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85篇
  免费   1529篇
  国内免费   766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249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769篇
口腔科学   415篇
临床医学   2376篇
内科学   1457篇
皮肤病学   234篇
神经病学   298篇
特种医学   714篇
外科学   1495篇
综合类   4552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516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1828篇
  18篇
中国医学   1654篇
肿瘤学   7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346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004篇
  2013年   1352篇
  2012年   2121篇
  2011年   2336篇
  2010年   2058篇
  2009年   1659篇
  2008年   1660篇
  2007年   1409篇
  2006年   1133篇
  2005年   830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分析膝关节盘状半月板(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17例DLM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照NRS数字分级法评估术侧膝关节及髌周疼痛情况,将患者分为疼痛组(≤4分,n=26)和非疼痛组(≥4分,n=191)。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取有统计学意义的连续性变量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和性能评价,决策曲线对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临床净收益评估。结果 疼痛组患者年龄、关节软骨损伤比例、术后无冷敷比例均高于非疼痛组(P<0.05),术后负重时间早于非疼痛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术后负重时间的AUC分别为0.767、0.77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4岁、7 d。年龄(>54岁)、关节软骨损伤(有)、术后负重时间(≤7 d)是DLM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冷敷(有)是D...  相似文献   
92.
天然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胞培养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几种典型天然生物材料构建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适用于天然生物材料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的致孔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总结二微孔法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的临床经验。方法二微孔法行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53例,其中左侧曲张39例,双侧陆张14例。结果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30min,术后平均住院3d。结论二微孔法行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是一种可选的术式,患者痛苦小,损伤轻,恢复快,更具有美容、微创的治疗效果,操作难度不大。  相似文献   
94.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参数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是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常用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力学综合分析,根据股骨近端力学实验的结果,建立股骨近端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患者体重、骨折线角度、空心钉布局与角度等几个参数进行分组分析,提取骨折面、钉子的应力应变分析结果,获得了216组不同手术参数组合的情况下,影响术后愈合与承载能力的骨折端面的错位位移、钉孔底部应变、钉子最大应力、股骨最大应变四个参数,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找到一组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内固定治疗参数,并应用于医疗机器人手术参数规划及手术效果的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VI(PrxVI)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6~8周雌性昆明小鼠卵巢、输卵管和子宫PrxVI的分布。结果在卵巢中,PrxVI免疫阳性见于卵巢卵母细胞和黄体;在输卵管中,输卵管上皮呈PrxVI免疫阳性反应;在子宫中,PrxVI免疫阳性反应见于子宫内膜上皮、腺上皮和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结论PrxVI的定位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小鼠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的调节,并为受精卵和早期胚胎发育提供抗氧化的良好微环境。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氯化镁(ATP-MgCl2)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损伤大鼠肾脏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对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和ATP-MgCl2组(A组)。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2、6、12h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的水平,肾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肾组织VEGF-A和NGAL mRNA的表达。结果M组和A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段的Scr、Bun水平均高于S组(P<0·05和P<0·01)。A组再灌注2、6、12h后的Scr、Bun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5)。与M组相比,A组再灌注后肾脏组织的NGAL mRNA表达下降,VEGF-A mRNA表达增高(P<0·05)。A组与M组相比肾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ATP-MgCl2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影响VEGF-A和NGAL mRNA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内AT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作用于肝癌H22小鼠肿瘤细胞,研究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00只肝癌H22小鼠随即分组并连续服用不同剂量的HAP纳米粒子,11d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和细胞凋亡率,评价不同剂量的HAP纳米粒子与H22小鼠肿瘤细胞生长的关系。结果肝癌H22小鼠肿瘤细胞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P)较敏感,能明显延长小鼠生存期,高剂量组与丝裂霉素结果相近(P>0.05)。实验后小鼠体重没有明显下降,抑瘤率和细胞的凋亡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能够抑制H22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细脚拟青霉粗多糖(cPtPs)及其纯化多糖(PtP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坏死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CCl4组、cPtPs +CCl4组和PtPs +CCl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cPtPs和PtPs灌胃15 d,最后2 d,腹腔注射CCl4,16 h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变程度;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甲基百里香酚蓝比色法测定肝细胞线粒体中Ca2+ 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l4组血清中ALT、AST、TBIL、DBIL和IBIL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HE染色肝组织变性坏死累及全小叶。与CCl4组比较,PtPs+CCl4组血清中ALT、AST、TBIL、DBIL和IBIL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PtPs +CCl4组HE染色病变程度较轻,变性坏死局限于肝小叶的Ⅲ区;PtPs +CCl4组胞浆中SOD活性提高, MDA水平降低(P<0.05);PtPs +CCl4组和cPtPs +CCl4组线粒体中Ca2+ 浓度均下降(分别为P<0.05,P<0.01);PtPs +CCl4组α-SMA在肝组织的坏死区几乎无表达。结论:PtPs能显著减轻CCl4诱导的肝损伤,可能与PtPs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效果优于cPtPs。  相似文献   
99.
我国脑膜炎奈瑟菌孔蛋白PorA、PorB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研究为基础,分析2003—2005年我国流脑暴发流行期间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特征,建立以致病性相关蛋白多态性为目标的新分型方法。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和MALDI-TOF质谱鉴定分析2003—2005年流脑流行期内分离的66株C群脑膜炎奈瑟菌菌株及2株参考菌株的蛋白表达,重点分析与致病性相关的蛋白多态性特征。结果根据孔蛋白PorA、PorB在双向电泳中的多态性,建立了12个特征菌型。安徽菌株的PorA和PorB蛋白电泳谱型显示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而其他地区的菌株则显示出高度的多态性。结论PorA和PorB蛋白2-DE电泳谱型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菌株分型方法,可能在菌型变迁检测和流脑暴发预警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信号转导对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3(TIMP-3)的调节。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uPAR、MMP-2和TIMP-3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uPA对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p44蛋白磷酸化水平。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用uPA和uPAR抗体处理后瘤细胞MMP-2和TIMP-3蛋白表达。结果:(1)uPAR主要表达在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和一些多核巨细胞的胞膜上;(2)MMP-2主要表达在瘤细胞的胞浆,在多核巨细胞,其表达有明显的极向性;(3)在骨巨细胞瘤组织TIMP-3表达量低于MMP-2,在多核巨细胞也显示极向性表达;(4)将uPA-ATF加入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后,细胞信号通路上的p44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用uPAR抗体处理后,细胞p44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说明uPA-ATF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而且受uPAR拮抗剂的影响;(5)uPA-ATF信号通路上调MMP-2和TIMP-3的表达,而uPAR抗体则下调MMP-2和TIMP-3的表达。结论:本实验首次直接证明uPA-ATF通过信号转导能调节MMP-2和TIMP-3的表达,而后者则在骨巨细胞瘤局部骨质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