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2篇
  免费   1670篇
  国内免费   806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144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1391篇
口腔科学   181篇
临床医学   1659篇
内科学   1640篇
皮肤病学   112篇
神经病学   493篇
特种医学   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52篇
综合类   251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1158篇
眼科学   354篇
药学   1690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21篇
肿瘤学   894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733篇
  2020年   617篇
  2019年   530篇
  2018年   521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608篇
  2014年   738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976篇
  2011年   1044篇
  2010年   718篇
  2009年   595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576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562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232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3篇
  1968年   2篇
  1967年   1篇
  1922年   1篇
  19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A patient with end-stage renal failure, two previously failed kidney transplants and high serum lymphocytotoxic antibody levels was transplanted electively with an ABO-mismatched, HLA-identical kidney from his sibling. Immunosuppression consisted of pretransplant splenectomy and plasma exchange, followed by rabbit antithymocyte serum, azathioprine, prednisone and plasma exchange in the early post-transplant period. He is now 3 years post-transplant with normal renal function on conventional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This case,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ggest that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need not be an absolute barrier to successful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BO 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 may be a potentially fruitful area for further research as the demand for donor organs continues to outstrip the supply.  相似文献   
22.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雪梅  顾培 《现代医院》2010,10(5):100-101
回顾性总结了43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结果显示通过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密切观察病情、积极对症护理、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是有效防治手足口病患儿的重要措施,实现了患儿全部康复出院、零院内感染的目标。  相似文献   
23.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Hybri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3年1月~2005年7月,使用Hybird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1例,按AO分类:A1型4例;A2型5例;A3型4例;C1型2例;C2型3例;C3型3例,其中开放性骨折8例,手术采用有限切开,骨片钉固定,Hybrid外固定支架不跨踝关节固定。结果术后21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3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7.6个月。功能评定采用Bone的踝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价,优良率达76%。结论Hybrid外固定支架设计合理并能维持骨干的轴线,骨片钉能很好的固定骨折块,同时避免了软组织的并发症,可使踝关节早期活动,防止踝关节僵硬,因而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4.
25.
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对 31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者术前均有出血史 ,术前均经超声检查提示肝脏正常及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经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或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诊。 12例行脾动脉结扎、胃冠状静脉及分支结扎、肠 腔C型架桥术 ,1例行脾 肾静脉架桥术。 8例已切脾断流后再出血患者 ,结扎冠状静脉主干后 ,6例行肠 腔C型架桥术 ,1例行肠系膜下静脉 下腔静脉C型架桥术 ,1例因静脉曲张和出血部位在空肠上段而行空肠节段切除术。 6例行脾 腔架桥术 ,2例行改良脾 肺固定术 ,脾 肾架桥术和门静脉 下腔静脉架桥术各 1例 ,1例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随访 6个月~ 4年 (随访率 10 0 % )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均减轻或消失 ,无再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皮脾穿刺门静脉造影是诊断本病的理想方法 ;门 体分流术加门 奇断流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6.
兔股骨干缺损模型的制备及在组织工程骨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目的为组织工程骨修复负重骨缺损的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测量兔股骨干基本解剖数据,用于指导制备模型.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取4~5个月龄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分别制备10、15、20mm的股骨干中段骨和骨膜缺损,并用普通钢板螺丝钉固定股骨.4、8、12周时分别摄X线侧位片进行定性分析,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做骨密度扫描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每个时间点分别取2只动物取材做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兔股骨解剖数据:兔股骨长94.1 mm;股骨干中点横径7.4 mm,矢状径5.8 mm;骨皮质厚度:屈侧最厚,内、外两侧次之,伸侧最薄,平均1.2 mm;髓腔略呈椭圆形,其横径与矢状径相差约1mm,取其平均值,髓腔直径4.1 mm.骨缺损动物大体观察、X线片、骨密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显示:10 mm骨缺损组均于8~12周出现骨性愈合;15 mm和20 mm骨缺损组直至12周仍未见骨愈合.结论在不桥接和填充任何材料的情况下,钢板螺钉固定的兔股骨干15 mm以上的实验性骨缺损不能自行愈合,可用于组织工程骨修复负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7.
幺远  裴胜 《北京中医》2005,24(3):150-151
裴学义主任医师为全国著名老中医,擅治小儿各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同时对妇科疾病的诊治也很精通,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8.
笔者近半年来随从甘肃中医学院骨伤科专家宋敏教授,在临床上采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骨质增生,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我们随机选取腰椎骨质增生病例共28例,均经腰椎X线摄片确诊为腰部骨质增生。患者均有腰部疼痛,以钝痛为主,劳累或阴天时加重;晨间起床时腰部僵硬。  相似文献   
29.
神经移位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87年7月~1994年6月,对21例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采用神经移位修复。其中复合移位4组神经(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肋间神经)者1例,3组(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者6例,2组(膈神经、副神经)者9例,1组(膈神经或颈丛运动支或肋间神经)者5例。术中发现臂丛神经变异1例,对4例合并锁骨下动脉损伤者,在神经移位的同时进行血管修复,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的康复。随访到19例,随访时间为8个月~6年2个月,优良率达73.7%。认为,神经移位术是修复神经根性撕裂伤的常规方法,合并血管损伤者也应同时修复,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对比观察头孢噻肟(CTX)与其他两种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30例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杀 菌活性(SBA)及临床疗效。方法SBA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临床疗效根据临床治疗登记表按三 级标准判定。结果与结论 头孢噻肟的临床反应最佳,杀菌作用时间维持较长,但对绿脓假单胞 菌和阴沟肠杆菌杀菌作用较差;呱拉西林(PIP)与阿米卡星(AN)方案的抗菌谱广,但PIP杀菌 作用时间较短,可考虑缩短给药间期,而AN可按一日一次给全日量的方案,以提高疗效减少不 良反应;头孢哌酮(CPZ)可主要用于绿脓假单胞菌感染,也可用于其它细菌的混合感染,但给药 间隔时间以一日三次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