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5篇
  免费   1178篇
  国内免费   762篇
耳鼻咽喉   172篇
儿科学   112篇
妇产科学   118篇
基础医学   1386篇
口腔科学   219篇
临床医学   1517篇
内科学   1875篇
皮肤病学   277篇
神经病学   639篇
特种医学   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40篇
综合类   216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22篇
眼科学   359篇
药学   1298篇
  5篇
中国医学   617篇
肿瘤学   123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435篇
  2019年   374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566篇
  2014年   653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974篇
  2010年   623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637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612篇
  2005年   579篇
  2004年   596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荧光示踪法研究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可行性,并初步观察静脉回流规律。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每只取耳静脉血0.ImL,分离RBC并用FITC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已标记的RBC阳性率及荧光强度,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取2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动物双侧后肢内侧分别建立4cm×3cm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模型(n=10)和顺行岛状皮瓣模型(n=10),血管蒂长3cm。将一侧后肢随机设定为实验组,皮瓣制备后注射已标记的RBC悬液5pL;对侧为对照组,不注射示踪剂。实验组按顺行和逆行皮瓣分成两组,即顺行皮瓣组和逆行皮瓣组,每组10个;再根据注入示踪剂途径不同,分为动脉和静脉2个亚组,每亚组5个皮瓣。注射示踪剂5S后取下皮瓣立即冷冻,取连续的3张冰冻切片(5~7pm),其中2张行HE染色和GENMED染色,另]张不染色直接压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分布。结果流式细胞仪分析FITC标记的RBC阳性率在99%以上,荧光强度均≥10。;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标记的RBC呈均匀分布的绿色荧光,荧光强度均匀、稳定。冰冻切片显示实验组皮瓣蒂部均出现荧光,对照组未见荧光。顺行岛状皮瓣组荧光主要分布在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逆行岛状皮瓣组荧光分布在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结论荧光示踪剂可用于静脉回流研究,顺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静脉腔、静脉壁、动脉内膜和外膜回流;逆行岛状皮瓣静脉主要通过动脉内膜、外膜和静脉壁的“迷宫式途径”回流。  相似文献   
32.
作者采用沉淀法对药用葡聚糖进行分级纯化,通过家兔实验筛选出合乎淋巴系统定向要求分子量(105000)的葡聚糖,并制成一步标记法的亚锡葡聚糖药盒,4℃贮存8个月,标记率大于95%。~(99)m锝-葡聚糖的体内外稳定性均佳。家兔研究表明:(1)淋巴结内聚集量最高,其他非靶器(除肝脏、肾脏外)均处于极低水平;(2)显像速度快、图像清晰,既显示淋巴结又显示淋巴管;(3)注射部位清除速度快,6.5h清除95%。安全试验表明:~(99)m锝-葡聚糖是一种毒性极低、非常安全的药物。临床试用100余例,均获满意图像,检查全过程1h内完成,检查结果与诊断基本相符,故~(99)m锝-葡聚糖是目前临床上比较理想的淋巴系统显像剂,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预防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中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对本组15131例MC中发生的18例胆道损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94年12月前施行MC2321例,发生胆道损伤9例(0.39%),1995年以来实施MC12810例,发生胆道损伤9例(0.07%)。结论思想上高度重视、规范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MC中胆道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4.
采用SD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阻断致局限性脑缺血模型。脑缺血后迅速断头置于液氮中,HPLC外标定量法测定各磷脂组分。观察脑缺血1、5、15、60、360min时脑细胞膜磷脂含量变化。结果显示,PI在缺血早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PE、PC早期仅呈下降趋势,PE在缺血60min组、PC缺血360min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0.05)。PS在缺血全过程中变化轻微(P>0.05)。提示磷脂降解与脑缺血存在一定关系,缺血早期首先出现脑细胞膜功能磷脂降解,膜结构磷脂则在缺血后期出现显著变化,且PE较PC优先降解。  相似文献   
35.
陆云飞  林进令 《广西医学》1997,19(2):155-157
本文收集1992年1月至1995年5月在我科作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肝动脉化疗灌注术的中晚期肝癌160例,将每例病人的肝动脉造影所见与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一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6.
Liver fibrosis was induced in rats by repeated peritoneal injections of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over a period of 2-11 weeks. Serum procollagen III peptide (SPIIINP), prolidase (SP) and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SALT) levels were monitored during the period of induction. The extent of fibrosis was semi-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after collagen staining, and the anti-fibrotic effects of 16,16-dimethyl prostaglandin E2 (DMPGE2), colchicine, and zinc sulphate were studied. SPIIINP and SP were increased the first 2 weeks after CCl4 administration and peaked at 6 weeks. Alterations in SPIIINP and SP correlated well to the semi-quantitative histological score of liver sections during the first 6 weeks, and SP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PIIINP throughout the whole induction period. DMPGE2 decreased SPIIINP, SP and SALT significantly in addition to a markedly decreased formation of liver collagens. Colchicine had a similar but less dramatic effect, whereas zinc sulphate only reduced SPIIINP without influencing liver damage. In conclusion SPIIINP seems to be a valuable indicator of liver fibrogenesis, and SP may play a limited role in indicating accelerated collagen metabolism in the liver. DMPGE2 obviously inhibited the production of collagens induced by CCl4. Colchicine also had an apparent effect on liver fibrosis, whereas zinc sulphate merely seemed to postpone it.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病案首页信息标准化建设.方法根据现行病案首页信息统计分析,对有关标准不一致处提出建议.结果对病案首页信息逐项提出要求及有关标准.结论病案首页信息的各项目必须统一要求、统一标准,以便医院间病案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8.
苑玉清  蔡博文  游潮 《四川医学》2004,25(8):842-843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ASBI)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2 8例ASBI患者伤后 6~ 2 4h血浆中ET及CGRP含量。结果 ASBI患者ET含量明显增多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CGRP也有一定的增多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T和CGRP共同参与ASBI病理生理反应过程 ,ET释放增加是加重脑继发性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对烧创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Gln)颗粒对烧(创)伤及大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将受试患者分为Gln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Gln组口服或管饲Gln 0.5 g·kg-1·d-1,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甘氨酸,疗程均为7 d.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蛋白代谢、免疫功能、肝和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等. 结果伤后两组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肠黏膜通透性[尿乳果糖/甘露醇(L/M)]及尿氮排量均明显增高;但Gln组用药7 d后血浆Gln浓度与用药前比较增加38.04%(P<0.01).Gln组血浆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升幅分别为21.19%、51.11%、57.54%.血浆DAO活性、L/M比值、内毒素含量及尿氮排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幅分别为47.26%、52.18%、22.22%、27.78%(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在用约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用药后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恶心、腹泻和便秘等,2~3 d后自行缓解,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Gln能显著提高患者血浆Gln浓度,明显减轻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并能促进机体蛋白合成,降低蛋白分解,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0.
2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控制血糖组共12例,经8个月严格控制血糖,正中、尺、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正中、尺感觉神经潜伏期获改善,而且改善的程度与空腹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密切相关;另一组为针灸加控制血糖组共17例,经1与3个月的治疗,分别有82.4%和90.0%的患者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正中、尺、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正中、尺感觉神经潜伏期未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