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73篇
  免费   4019篇
  国内免费   2257篇
耳鼻咽喉   452篇
儿科学   544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3210篇
口腔科学   1215篇
临床医学   5362篇
内科学   4572篇
皮肤病学   311篇
神经病学   1278篇
特种医学   15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772篇
综合类   9993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4454篇
眼科学   854篇
药学   4355篇
  52篇
中国医学   3468篇
肿瘤学   2211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29篇
  2022年   818篇
  2021年   1433篇
  2020年   1294篇
  2019年   893篇
  2018年   980篇
  2017年   1163篇
  2016年   1011篇
  2015年   1793篇
  2014年   2447篇
  2013年   2878篇
  2012年   4165篇
  2011年   4555篇
  2010年   3600篇
  2009年   3116篇
  2008年   3286篇
  2007年   3055篇
  2006年   2547篇
  2005年   2046篇
  2004年   1307篇
  2003年   1200篇
  2002年   934篇
  2001年   729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26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12篇
  1972年   14篇
  1971年   11篇
  196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成人斯蒂尔病的肝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dult-onset Stil's disease,AOSD))合并肝损害的发生、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7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中出现肝损害的13例,根据病情轻重采用中药水剂茵陈蒿汤中味或益肝灵片加服联苯双酯滴丸、强力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11例(84.6%)肝功能恢复正常,1例好转,1例因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成人斯蒂尔病患者合并肝损害甚为常见。经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合理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恢复或好转。应重视和警惕发生危及生命和急性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2.
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该院几年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医院改革的力度 和速度,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具体措施(建立“业务部制”等)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在女性性早熟患儿中检测雌激素受体基因6号外显子及内含子基因序列可能存在的突变。方法:PCR扩增雌激素受体基因6号外显子及内含子,对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在6号内含子一侧,发现两个100%连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别为.53G—67A和53T—67G。结论:这一对单核苷酸多态性并不引起氨基酸的替代,与女孩性早熟的发生也无关,但是否和其他疾病有连锁关系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4.
新的钙通道阻滞剂 MC9204 对离体兔动脉环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比较MC9204和nifedipine(NIF)的扩血管强度,并观察MC9204是否具有血管选择性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实验法,观察MC9204和NIF的扩血管作用。结果:MC9204和NIF对KCl、CaCl2和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的离体兔动脉环收缩反应均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使剂量-效应曲线右移。在NE双相收缩实验中,二药均可显著抑制NE依外Ca2+性收缩反应,而对NE依内Ca2+性收缩反应无抑制作用。结论:MC9204扩血管作用强于NIF,MC9204对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抑制作用强于腹主动脉,具有一定的血管选择性作用,此作用通过抑制细胞外Ca2+的进入而实现。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细胞株HP75 VEGF表达与细胞因子IL-1α和IL-6分泌的关系。方法:HP75细胞常规培养,经各种因素处理后,取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VEGF、IL-1α和IL-6的分泌水平。结果:①HP75细胞时间依赖性分泌VEGF、IL-1α和IL-6;②较大剂量的IL-1α剂量依赖性的刺激VEGF表达;③所用各种剂量的IL-6对VEGF的分泌均无显著影响;④IL-1α和IL-6中和抗体对VEGF基础分泌无显著影响。结论:VEGF的表达与IL-1α和IL-6的分泌密切相关,提示细胞因子在垂体腺瘤的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骨不连接所需植骨材料,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活性诱导作用,促进骨修复.方法13例成人骨不连患者,选择4-10个月龄胎颅骨(FCB)作可吸收载体,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制备成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胎颅骨(bFGF/FCB),植入受骨区,以适当的内固定重新构建骨修复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骨性修复,且成骨效应明显.结论胎颅骨作为植骨材料既可以起到植骨作用,增大植骨面,增加骨再生诱发点,屏蔽了骨断面,也避免了自体植骨的手术创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诱导和促进骨修复,二者复合物是治疗骨不连接的一种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87.
犬肝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从支架置入的成功率、贴壁性、支架内狭窄率及支架内皮化等诸方面探讨犬肝内动脉覆膜支架置入的可行性。方法成年毕格犬8只,全麻下采用介入技术在其肝右动脉/肝固有动脉内置入球囊扩张式可膨胀聚四氟乙烯(ePTFE)覆膜膜支架,置入后即刻及术后2、4和12周行DSA复查,观察支架置入过程及其造影表现、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对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架均输送到位并顺利置入8只犬肝右动脉/肝固有动脉;支架释放后贴壁性能良好,所隔绝的动脉分支未显影;以管腔丢失>50%为明显狭窄标准,2周复查时有2只犬出现支架内明显狭窄,12周复查时有3只犬出现支架内明显狭窄(3/8)。病理显示2只犬为血栓形成、1只犬为内膜增生所致;5只犬支架出现完全内皮化(标本3个不同取材部位均完全内皮化),3只犬支架内皮化不完全(标本3个取材部位至少有1处未内皮化);支架两端较中央部更易形成内皮化;支架置入前后,所有犬肝功能均未出现显著改变。结论球囊扩张式覆膜膜支架能够顺利置入犬肝动脉,并且具有良好的贴壁性,能形成完整的内皮化,不会对肝功能带来影响。覆膜支架的犬肝内动脉置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新生儿胃穿孔14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穿孔的发病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近 10年治疗的 14例新生儿胃穿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新生儿胃穿孔皆行手术治疗 ,术后死亡 7例。结论 新生儿胃穿孔多因先天性胃壁肌层发育不良及胃内张力增高缺血缺氧所致。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减少并发症及术后加强支持疗法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体外研究锤头型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核酶对各自靶RNA分子的切割活性及反应条件。同时观察两反义核酶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将含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的重组质粒(pT-Ⅰ、pT-Ⅲ),经体外^32P标记转录后形成产物靶RNA。同时将含特异性核酶基因的重组质粒(pT-gⅠ、pT-gⅢ)进行非标记的体外转录,产物(核酶)与各自的^32P-靶RNA按不同的条件混和反应,电泳后放射自显影观察结果。将构建好的核酶以脂质体包裹后导入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内,采用图像分析法观察核酶对成纤维细胞Ⅰ型、Ⅲ型胶原蛋白mRNA合成的影响。结果 两种核酶在37℃、42℃均能有效切割各自的靶RNA,对Mg^2 浓度的要求范围较宽(10~20mmol/L);反应温度从65℃逐渐降至并维持在37℃的条件下核酶切割活性显提高。Ⅰ、Ⅲ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胶原蛋白生成降低,胶原生成明显受抑制。结论 针对α1Ⅰ型及Ⅲ型前胶原基因第2外显子片段的核酶能有效地在体外对靶RNA进行切割并能有效地抑制瘢痕中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  相似文献   
90.
利用稻瘟霉模型筛选铁刀木生物活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稻瘟霉生物活性筛选模型,筛选铁刀木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观察样品引起稻瘟霉分生孢子或菌丝形态生长异常或生长抑制的情况,确定铁刀木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部位以及化学成分。结果确定了铁刀木树干乙醇粗提物的生物活性部位为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部位,其使稻瘟霉孢子菌丝体最小变形浓度(MMDC)分别为125、63μg·ml-1;筛选得到2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CS2、CS7),其MMDC分别为63、31μg·ml-1。结论本模型首次用于铁刀木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应用本方法筛选天然药物活性成分,方便、快捷、成本低,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