化的相关性。方法大鼠BMSCs与生长板软骨细胞进行间接共培养,培养终末期做细胞化学染色,定量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用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VEGFmRNA的表达。结果生长板软骨细胞持续高表达VEGF。BMSCs随共培养时间的延长,ALP活性升高,BMSCs的VEGF的表达也逐渐增强。培养液加入两种分泌型VEGF中和抗体后,VEGF表达趋势不变,ALP活性仍为升高趋势,也不影响培养终末期钙化结节的形成。培养终末期BMSCs的CD31和CD34均阴性。结论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VEGF的表达符合成骨细胞分化基因的表达规律,与成骨细胞特征性基因的表达趋势一致,体外条件共培养条件下,中和VEGF后并不能阻碍BMSCs的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10.
骨桥蛋白在人脑动静脉畸形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脑动静脉畸形(CAVM)的血管组织及其在放射、栓塞治疗后血管病理变化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CAVM病理标本及对照组10例内减压手术所获脑组织血管中OPN的表达。结果26例无术前治疗史的畸形血管组织中22例有OPN的表达,主要见于CAVM的静脉部分,在粥样硬化样病变的动脉处也有表达。对照组脑组织的血管中未见OPN的表达;有伽玛刀治疗史的5例中,2例在早、中期放射反应的动脉中可见OPN的明显表达;在经历栓塞治疗的11例中,7例在新生内膜组织或异物巨细胞中有强阳性表达。结论人CAVM血管组织中多有OPN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适应于适应血流动力学状态而具有的血管重塑的表现,并可能在放射及栓塞治疗后的血管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