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42篇
  免费   2127篇
  国内免费   1189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272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290篇
口腔科学   536篇
临床医学   2642篇
内科学   1666篇
皮肤病学   176篇
神经病学   421篇
特种医学   924篇
外科学   1693篇
综合类   597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348篇
眼科学   205篇
药学   2660篇
  32篇
中国医学   2389篇
肿瘤学   942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788篇
  2021年   888篇
  2020年   810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426篇
  2017年   601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1053篇
  2013年   1454篇
  2012年   2071篇
  2011年   2100篇
  2010年   2046篇
  2009年   1681篇
  2008年   1699篇
  2007年   1594篇
  2006年   1405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736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发硬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发硬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6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并发硬纤维瘤患者的手术史、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分析总结诊疗经验.结果5例患者发生硬纤维瘤前有大肠手术史,1例无腹部手术史.腹部无痛性肿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6例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手术治疗4例,术后2例继续服用药物治疗,期待治疗1例.术后复发2例,1例出现短肠综合征.6例患者均存活.结论FAP患者伴发硬纤维瘤并不罕见,应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治疗.需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和肿瘤部位,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复方平阳霉素液(PYMco)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在1999年1月~2004年1月5年间用PYMco瘤腔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61例.每周一次,2~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2~6年随访,治愈18例(29.5%),显效29例(47.5%),有效12例(19.6%),无效2例(3.2%),总有效率96.7%.结论 PYMco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副反应少,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影响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及其多元关系。方法对1999年5月~2004年5月间收治的30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对随访资料完整的99例患者资料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即对其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时间、复位质量、完全负重时间、内固定是否取出及术前是否行牵引等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99例患者获平均24.5个月(8~60个月)随访。15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为15.2%,发生坏死的时间为术后8~50个月。由复位质量、术前牵引、年龄及年龄×取出内固定构成的多因素组对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最显著。结论闭合复位质量对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影响程度极大;不良位置的术前牵引可能加重股骨头坏死;年龄在多因素共同影响中的相对危险度不大;Garden分型是判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一项重要指标,与骨折复位质量具有相关性,但其并非是多因素共同影响下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4.
原位心脏移植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30例心脏移植进行分析总结。方法30例患者中,24例的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4例为终末期瓣膜性心肌病,1例为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1例为病毒性心肌炎行双心室辅助术后1个月。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原位心脏移植术,3例采用标准心脏移植术式,27例采用双腔静脉吻合心脏移植术式,体外循环时间(75±2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2±8)min。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根据血环孢素A的浓度调整CsA的用量。术后早期,每天行心肌内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多普勒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必要时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30例患者中,术后死亡5例,3例死于低心排,1例死于感染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出血。术后并发症有低心排、心律失常、三尖瓣返流、右心衰竭、细菌和真菌感染、肾功能异常及血糖升高,上述并发症除导致死亡者外,其余经治疗好转;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后排斥反应逆转。结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心脏移植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对感染、急性排斥反应、右心功能不全及肾功能异常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评价烤瓷贴面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例患者制作烤瓷贴面92个。复诊时对烤瓷贴面的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及颜色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牙龈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价治疗前后的牙周状况。观察时间为12~18个月。结果5颗牙烤瓷贴面失败,成功率为95.7%;烤瓷贴面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菌斑指数降低(P<0.01)。结论烤瓷贴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6.
帕金森病是以涉及基底神经核直接与间接通路功能紊乱为特征的锥体外系疾病,后期部分患者伴有黑质外非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损伤,常伴有痴呆表现,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由此,有关帕金森病病因学与发病机制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7.
颅底胆脂瘤的MRI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颅底胆脂瘤MRI分型的意义及其MRI诊断特征。方法观察15例颅底胆脂瘤的CT、MRI与病理学资料,根据肿瘤T1WI信号的不同,将颅底胆脂瘤分为Ⅰ型和Ⅱ型,分析两型胆脂瘤在CT、MRI征象和颅底骨质侵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5例颅底胆脂瘤T2WI显著高信号,肿瘤实质无强化。15例中,Ⅰ型,6例,肿瘤位于桥前池和桥小脑角区,CT均匀低密度,T1WI均匀低信号,包膜不强化,颅底骨质改变轻微,肿瘤实质为胆固醇结晶;Ⅱ型,9例,肿瘤位于一侧中、后颅窝底,CT呈混杂密度,T1WI呈混杂信号,其中4例为低信号中夹杂少量高信号,另5例以高信号为主,包膜强化,颅底骨质呈显著外压性改变,肿瘤实质为角化上皮和蛋白。结论颅底胆脂瘤分为Ⅰ型和Ⅱ型是合理的,体现了两型颅底胆脂瘤组织病理和生物学行为的差异,对指导MRI诊断有积极意义。T1WI信号多样性、T1WI显著高信号、肿瘤实质不强化以及与MRI分型相关的颅底骨质侵犯是颅底胆脂瘤的MRI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总结1985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26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管癌的发生率占同期肝胆管结石患者的1.13%(26/2295).术前诊断正确率53.8%(14/26).胆管腺癌24例.肝内胆管癌占42.3%,肝门部胆管癌占50%,肝外胆管癌占7.7%.根治性切除肿瘤8 .例30.8%(8/26).获随访17例,根治性手术治疗组平均存活20(5-48)个月,姑息性手术治疗组平均存活10(2~27)个月.结论 长期肝胆管结石刺激及继发感染是胆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提高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疗效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根治性切除,姑息性手术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9.
根治性切除治疗胰头癌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提高胰头癌手术根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的55例胰头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5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均为胰腺导管癌。2002年前、后根治率分别为25.9%(29/112)和34.7%(26/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3%(14/29)和19.2%(5/26)。提高根治性手术技巧包括胰周淋巴结及神经丛清扫、联合血管切除、综合无血术野技术等。结论 提高胰头癌手术根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赖于对胰头癌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了解和手术技巧的成熟。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全肝MR灌注成像(MRPI)早期监视兔肝VX2瘤经皮酒精注射(PEI)疗效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经开腹手术于肝内注射VX2肿瘤细胞悬液0.1ml,分别在种瘤后第2、3周进行MRT。WI、T2WI检查监视肿瘤生长情况。在种瘤后第3周时,于CT引导下,于肿瘤一侧的早期强化最明显处注射无水乙醇1.0ml,治疗1周后应用MRPI观察治疗效果。灌注参数包括:对比剂到达时间(T0)和最大上升斜率(ss),应用t检验比较治疗区与肿瘤未治疗区的灌注参数。结果10只兔肿瘤均种植成功,第3周时肿瘤直径(2.6±0.6)cm。治疗过程中3只兔死亡,PEI治疗1周后的治疗区呈无或低度强化。肿瘤未治区与治疗区的11D分别为(16.0±1.2)、(50,8±5.9)S,ss分别为38.9±2.2、6.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8、-39.6,P值均〈0.05)。常规T1 WI、T2 WI无法清晰显示治疗区与未治疗区的差异。结论全肝MRPI可以较敏感的早期监测PEI疗效,早期强化的消失可作为PEI治疗有效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