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85篇
  免费   6872篇
  国内免费   4225篇
耳鼻咽喉   714篇
儿科学   1496篇
妇产科学   433篇
基础医学   4310篇
口腔科学   1156篇
临床医学   9355篇
内科学   6736篇
皮肤病学   885篇
神经病学   1529篇
特种医学   2947篇
外科学   6669篇
综合类   20939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预防医学   8229篇
眼科学   1012篇
药学   8709篇
  105篇
中国医学   6596篇
肿瘤学   3131篇
  2024年   184篇
  2023年   766篇
  2022年   1965篇
  2021年   2598篇
  2020年   2319篇
  2019年   1140篇
  2018年   1324篇
  2017年   1777篇
  2016年   1319篇
  2015年   2476篇
  2014年   3399篇
  2013年   4441篇
  2012年   6710篇
  2011年   6978篇
  2010年   6441篇
  2009年   5983篇
  2008年   6191篇
  2007年   6128篇
  2006年   5406篇
  2005年   4420篇
  2004年   3192篇
  2003年   2712篇
  2002年   2109篇
  2001年   2058篇
  2000年   1493篇
  1999年   555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3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我们首次报道一例雷公藤多甙中毒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病例,其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和转归于以往的报道颇有不同。  相似文献   
82.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方法:20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90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110例采用URL治疗,其中46例接受辅助ESWL治疗。结果:MPCNL组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97.7%(88/9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90/90)。URL术后3天结石清除率为25.4%(28/110),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81.8%(90/110),均显著低于MPCNL组(P<0.05)。结论: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URL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ESWL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5-FC/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的杀伤效应。方法扩增yCD::UPRT融合基因并构建含yCD::UPRT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载体转染包装细胞PT67,所获重组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C6,筛选并鉴定阳性转基因克隆;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FC对CD::UPRT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PCR法扩增出全长CD::UPRT基因,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重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yCD::UPRT经双酶切获目的条带,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达3.5×10~6CFU/ml)并转染C6,经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克隆C6-yCD::UPRT细胞株,检测显示该细胞株有效表达目的基因。当5-FC终浓度≥10μmol/L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增殖力出现显著差异(P<0.01),5-FC作用96h后电镜观察到凋亡小体。结论5-FC/yCD::UPRT联合基因治疗策略对胶质瘤细胞C6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84.
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至2005年6月间施行肝移植的4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肝移植术后CMV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在451例患者中,发生CMV性肺炎7例,感染率为1.66%。CMV性肺炎的症状明显早于体征,7例患者均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约1周后逐渐出现干咳、气促、呼吸困难等;血氧饱和度降低,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CMV pp65抗原检测均为阳性。CMV性肺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抗病毒治疗,同时采取停用免疫抑制剂、加用较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和适量的胸腺肽等的个体化免疫调节方案以及广谱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方法,6例治愈,治愈率为85.7%。结论 CMV性肺炎的早期临床表现虽然缺乏特异性,但仍有规律可循,CMV pp65抗原检测法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特点。采取联合抗病毒和个体化免疫调节等综合措施治疗CMV性肺炎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中肿瘤血管生成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例前列腺癌中微血管密度(MVD)值和TSP-1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TSP-1mRNA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中TSP-1阳性表达率为72.7%(16/22),绝大多数表达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中,少数表达位于肿瘤细胞外基质。在22例前列腺癌组织中,平均MVD为71.21±31.14/100倍视野,具有TSP-1强表达的肿瘤组织中MVD值较高。7例前列腺癌组织均表达TSP-1mRNA,TSP-1mRNA在前列腺癌的各期肿瘤组织呈高水平表达。TSP-1的免疫活性与微血管密度间呈显著地相关性(r=0.54,P=0.009)。结论:TSP-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血管生成相关,可能有促进前列腺癌血管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1.病例资料:患者,男,48岁。以“乏力、多饮、多尿、多食,伴消瘦4个月,加重1周”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和地中海贫血病史30年,无输血史,无血色病家族史,曾行“脾脏切除”治疗。查体:慢性贫血面容,全身皮肤黄染有散在色素沉着,巩膜黄染,双手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肼右肋下3cm,剑突下5cm,质硬;腹部未触及肿块。  相似文献   
87.
臂丛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位于臂丛神经及其前中斜角肌周围的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2003年7月~2006年1月,采用门诊收集病例,根据病情轻重分组,分别采用药物、局部封闭及手术方法治疗179例确诊为臂丛神经和(或)其属支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其中采用药物、手法治疗89例;注射治疗74例,其中需要第二次注射32例;手术治疗16例,同时或分别进行双侧手术2例,需要第二次手术者1例。结果128例患者得到1个月~2年5个月随访。其中,药物手法治疗55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能维持现状。局部注射治疗58例(其中接受第二次注射者24例),2例出现心跳减缓,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VAS评分情况:1分2例,2分16例,3分20例,4分12例,5分3例,6分3例,7分2例;第二次注射结果:2分5例,3分16例,4分3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10例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工作。结论臂丛神经及其属支涉及其周围众多神经,可产生众多症状;明确病因后,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效果欠佳者采用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8.
.学者论坛·在动物实验中解决临床难题···························,·······································································……顾玉东(3)基因〕:程  相似文献   
89.
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处方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27例有随访结果的肝癌患者,对其肿瘤体积大小、位置、处方剂量及生存期作回顾性总结。结果治疗后肿瘤局部控制率为85.2%(23/27),1年生存率为70.4%(19/27),2年生存率为55.6%(15/27),3年生存率为33.3%(9/27)。所有病人无放射性肝炎等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3DCRT技术治疗不宜手术的肝癌是一种无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肝癌的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轻微,病人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0.
OBJECTIVE: Nocturnal enuresis is a common pediatric problem, the etiology of which is unclear.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studies have been published stating that children with nocturnal enuresis exhibit growth and skeletal maturation retardation. METHODS: In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we included 27 patients (16 boys, 11 girls) between the ages of 6 and 14 years who had presented with 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 (PNE) complaints. We included in the evaluation 19 healthy subjects (12 boys, 7 girls), who were the siblings of the children with PNE,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similar in chronological age, bone age, height and weight,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two groups in our study consisted of the same genetic background. Thus, our results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We have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enuresis nocturnal and skeletal matu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