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6篇
  免费   1303篇
  国内免费   770篇
耳鼻咽喉   120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791篇
口腔科学   209篇
临床医学   1546篇
内科学   913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286篇
特种医学   575篇
外科学   1069篇
综合类   361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629篇
眼科学   260篇
药学   1504篇
  20篇
中国医学   1228篇
肿瘤学   57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394篇
  2021年   480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488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796篇
  2012年   1229篇
  2011年   1263篇
  2010年   1209篇
  2009年   1064篇
  2008年   1006篇
  2007年   1077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482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8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杯[4]芳烃衍生物为载体的钾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新的以杯[4]芳烃衍生物为载体的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方法:以3种杯[4]芳烃衍生物为载体,癸二酸二辛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为增塑剂,四(4-氯)苯硼钾为离子定域体制得了PVC膜钾离子选择电极,测试了该类电极对钾离子的响应性能和对7种阳离子的选择性系数。结果:以5,11,17,23-四叔丁基-25,26,27,28-四[2-(乙氧基羰基)苄氧基]杯[4]芳烃为载体所制得的电极(电极Ⅰ)对钾离子有良好的能斯特响应,该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优于电极Ⅱ和Ⅲ。分别用电极Ⅰ,Ⅱ,Ⅲ对青霉素V钾中的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均与原子吸收法基本一致。结论:所制得的上述电极是一类新的钾离子选择电极,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农村贫困地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经济负担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农村贫困地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及经济负担。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辽宁省彰武县农村选取脑卒中患者和对照农民各10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在彰武县农村农民中流行率较高,吸烟、饮酒、喝茶的比例分别达73.1%、64.7%、79.4%以上。很少吃水果、蛋类和动物性蛋白质者分别为61.8%、56.9%、61.8%以上。每人每天食盐和猪油摄入量分别为22.2g和31.3g,具有高血压和高血脂患病意识者仅为19.6%和20.6%。脑卒中患者中高血压家族史、饮酒、超重、低动物蛋白摄人率分别为31.4%、76.5%、23.5%和75.5%,显著高于对照组。脑卒中组人均年纯收人为。704.9元,对照组为959.4元,脑卒中患者医疗费用年平均为3120.6元。最多者每年医疗费用高达39000元,远远超出了其家庭纯收入。结论 高血压、饮酒、超重、低蛋白摄人、吸烟、高盐和高脂肪摄入可能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患病使患者家庭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3.
长效驱避剂的初步筛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一种对人有效保护时间 >8h ,且安全经济的长效驱避剂配方。方法 采用实验室 (GB T173 2 2 .10 -1998)和现场的药效测试方法对所配制的驱避剂配方进行效果测试。结果 实验室试验表明 ,以 2 0 %IR3 5 3 5配制 10、12、13、14号驱避剂配方在实验室内对白纹伊蚊的有效防护时间可达 8h以上 ;现场试验表明 ,10、12、13、14号驱避剂配方对人有效防止丘陵地区伊蚊的叮咬时间达 9h ,有效防止稻田地区中华按蚊的叮咬时间达 8h。结论以 2 0 %IR3 5 3 5与纤维素配制的驱避剂对人的有效保护时间可达 8h。纤维素对IR3 5 3 5有一定延长有效保护时间的缓释作用。实验所用配方对人的皮肤无不良反应 ,可作为户外活动人群防止蚊虫刺叮的驱避剂。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 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用α- MEM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悬液,接种在塑料培养瓶中,经体外扩增、纯化,观察其生长特性,用免疫组织化学 SABC法检测波形蛋白和纤粘连蛋白的表达,并研究不同浓度 bFGF对 MSC生长曲线和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 原代培养时形成由基质干细胞组成的细胞集落,细胞集落 14 d时接近融合,传代后细胞体积变大,约 5~ 7 d传代 1次;免疫组化显示 MSC呈波形蛋白阳性,而纤粘连蛋白阴性.浓度 10 ng/mL和 20 ng/mL bFGF组的 MSC的细胞数和克隆形成率比 5 ng/mL bFGF组和对照组(无 bFGF)明显增加,具有高度显著性( P< 0.01).[结论] bFGF可明显促进 MSC的增殖.  相似文献   
55.
目的:改变脊柱转移瘤治疗长期以来采用的姑息、保守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脊柱肿瘤后,给予坚强的内固定,辅以术后放化疗,可延长病人的生命,使病人无痛生存,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但由于脊柱转移瘤切除术中出血异常多,使手术切除肿瘤椎管减压内固定较难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于1991年始用下述方法治疗脊柱转移瘤。方法:应用术前选择性脊柱血管栓塞,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器材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瘤1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6例病人均为胸腰段转移瘤,均在术前48h行相应脊柱血管,胸段选择相应肋间动脉,腰段选择相应腰动脉进行栓塞,然后行胸段、胸腰段、腰段前路或后路肿瘤切除,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结果:16例病人术中出血平均900ml,出血量最少者仅600ml,出血量较未行血管栓塞病例明显减少,术野更为清晰、使术者更易操作;术后病人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减轻,16例脊髓及脊神经根受压症状明显减轻,16例病人中8例脊髓及脊神经受压症状完全解除。结论:术前脊柱血管栓塞,手术切除肿瘤椎管减压内固定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降低了手术风险、缩短了手术时间,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6.
α-促黑素细胞激素对瘢痕疙瘩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健生  邢新  薛春雨 《中国美容医学》2004,13(5):527-528,i001
目的:研究α-促黑素细胞激素对瘢痕疙瘩色素改变的影响,为治疗瘢痕疙瘩的色素异常提供依据。方法:取人的瘢痕疙瘩,常规石蜡包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其表皮中α-MSH的表达,并以正常皮肤表皮为对照。结果: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表皮都能够表达α-MSH,两者之间的表达强度有显著区别。结论:瘢痕疙瘩表皮中α-MsH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在瘢痕疙瘩色素过度沉着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7.
The immune-endocrine network exists in normal materno-fetal interface, and Th1/ Th2 cytokine network of the deciduas play an indeed a key role in regulation of balance of thisnetwork at human first-trimester. Cytokine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cco…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再发缺血性卒中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上微血管病变及预后的异同。【方法】连续收集急性复发性卒中的住院病例(初发事件为脑梗死,复发事件包括脑梗死或脑出血),详细记录临床资料。观察脑内微出血及自质病变的严重程度,随访有无严重血管事件及死亡的发生。【结果】175例再发脑梗死患者。19例复发事件为脑出血的患者进入本研究。155例(88.6%)再发脑梗死患者,以及18例(94.7%)脑出血患者存在自质病变。77例(44%)再发脑梗死患者和16例(84.2%)脑出血患者存在脑内微出血。脑出血组自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微出血的数目均明显高于再发脑梗死组(P=0.033,0.016),脑出血组的死亡率及再发脑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高(P=0.034,0.036)。【结论】严重的脑自质病变及微出血的出现与脑梗死后再发脑出血有关。多发微出血提示出血风险增高。如复发事件为脑出血,则其死亡率及再次复发脑出血的风险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9.
破骨细胞起源于骨髓的多潜能干细胞,破骨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决定了关节破坏与骨丢失的严重程度,而炎症本身并不介导关节破坏和骨丢失。炎症性关节的滑膜成纤维细胞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这些炎症因子不仅诱发炎症反应,而且通过促进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子配体,间接或直接增加破骨细胞的生成,并促进其功能,从而将炎症反应与局部骨丢失及损坏联系在一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TNF-α、IL-1及破骨细胞靶疗法在破骨细胞介导的炎症性骨丢失过程中的研究进展。TNF-α通过促进外周血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分化直接影响关节局部成熟破骨细胞的最终数目,而IL-1主要通过延长成骨细胞的寿命及调控破骨细胞骨架的重组来增加其骨吸收能力。抑制破骨细胞生长及功能的破骨细胞靶疗法在治疗炎症性骨丢失和关节损伤等方面日益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房性、室性早搏联律间期缩短与桡动脉图的关系,探讨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经心电图诊断为房性早搏48例及室性早搏51例,再应用心功能仪检查,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对早搏桡动脉图形进行面积积分。结果①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提前率〉40%时最小,20%-40%时居中,〈20%时最大(P〈0.05)。②提前率相同情况下,左房与右房的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与右室的早搏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早搏时的桡动脉图积分面积最小,早搏前第一个窦性心搏居中,早搏后第一个窦性心搏最大(P〈0.05)。结论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主要与早搏的联律间期长短有关,室性早搏还与其发生部位有关,早搏的代偿间歇,不能改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