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4篇
  免费   1110篇
  国内免费   845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118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598篇
口腔科学   177篇
临床医学   1311篇
内科学   837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260篇
特种医学   413篇
外科学   801篇
综合类   301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40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1405篇
  9篇
中国医学   1159篇
肿瘤学   40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26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039篇
  2010年   945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843篇
  2006年   768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鼻内镜下鼻中隔术中穿破的及时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及时修复鼻中隔术中对穿性破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6月~2005年6月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的病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28岁。行鼻窦手术和鼻中隔手术,术中出现鼻中隔黏骨膜对穿性破损,17例立即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破损修补术,术中取自体鼻中隔或者鼻甲薄骨片封闭穿孔,复位破损黏骨膜进行修复,采用指套凡士林纱条填塞;2例在头灯照明下常规手术以鼻中隔软骨进行修复,1例未作处理。结果17例立即在鼻内镜下进行修复的病人,随访6个月,术后没有出现鼻中隔穿孔;2例在头灯照明下修复的病人于术后7、10d发现鼻中隔穿孔;1例未处理的病人于术后5周发现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镜下及时修复鼻中隔手术中出现的对穿性破损,视野清晰,修补可靠;术后局部应慎用激素或者开始使用激素的时间应当延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电图(EEG)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569名老年人进行EEG 检查及认知功能测验,用选自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的算术、数字广度、填图、木块图以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等五项测验逐个测量老年人的认知水平。在第一次测查一年后,对其中373 名老年人重复进行认知功能测查。结果:MMSE及数字广度测验的得分变化与各位点EEG θ、δ波功率值有关,MMSE:得分下降组基线θ、δ波功率值高于MMSE得分不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要以头后部各区(T3、T5,P3、O1,O2,T4、T6)为明显。T6处θ波功率为9.25μV2,对MMSE得分下降诊断的灵敏度为0.73,特异度为0.64。T3处θ波功率的增加为8.75μV2,对数字广度得分下降诊断的灵敏度为 0.75,特异度为0.56。结论:EEG θ波功率的增加对了解认知功能下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IL-10的表达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 选取22例SLE患者及2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根据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将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0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18.11±6.97)ng/L]相比,IL-10在SLE活动期组[(78.54±5.62)ng/L,P<0.01]及非活动期组[(30.36±10.98)ng/L,P<0.05]均有所增高,活动期组增高更为明显(与非活动期组相比,P<0.05).IL-10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SLE活动期,r=0.77,P<0.01;SLE非活动期,r=0.84,P<0.01),IL-10的水平与抗dsDNA抗体(r=0.71,P<0.01)、CRP(r=0.63,P<0.01)和CH50(r=-0.56,P<0.05)均相关.结论 IL-10在SLE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在疾病活动时更为明显,IL-10能反应疾病活动的程度,可以做为临床观察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 type 2,COX-2)及Ⅰ型前列腺素合成酶(membrane associated prostaglandin E-1,mPGES-1)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和10例肠系膜动脉标本做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PCR方法测定COX-2及mPGES-1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记方法检测COX-2及mPGES-1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组织间COX-2、mPGES-1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OX-2和mPGES-1呈阳性表达,斑块组COX-2 mRNA和mPGES-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及mPGES-1 mRNA上调水平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OX-2蛋白表达上调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OX-2、mPG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损害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及mPGES-1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5.
软骨细胞上清液诱导BMSC向软骨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向软骨细胞表型转化,并对诱导进行鉴定。方法:从SD大鼠中分别分离出BMSC和软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收集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BMSC诱导液从第2代开始进行诱导分化。7d后取出标本,甲苯胺蓝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软骨基质的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RT-PCR检测Ⅱ型胶原和aggrecan的mRNA表达。结果:镜下见细胞形态由梭形向多边多角形转化。甲苯胺蓝染色和Mas-son染色阳性,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阳性,RT-PCR检测Ⅱ型胶原和aggrecan mRNA呈阳性表达。结论:软骨细胞上清液可诱导BMSC向软骨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106.
睡眠剥夺对词汇背景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于背景记忆的影响。方法:将32名青年被试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剥夺睡眠21小时、45小时、69小时和正常对照组,每组被试8名。正常对照组在早8:00,进行测试;睡眠剥夺组自第一天早7:00进入实验室开始剥夺睡眠,分别在第2天、第3天和第4天凌晨4:00离开实验室。测试为词汇背景记忆测验,通过按键反应,要求被试首先再认是否为旧词,再判断旧词的颜色。结果:除45小时组和69小时组漏过率外,同一组内背景记忆成绩低于再认(P<0.05);剥夺45小时后,与对照组比再认正确率下降(80.26±7.14/92.60±4.31,F=44.213,P=0.000)、漏过率增加(10.44±3.01/3.60±0.58,F=13.667,P=0.000)、反应时延长(0.71±0.25/0.65±0.16,F=22.315,P=0.000);而SD21后,与对照组比背景记忆正确率下降(62.23±7.71/80.10±8.21,F=31.54,P=0.027)、漏过率增加(9.69±3.11/5.83±2.47,F=3.712,P=0.028)、反应时延长(0.93±0.18/0.89±0.24,F=3.093,P=0.027)。结论:睡眠剥夺后再认和背景记忆成绩下降,并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成绩下降更加明显;睡眠剥夺对背景记忆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应用实验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探讨炎症介导的外周神经致敏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高敏感状态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 灌肠造成实验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在炎症的不同时期(灌肠后7 d,21 d,42 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支配远端结肠的脊髓背根神经节初级传入神经元上感觉性神经递质CGRP和感受伤害性刺激的受体VR1的表达,比较炎症不同阶段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香草酮受体1(VR1) 阳性神经元的比例,以期验证炎症介导的外周神经致敏是否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状态发生的重要机制。 结果: 炎症急性期(给予TNBS后7 d),支配炎症肠段的脊髓背根神经节初级传入神经元上CGRP和VR1的表达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而且这种异常增高的表达可以持续存在至炎症消退后,即灌肠后21 d和42 d CGRP和VR1的表达仍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 结论: 炎症介导的外周神经致敏是内脏高敏感状态发生的机制之一,这种高敏感状态在炎症消退后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持续存在,因此炎症介导的外周神经致敏在感染后IBS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Smad4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卵巢中蛋白及mRNA的表达。 方法: 选择不同发育时期大鼠卵巢,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中Smad4蛋白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Smad4 mRNA在卵巢中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mad4主要表达在各级卵泡中,在卵巢发育早期,Smad4主要在原始卵泡和窦前卵泡中表达;随着卵巢的发育成熟,Smad4在窦状及成熟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膜细胞的表达与间质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mad4在卵泡中的表达强度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卵泡的发育,Smad4在窦状及成熟卵泡卵母细胞的表达与窦前卵泡卵母细胞比较明显减弱(P<0.05,P<0.01);在卵泡膜细胞的表达逐渐增强(P<0.01),而在各级卵泡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显示各阶段卵巢均有mRNA的表达,从第3周起Smad4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与生后1 d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 卵巢内存在Smad4,提示TGF-β家族对卵泡发育的调节很可能是通过Smad信号转导模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9.
丝素蛋白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素蛋白是一种具有优良理化特性的高分子生物材料,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对国内外关于丝素蛋白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其优异的生物功能性做了综述,并对下一步研究其生物相容性分子机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析甘肃省某大型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并识别表面原因、过度原因及根本原因,针对性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促进医院全面和谐发展。方法:对2015-2019年该院440例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历史追踪,结合访谈法深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运用冰山分析法进行分类。结果:该院医疗纠纷发生的表面原因有3项:医疗费用过高、发生并发症、过度检查和治疗;过渡原因有9项:医患沟通不到位,不充分、就诊流程不合理、患者隐私保护不到位、诊疗行为不规范和违反常规操作、手术不当、患者期望值过高难以满足、存在心理疾病、用药不当和用药不规范、有创治疗未履行知情同意义务;根本原因有4项:诊疗能力不足及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差、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结论:医疗机构在制定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时,要从根本原因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要持续强化临床技能操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服务意识,落实医疗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