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98篇
  免费   13921篇
  国内免费   8373篇
耳鼻咽喉   1089篇
儿科学   1815篇
妇产科学   1577篇
基础医学   21373篇
口腔科学   2511篇
临床医学   16907篇
内科学   19225篇
皮肤病学   1585篇
神经病学   6905篇
特种医学   49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13498篇
综合类   23348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一般理论   12篇
预防医学   9637篇
眼科学   3437篇
药学   16416篇
  121篇
中国医学   7792篇
肿瘤学   11130篇
  2024年   359篇
  2023年   1990篇
  2022年   3768篇
  2021年   7170篇
  2020年   5250篇
  2019年   4716篇
  2018年   4938篇
  2017年   4537篇
  2016年   4316篇
  2015年   6309篇
  2014年   7811篇
  2013年   7594篇
  2012年   10637篇
  2011年   11292篇
  2010年   7916篇
  2009年   6387篇
  2008年   7705篇
  2007年   7709篇
  2006年   7011篇
  2005年   6346篇
  2004年   4960篇
  2003年   4831篇
  2002年   4116篇
  2001年   3425篇
  2000年   2948篇
  1999年   2610篇
  1998年   1656篇
  1997年   1785篇
  1996年   1249篇
  1995年   1195篇
  1994年   1088篇
  1993年   765篇
  1992年   967篇
  1991年   886篇
  1990年   789篇
  1989年   729篇
  1988年   654篇
  1987年   556篇
  1986年   526篇
  1985年   424篇
  1984年   369篇
  1983年   302篇
  1982年   268篇
  1981年   229篇
  1980年   196篇
  1979年   198篇
  1978年   192篇
  1977年   210篇
  1976年   191篇
  1974年   15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01.
目的将简明膳食自评工具(SDSAT)应用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评价其信度和效度。 方法本研究通过3个研究分别测量SDSAT的评定者间信度、重测信度和预测效度。研究A选择食管癌术前患者60例,由2位研究者分别进行SDSAT的测量,评价评定者间信度。研究B最终纳入食管癌术后1个月患者30例进行SDSAT的测量,间隔2周复测1次,比较2次结果,评价重测信度。研究C最终共纳入171例食管癌患者通过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3个时间点测量,评价SDSAT对前白蛋白含量的预测程度。 结果评定者间信度是0.854(P<0.01)。 重测信度是0.782(P<0.01)。通过广义预测方程发现SDSAT对患者的前白蛋白含量预测效果好(P<0.01)。结论SDSAT信效度好,适合应用于评价食管癌术后患者的饮食状况。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We update a patient series that reported a high incidence of infection with Gram-positive cocci in women tre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pertuzumab and trastuzumab and further characterize this clinical problem. Treating physicians and advanced practice partners identified women who developed infections while on treatment with pertuzumab and trastuzumab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and enrolled them onto this registry trial. Between March, 2014 and May, 2017, 48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s were reported to have 59 individual infections. The median age was 48 years. Twenty-four patients received neoadjuvant therapy, 17 were treated for metastatic disease, and 7 were treated in the adjuvant setting. Pertuzumab and trastuzumab were combined with carboplatin and docetaxel in 24 (49%) patients, docetaxel in 10 (21%), nab-paclitaxel in 12 (24%), and without other agents in 2 (4%). Granulocyte growth factors were administered in 24 (49%) patients and no patients were documented to be neutropenic. Folliculitis developed in 25 (52%) patients and was counted as a single infection. Abscesses developed at a number of sites in 24 (49%) patients, including a septic knee requiring total knee replacement. Paronychia occurred in 7 (15%) patients, and 5 (10%) developed cellulitis. When cultures were obtained, Gram-positive cocci were consistently identified. Hypogammaglobulinemia was documented in 14 (36%) of the 33 patients tested. Our data continue to support an increased risk of infections with Gram-positive cocci as a potentially serious adverse event in women treated with pertuzumab and trastuzumab.  相似文献   
105.
天麻素是从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中提取分离而得,现已人工合成。天麻素药理作用广泛,如镇痛、镇静安眠、促智、保护神经元、降血压、抗惊厥、抗癫痫、抗氧化、抗衰老、改善微循环等,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相关制剂在临床上亦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头痛、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突发性耳聋、癫痫、神经衰弱及脑卒中等。考虑到天麻素临床治疗上述疾病常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用,故其体内过程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容忽视。目前,有关天麻素综述多集中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而其药代动力学综述鲜见报道。随着天麻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日渐深入,本研究将从其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药物ADME过程及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对天麻素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天麻素制剂工艺及临床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PBL与CBL教学法在留学生实验诊断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BL联合案例教学法(CBL)应用于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实验诊断教学,与大班传统讲授教学方法(对照组)相比较,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的成绩和实习的成绩也是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与CBL教学联合应用于实验诊断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目的 针对中医药大数据平台传统的加密方案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属性的内积加密的数据脱敏算法。方法 Hash(哈希)算法是应用广泛的高效的数据加密方法,但传统的哈希算法基于单一的控制策略,效率不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属性的内积加密的数据脱敏算法,把批量的敏感数据分割为不同长度数据颗粒度,与特定密文的哈希进行内积处理。结果 在面对中医药大数据平台的海量数据加密的场景,与传统的哈希加密算法相比,本文提供的加密算法具有很好的性能。结论 为了保障个人隐私数据不被泄露,中医药大数据平台中的个人医疗数据需要加密脱敏后,才能进行分析处理或对外发布。本文提出的算法具备灵活的数据颗粒度、策略和高效的性能表现,适用于海量的中医药数据脱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高龄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总结手术操作体会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2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67~79岁,均在腹腔镜下行悬吊固定。结肠造影和术中均可见明显增厚且冗长的乙状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宽松,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之间脂肪结缔组织明显增厚,尤其是直肠前壁。术中切除直肠周围增厚的脂肪结缔组织,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行结肠直肠吻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86.59±14.84)min,出血量平均(63.41±23.67)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0.01±1.57)d。无吻合口出血、感染、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无术中死亡或术后2周内死亡病例。22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2~4年,平均(2.81±0.91)年,患者排便次数1~2次/d,肛门功能正常,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微创切除直肠周围增厚的结缔组织、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上端,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高龄直肠脱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