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11篇
  免费   11121篇
  国内免费   8995篇
耳鼻咽喉   982篇
儿科学   1082篇
妇产科学   1152篇
基础医学   13796篇
口腔科学   1939篇
临床医学   15387篇
内科学   16704篇
皮肤病学   1208篇
神经病学   6152篇
特种医学   42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8篇
外科学   11703篇
综合类   20616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7622篇
眼科学   3325篇
药学   12076篇
  92篇
中国医学   7064篇
肿瘤学   9541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1761篇
  2022年   3253篇
  2021年   6281篇
  2020年   4708篇
  2019年   4001篇
  2018年   4162篇
  2017年   3704篇
  2016年   3551篇
  2015年   5423篇
  2014年   6640篇
  2013年   5844篇
  2012年   8513篇
  2011年   9401篇
  2010年   5920篇
  2009年   4674篇
  2008年   6043篇
  2007年   5977篇
  2006年   5792篇
  2005年   5861篇
  2004年   3806篇
  2003年   3491篇
  2002年   2994篇
  2001年   2656篇
  2000年   2804篇
  1999年   2981篇
  1998年   1985篇
  1997年   2003篇
  1996年   1548篇
  1995年   1472篇
  1994年   1268篇
  1993年   791篇
  1992年   987篇
  1991年   794篇
  1990年   664篇
  1989年   624篇
  1988年   520篇
  1987年   448篇
  1986年   398篇
  1985年   298篇
  1984年   136篇
  1983年   116篇
  1982年   68篇
  1981年   72篇
  1980年   47篇
  1979年   54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精液中PAI-1含量与精液液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精液中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1,PAI-1)的含量,探讨精液的液化机制。方法分别检测门诊患者1h内不液化精液40例(A组)和1h内液化精液30例(B组)中PAI- 1的含量。结果A组PAI-1含量为(10.25±0.75)ng/ml,B组为(6.46±0.37)ng/ml,A组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液中PAI-1含量与精液液化时间的相关性r=0.362,P<0.01,呈正相关。结论精液中PAI-1含量升高,可导致精液液化时间延长,可作为检测精液粘稠度的一个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102.
回顾性总结了5例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2例为消化性溃疡出血,2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原因不明,经内科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死亡2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内镜、病理特点。方法对1991—2005年肠镜及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30岁),中年组(31~59岁),老年组(≥60岁),从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和病理学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结直肠癌患病高峰为50~65岁,男性结直肠癌构成比高于女性。(2)青年组以腹痛就诊者占70.73%,中老年组以便血就诊者占65.50%,说明临床症状具有不典型性。(3)各组直肠癌均有较高的比例,青年组右半结肠癌的发病率(34.15%)明显高于中老年组(16.33%)。(4)青年组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为多,肿瘤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中老年组以高分化腺癌多见,肿瘤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结论不同年龄组结直肠癌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内镜、病理特点,对有下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应尽早、全面地进行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04.
徐军发  祝斌 《山东医药》2003,43(34):4-5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 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凋亡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2例 UC患者外周血 PMN凋亡 ,EL ISA法检测 P-选择素 (P- sel)和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1)的水平。结果 活动期 UC患者 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 UC患者 (P<0 .0 1)。不同病情活动期 U C患者 PMN凋亡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活动期 UC患者外周血中 P- sel和 ICAM- 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 U C患者(P<0 .0 1或 (P<0 .0 5 ) ,且与 PMN凋亡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 - 0 .72 38和 - 0 .5 2 13,P均 <0 .0 1) ,与病情呈正相关。结论 各种免疫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 UC患者 PMN凋亡延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5.
CT定位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以来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WE7568集束电极射频肿瘤消融仪。用集束电极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75~95℃左右维持10min或15min.结果78例病人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80例次,绝大多数病灶(77.4%)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CT定位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对晚期肺癌、多发性肺转移瘤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前列腺穿刺标本中磷酸化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表达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接受重复穿刺的PCa患者初次穿刺未检出癌的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癌灶标本(29例)、重复穿刺确诊PCa时的非癌灶标本(29例)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初次穿刺标本(29例)中P-STAT3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及对PCa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 P-STAT3在PCa患者癌灶标本、非癌灶标本及初次穿刺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1%(27/29)、82.8%(24/29)和86.2%(25/29),在BPH标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29),前三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X2=60.123,P=0.000);如以初次穿刺标本中P-STAT3表达阳性作为PCa的诊断标准,该方法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9.7%.结论 检测穿刺标本P-STAT3表达可以作为前列腺穿刺活检的辅助诊断方法,用于PCa的早期诊断,预测PC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提高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症状、内分泌功能测定、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手术治疗并随访。结果16例患者中,内分泌功能紊乱者8例,以库欣征、性征异常、醛固酮增多症为主。超声、CT、MRI测定肿瘤直径为4.8~19.5cm,平均7.8cm。3例有远处转移。行根治性切除术13例,侵及同侧肾脏者做肾和肾上腙切除术2例,肾上腺肿瘤并腔静脉癌栓切除2例,腔静脉部分切除1例。病理结果:Ⅰ其耳2例,Ⅱ期8例,Ⅲ期3例,Ⅳ期3例。随访3-62个月,手术2年以上的11例患者中有6例仍存活,但1例肺转移,1例骨转移;死亡5例,平均存活26个月。结论肾上腺皮质癌患者预后差。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8.
泪管-耳-牙-指(趾)(LADD)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最初在1967年由Levy报道。1例双侧泪液系统缺失、杯状耳、干嘴,以及牙、手臂和指(趾)异常的单发病例。之后一些新发现的临床表现,如肾脏异常、唾液腺缺乏、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裂孔疝和横膈疝、感觉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牙发育不全、四肢异常、口腔干燥和眼干都被报道与此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109.
妊娠期糖尿病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合理处理及预后.方法 选择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62例,其中单纯饮食控制17例,饮食控制 胰岛素治疗43例,2例未治疗.剖宫产42例,阴道产20例.合并妊高症3例,羊水过多2例,羊水过少4例,羊水栓塞1例,早产5例,高胆红素血症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死胎2例,新生儿窒息4例,新生儿畸形1例.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进行早期的诊断及治疗,选择合适的时间及方式终止妊娠可以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老年哮喘,随机分为参麦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参麦组肺功能(FVC、FEVI、VC、FEV%)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并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参麦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十分显著。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改善老年哮喘肺功能及缓解哮喘症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