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3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644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241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798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729篇
内科学   880篇
皮肤病学   150篇
神经病学   143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科学   382篇
综合类   2795篇
预防医学   1561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1265篇
  3篇
中国医学   997篇
肿瘤学   4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549篇
  2013年   738篇
  2012年   1263篇
  2011年   1421篇
  2010年   1157篇
  2009年   953篇
  2008年   1027篇
  2007年   903篇
  2006年   802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研究循环中IL-6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65名2型糖尿病患者(无并发症患者31例,大血管病并发症患者34例)及4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6含量,用HOMA—model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不同组别的IL-6含量及HOMA—IR,对IL-6与HOMA—IR、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2型糖尿病两组血清IL-6水平和HOMA-IR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IL-6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血清IL-6水平分别与HO—MA—IR、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腰围、FIB、病程正相关。结论IL-6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和预测因子之一。IL-6与HOMA—IR显著相关,推测IL-6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相关联。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中促炎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环加氧酶-2(COX-2)]和抗炎介质[血红素氧化酶-1(HO-1)、白介素10(IL-10)]表达及NF-κB活化的影响。 方法: 以10 μg/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AW264.7细胞作为炎症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1、5、10、50 μmol/L)孵育24 h后,收集培养上清并提取细胞总蛋白,酶联免疫法测定上清中TNF-α、IL-10浓度,Griess法检测上清NO含量(以NO2-/NO3-表示),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中COX-2、HO-1、IκB-α的含量。 结果: 10 μg/L的LPS明显诱导TNF-α、NO(NO2-/NO3-)、COX-2、IL-10及HO-1的产生;LPS+肾上腺素组与LPS单独作用组相比促炎介质TNF-α、NO(NO2-/NO3-)、COX-2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抗炎介质IL-10、HO-1的表达却明显增强;肾上腺素与LPS共同作用组中IκB-α的含量与单独LPS作用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结论: 肾上腺素下调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促炎介质的表达同时促进抗炎介质的表达,这种效应并不通过影响NF-κB的活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检测正常人和SARS患者血清中3种人冠状病毒(229E、OCA3和SARS-CoV)特异性抗体.分析3种冠状病毒血清学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和ELISA方法检测100例健康献血员、34例SARS患者恢复期以及11例SARS患者双份血清中229E、OCA3和SARS-CoV3种冠状病毒核衣壳(N)蛋白抗体。结果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10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中229E、OCA3和SARS-CoV IgG阳性率分别为98%、100%和1%,34例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中3种冠状病毒IgG的阳性率均为100%;免疫印迹检测10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中229E、OCA3和SARS-CoVN蛋白IgG阳性率分别9r7%、99%和2%,34例SARS患者恢复期血清中229E、OCA3和SARS-CoVN蛋白IgG阳性率分别97%、100%和100%;11例SARS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免疫荧光检测有5例出现229E IgG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10例出现OC43 IgG滴度4倍或以上升高,ELISA检测2例出现229EN蛋白IgG滴度4倍以上升高,没有一例出现OCA3N蛋白抗体滴度升高。结论 正常人群中普遍存在229E和OCA3两种人冠状病毒抗体,SARS-CoV感染者存在对人冠状病毒229E和OCA3血清学交叉反应,提示核衣壳蛋白不是引起血清学交叉反应的主要抗原,结果对研究SARS溯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音乐治疗(MT)及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音乐治疗(NNS+MT)在缓解新生儿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普通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新生儿按照住院号从小到大顺序分为干预组(NNS亚组、MT亚组、NNS+MT亚组)和空白对照组,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足后跟采血前2min开始持续至研究结束,共15min,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心率、经皮氧饱和度(SpO2)及新生儿疼痛行为(NIPS)评分,采集采血针刺前1min、针刺时和针刺后13min过程中的每一分种数据,比较各种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疼痛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ANOVA方差检验,同时应用PostHoc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纳入住院新生儿80例,男54例,女26例;各亚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例。疼痛刺激后各组的心率均显著加快,于刺激后0~2min达峰值,之后逐渐减慢;NNS亚组与空白对照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NNS+MT亚组与空白对照组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亚组和NNS+MT亚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刺激后各亚组SpO2均显著降低,于刺激后2~4min降至最低值,之后逐渐升高;NNS亚组与对照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NNS+MT亚组与空白对照组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亚组和NNS+MT亚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刺激后各组NIPS评分均显著提高,于0~1min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各亚组NI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NNS+MT干预措施均可缓解疼痛刺激引起的心率、SpO2和NIPS评分变化。结论新生儿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使用MT和NNS+MT可缓解新生儿疼痛。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分析丽水市2016-2019年低出生体重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减少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丽水市妇幼保健院2016-2019年分娩的934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临床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6-2019年妇幼保健院共分娩活产19 535例胎儿,其中低出生体重儿934例,发生率为4.78%;2016-2019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 0.019,P=0.89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显示, 早产(OR=46.283,95%CI:38.408~56.773)、双胎(OR=7.023,95%CI:5.347~9.223)、女婴(OR=1.549,95%CI:1.304~1.841)、妊娠高血压(OR=4.945,95%CI:3.262~7.498)、胎膜早破(OR=1.305,95%CI:1.053~1.618)、胎儿窘迫(OR=2.103,95%CI:1.515~2.919)、胎盘早剥(OR=1.651,95%CI:1.152~2.366)、农村户籍(OR=1.274,95%CI:1.014~1.601)是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丽水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注重加强农村户籍、妊娠合并高血压和双胎孕妇的围生期管理,避免早产、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的发生,从而减少低出生体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对昆明市城区连续三年3~6岁学龄前儿童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寻找学龄前儿童体质发展中的不平衡点,为制定体格锻炼、全面提高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的相关措施提供建议。 方法 选取2017-2019年连续进行体质测定的昆明市城区幼儿园38所,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指标包括:身高、体重、10米折返跑、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坐位体前屈、走平衡木8个体质项目,以及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3个生长发育评价结果。 结果 2019年体质测定的优秀率从2018年的32.5%提高到35.7%(χ2=62.512,P<0.05)。坐位体前屈0分值比率从2018年的1.7%上升到2019年的3%;除10米折返跑外,其余五个项目5分值比率2019年较2018年上升了1.8%~8.8%。与正常儿童6个项目相比,身高低常儿童平均分低1.855分(t=-16.416,P<0.05),体重低常儿童平均分低1.856分(t=-17.346,P<0.05);体重超常儿童平均分低0.277分(t=-2.798,P<0.05),消瘦儿童平均分低0.917分(t=-6.073,P<0.05),肥胖儿童平均分低0.571分(t=-5.490,P<0.05);身高超常儿童平均分高0.812分(t=7.123,P<0.05),且这生长发育异常的儿童在6个体质项目表现中,大部分项目的低分(0~2分)比率高于正常儿童。 结论 重视儿童柔韧性、平衡性锻炼,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及认识的提高,做好儿童健康管理,做到早期预防及治疗生长发育相关疾病,才能持续促进体质健康发展,保障儿童健康。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描述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SSBs)摄入频率,探讨社区建成环境与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间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9年4—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深圳市宝安区30 188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调查社区建成环境要素和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的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多元logistic回归用于分析社区建成环境要素与SSBs摄入频率间的关联性。结果 儿童青少年低频率、中频率和高频率SSBs摄入占比分别为26.8%、51.8%和21.5%。与居住楼层≥7层相比,居住楼层≤3层儿童青少年可增加SSBs的摄入(OR=1.13,95%CI:1.04~1.24);居住地和主干道间的距离与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呈负向关联(OR=1.24,95%CI:.10~1.39);居住地周边饭店数量与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呈正向关联(OR=1.81,95%CI:1.63~2.02)。结论 儿童青少年SSBs摄入频率与社区建成环境因素相关,居住楼层越低、居住地和主干道间的距离越近、居住地周边饭店数量越多增加儿童青少年SSBs的摄入。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藏族成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从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随机抽取1 309名藏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该地区骨质疏松检出率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成年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3.8%,男性为3.0%;60岁及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16.7%,男性为1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群体中,年龄、从事农牧活动、BMI、绝经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在男性群体中,年龄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结论 西藏地区6个高海拔县60岁及以上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偏低。增龄是该地区藏族成年女性、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绝经、BMI偏低是该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从事农牧活动是该地区成年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2018—2020年沈阳市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病例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儿童肺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某医院3 120例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住院时间资料、儿童病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血清样本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以及主要病原菌的K-B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3 120例患儿中男性1 763例,女性1 357例,以0~3岁患儿比例最高(60.6%),秋冬季节发病比例高(63.0%),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96.6%)、发热(95.7%)、呼吸急促(88.6%)、夜寐欠安(86.3%)、食纳差(74.0%)等,住院时间平均(9.3±2.8)d。不同年龄、住院时间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0~3岁、住院时间>14 d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所有患儿共检出病原菌2 6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539株(57.5%)、革兰阳性菌728株(27.2%)、其他408株(15.3%)。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412株)、流感嗜血杆菌(365株)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96株)、肺炎链球菌(214株)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氨曲南、亚胺硫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沈阳市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病例男性、0~3岁、秋冬季节比例高,临床表现多样并且病原菌检出率高,可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为儿童病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测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进展为重型危重型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7日—3月14日在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基本情况、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分析研究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 结果 16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36例为轻型普通型,33例为重型危重型。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型危重型和轻型普通型在年龄、饮酒史、感染地为湖北、有明确接触史、合并慢性心脏病、高血压、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糖、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有饮酒史(OR=3.06)、有慢性心脏疾病(OR=15.26)、总蛋白偏低(OR=2.13)、入院时血糖升高(OR=4.91)、C反应蛋白升高(OR=12.34)为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有饮酒史、有慢性心脏疾病、入院时总蛋白偏低、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为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的危险因素。提示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有以上因素的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