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0篇
  免费   972篇
  国内免费   409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41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459篇
口腔科学   149篇
临床医学   919篇
内科学   762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285篇
外科学   662篇
综合类   2345篇
预防医学   997篇
眼科学   158篇
药学   1024篇
  22篇
中国医学   916篇
肿瘤学   40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377篇
  2020年   326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822篇
  2010年   793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639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428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患者女性,41岁。因颈前疼痛伴心悸、乏力、体重下降1个月来门诊就诊。体检:脉搏120次/min,口腔温度37.1℃,体重52kg,身高160cm,甲状腺增大,左叶明显大于右叶,且压痛明显。其余体检无异常。T3497ng/L(正常800~2000ng/L),T4213μg/L(正常51~141μg/L),sTSH<0.005IU/L(正常0.27~4.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浆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15例患者共204份标本,应用荧光Q-PCR方法对其干细胞移植术后外周血浆HCMV-DNA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血浆Q-PCR共检出8例患者共48份(23.52%)标本阳性;治疗有效者Q-PCR提示DNA拷贝迅速转阴,治疗耐药者Q-PCR提示DNA拷贝在停药后短期转阳或不转阴。结论:血浆Q-PCR是一种新的敏感、特异、快速的诊断方法,其HCMV-DNA的量化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另对HCMV活化状态评估及药物疗效监测、减少药物滥用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左室重构(LVRM)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93例初次AMI患者分为PCI组(47例)和非PCI组(46例)。分别在心肌梗死后(23±10)d(术前)和术后6个月测量左心室容量指数、射血分数(LVEF)和异常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并观察6个月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6个月时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活动异常积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P<0.05),且与PC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6个月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11%,成功PCI组为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后延迟PCI可抑制左室扩大,延缓慢性期左室重构,并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无创性预测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无创性预测因素的临床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分析11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资料,包括胃镜检查所见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腹部B超测量所得脾静脉内径(SV)、门静脉内径(PV)、腹水、脾脏长度和厚度,计算脾脏指数(SI),以及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肝功能等.结果91例肝硬化有食管静脉曲张,其中39例为重度静脉曲张.食管静脉曲张各组SI和PLT两指标与无静脉曲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和PLT是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因素,当SI≥67.9cm2,PLT≤91.0×109/L,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4%和96.0%,阴性预测值为45.5%和52.0%.而SI是重度静脉曲张的预测因素,SI≥81.8 cm2,其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85.4%.结论SI和PLT可以较好地预测食管静脉曲张,SI是预测重度静脉曲张的临床指标,两者具有无创、简便等特点,可用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其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为控制云南省旋毛虫病的暴发提供可行性的干预措施。 方法  1997~ 2 0 0 0年 ,在两现场实施人群干预措施 (群体健康教育、不良饮食行为的监督、培训乡村医生 )及传染源干预措施 (加强生猪屠宰检疫及市场肉类检疫、开展猪旋毛虫病的防治、大力提倡灭鼠 )。 结果 两研究现场 3年多未发生过旋毛虫病的暴发 ,人群个人行为及对旋毛虫病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食生肉者从干预前的 72 .74 %降至 4 7.4 3% (P<0 .0 1) ,具备旋毛虫病常识者从干预前的15 .4 7%增至 73.6 2 % (P<0 .0 1)。干预前后旋毛虫血清抗体阳性率 :人群分别为 1.91%、1.0 7% (P>0 .0 5 ) ,猪分别为8.6 6 %、0 (P<0 .0 1)。生猪检疫 1340 9头 ,未检出旋毛虫病猪。 结论 在旋毛虫病疫区实施人群及传染源的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地控制旋毛虫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996.
Survivin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来探讨Survivin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Survivin 基因mRNA在20例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的表达,选取mRNA水平差异组织标本采用Western-bolt方法检测其在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基因mRNA在20例癌组织中有10例表达,阳性率为50%,癌旁组织中仅有4例表达,癌组织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Survivin基因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提示Survivin基因的异常表达主要在转录水平,其对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7.
背景退行性变是西方国家二尖瓣关闭不全常见的病因,与二尖瓣置换术(MVR)相比,二尖瓣成形术(MVP)不仅无需长期抗凝,避免了抗凝相关并发症,而且能够有助于左心功能的维护。目前MVR与MVP治疗退行性变的远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比较MVP与MVR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2008年在俄罗斯巴库列夫心血管外科研究中心接受瓣膜手术的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MVP组(129例)和MVR组(14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统计患者5年、10年累积生存率、无脑卒中发生率及再次瓣膜手术情况。分别根据患者随访终点时死亡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42例)和非死亡组(232例)、脑卒中组(30例)和非脑卒中组(24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影响因素。结果MVP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MVR组(P<0.05)。死亡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于非死亡组,MVP率低于非死亡组(P<0.05)。脑卒中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酐、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非脑卒中组,MVP率低于非脑卒中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HR=0.053,95%CI(0.005,0.585)]、发生脑卒中[HR=0.095,95%CI(0.013,0.698)]的保护因素(P<0.05)。MVP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MVR组,10年累积生存率高于MVR组(P<0.05)。MVP组患者5年、10年累积无脑卒中发生率低于MVR组(P<0.05)。MVP组和MVR组患者再次瓣膜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P是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死亡、发生脑卒中的保护因素,对于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MVP者的远期预后优于行MVR者,临床应积极推广MVP。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广谱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多西环素对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脑血管系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探讨多西环素对脑卒中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80只7周龄雄性SHR-SP大鼠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一个亚组用于观察脑卒中体征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采用明胶酶谱分析存活大鼠脑组织MMP-2和MMP-9活性,另一亚组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且经氯化三苯基四唑氮(TTC)染色后用于分析脑卒中病灶的范围、数量和体积。结果(1)血流动力学分析显示多西环素组左心室 dp/dtmax、-dp/dtmin值较对照组增大[(15410.1±1679.2比对照组13684.1±1882.2和-10976.8±1372.6比对照组-9429.6±1840.9)mmHg/s,P<0.05]。(2)脑组织明胶酶谱分析显示多西环素组脑组织MMP-2活性较对照组降低。(3)大脑TTC染色结果显示多西环素组脑卒中病灶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05.4±244.4比对照组167.1±274.3)mm3,P>0.05]。而多西环素组脑出血体积有大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19.6±42.1比对照组3.4±5.0)mm3,P=0.176]。(4)多西环素组与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的病灶率(χ2=0.042)与病死率(χ2=0.13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西环素可以抑制SHR-SP大脑中MMP-2活性,但在血压未控制时不能有效降低SHR-SP脑卒中发病率及脑卒中病灶体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缺氧预处理对于老年大鼠心肌顿抑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老年和成年SD大鼠分别随机分为单纯心肌顿抑组、缺氧预处理 +心肌顿抑组、SB2 0 35 80 +缺氧预处理 +心肌顿抑组和假手术组 4组 ,采用在体心脏心肌顿抑模型 ,观察缺氧预处理对于心肌舒缩功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漏出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以及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p38MAPK)选择性抑制剂SB2 0 35 80对于缺氧预处理作用的影响。结果 缺氧预处理明显减轻老年大鼠心肌收缩功能抑制的程度 ,与单纯心肌顿抑组比较 ,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变化最大速率 (+dp dtmax)和零负荷时左室心肌最大收缩速率 (Vmax)分别高 35 %和 4 9% (P <0 .0 5 )。缺氧预处理减轻再灌注结束时心肌顿抑大鼠血清亚硝酸盐的下降程度 ,与老年心肌顿抑组大鼠比较 ,其含量高 5 4 % (P <0 .0 1) ,SB2 0 35 80 2消除缺氧预处理上调血清亚硝酸盐含量和老年大鼠心肌收缩功能的保护作用。结论 缺氧预处理可以减轻老年大鼠心肌顿抑所致收缩功能抑制 ,其保护机制涉及p38MAPK介导的一氧化氮的上调。  相似文献   
1000.
踝臂指数与外周血管狭窄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比,评价踝臂指数(ABI)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可靠性.方法 连续选取在同济大学及中国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心内科入院患者383例(男性245例,女性138例),所有患者都接受DSA检查及ABI的测量.结果 研究对象中,他汀类药物干预率为90.9%、ACEI类为69.2%,抗血小板药为96.6%,B受体拮抗剂为67.9%.根据DSA将动脉狭窄分为正常、轻度狭窄(腔内狭窄<30%)、中度狭窄(腔内狭窄30%~49%)、次重度狭窄(腔内狭窄50%~69%)、重度狭窄(腔内狭窄70%~89%)和完全闭塞(腔内狭窄≥90%)六个等级.与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金标准DSA相比,随着下肢动脉狭窄程度加重,ABI值逐渐降低(ABI值分别为1.08±0.11,1.05±0.16,0.99±0.17,0.66±0.24,0.55±0.28和0.54±0.00).结论 ABI诊断外周动脉疾病与DSA比较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