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Smad4基因对人类胃癌细胞株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人类胃癌细胞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方法将Smad4基因导入其表达缺失的胃癌MKN28细胞株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Smad4基因的Smad4 -MKN28细胞和作为对照的Smad4--MKN28细胞。体外培养亲本细胞、Smad4 -MKN28细胞和Smad4--MKN28细胞,各组细胞于第1、3、5、7天取三瓶细胞计数,计算平均值,并绘制生长曲线;细胞培养48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改变;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Bcl-2、Bax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稳定转染Smad4重组质粒的Smad4 -MKN28细胞较未转染的Smad4--MKN28细胞生长速度减慢(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示Smad4 -MKN28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数增加(P<0.05),S期细胞百分数减少(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RT-PCR结果示Smad4 -MKN28细胞Bax基因表达增加(P<0.05),Bcl-2基因表达减少(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示两者的编码蛋白也出现相应的变化。结论恢复Smad4表达后细胞增殖减慢,凋亡增加,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抑制凋亡基因表达下调,两者比值增大,从而使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了解凉山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阴性配偶HIV血清阳转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0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HIV/AIDS的阴性配偶中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HIV检测及危险行为调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 989名HIV感染配偶,总观察人时7 291.24人年,随访期间217名HIV感染配偶发生血清阳转,血清阳转率为2.98/100人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小学以下(aHR = 1.86)、HIV/AIDS患者为女性(aHR = 2.13)、年龄≤35岁(aHR = 1.38)、确证感染时间<1年(aHR = 3.74)、夫妻间性行为频率>4次/月(aHR = 1.37)、病毒载量≥400拷贝/ml(aHR = 1.57)、近一次CD4细胞计数<200个/μl(aHR = 1.81)是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的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3年以上(aHR = 0.69)是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的保护因素。结论 凉山州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率处于较高水平,性行为频次高、文化程度低、年龄≤35岁、HIV/AIDS患者为女性、诊断感染时间<1年、病毒载量400拷贝/ml以上、近一次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是HIV感染配偶抗体阳转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秋田注气及附加气囊MD - 4 872 0结扎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操作特点。方法  11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分成两组 ,A组 6 2例行秋田注气结扎治疗 ,B组 5 0例行乙氧硬化醇注射治疗 ,对比研究两者治疗特点及并发症等。结果 A组治疗成功率和消退静脉曲张方面均优于B组 (P <0 .0 5 ,P <0 .0 1) ,急性出血可经气囊填压即时治疗。结论 秋田注气及附加气囊MD - 4 872 0结扎器结扎食管静脉曲张在治疗成功率、安全性、消退静脉曲张及并发症处理方面均优于乙氧硬化醇治疗。  相似文献   
44.
微探头共聚焦显微内镜诊断胃黏膜病变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诊断胃黏膜病变的能力。方法:收集门诊6例胃黏膜病变患者行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检查术。检查中静脉注射荧光素钠作为荧光剂。每例患者均经内镜直视诊断、共聚焦微探头诊断并获取靶向活组织行病理检查。符合手术指征者行外科手术。结果:6例患者共7处病灶,其中息肉2处,黏膜粗糙、发红2处,浅表凹陷灶1处,隆起伴凹陷灶1处,深溃疡1处。所有患者均完成共聚焦内镜检查,共获得连续视频图像32段。微探头共聚焦内镜易于操作其诊断正确者为6例(6/7),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ellvizio微探头式共聚焦内镜操作简便,即时成像,是有效的胃黏膜病变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45.
胃镜检出胃恶性病变346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胃镜检出胃恶性病变患者的发病及胃镜、病理特点。方法:对我院1990~2009年胃镜诊断的3460例胃恶性病变患者按不同年龄分组进行胃镜及病理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460例胃恶性病变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2.26∶1),但年龄≤40岁组男女差别不大。50岁以上发病明显增高,特别是60~70岁发病率最高。胃窦部为胃癌的高发部位,年龄≤40岁组以胃体和胃窦为主,而60岁以上患者胃贲门食管连接部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年龄≤40岁组病理类型以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随着年龄增长,病理类型逐渐趋向于以中分化管状腺癌、高分化管状腺癌为主。胃淋巴瘤多发于胃体、胃窦部,胃镜下表现以多发性溃疡病灶为主。结论:胃恶性病变的发病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胃癌的发生部位、病理特点各不相同,应引起重视,同时应提高对青年人胃癌的认识,提倡和重视胃镜检查普及,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6.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不完全性小肠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气囊小肠镜(DBE)在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12月至2006年1月,我院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45例,除外高度怀疑为术后粘连引起的不完全小肠梗阻者,对其余病情稳定的患者行DBE检查,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观察数据。结果:对29例患者进行了30次DBE检查,其中27例(93.1%)经DBE检查明确了梗阻原因,17例(58.6%)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发现可解释小肠不完全梗阻的病因中,小肠肿瘤占48.3%;克罗恩病所致肠腔狭窄占24.1%。DBE诊断小肠不完全梗阻病因的灵敏度为96.4%,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50%。26例(89.7%)患者平均随访9.4个月(4~18个月),其中21例(72.4%)未再出现小肠梗阻。结论:DBE检查对非手术粘连引起的不完全性小肠梗阻具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一项安全可行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7.
吴云林  程时丹  乔敏敏 《肿瘤》2000,20(6):413-414
目的:探讨乙氧硬化醇对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采用MTT细胞毒试验分别测定乙氧硬化醇对三种不同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的杀伤率。结果:乙氧硬化醇对三株胃癌细胞株均存在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抑制率相关关系。结论:乙氧硬化醇能在体外杀伤胃癌细胞。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根据影像学方法以及细针抽吸活检(FNA)诊断为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48例患者(38%)初始选择手术治疗,79例患者(62%)初始选择影像学随访;40%(19例)初始手术治疗的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存在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随访患者中有9例(11%)因病变有恶变倾向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确诊恶性肿瘤为3例(3.8%)o对于囊性病变直径<3 cm、无实性占位且临床无症状的囊肿,在影像学随访中恶性转变危险<4%,与手术切除胰腺囊性病变死亡率相似.结论:对无实性占位、囊肿直径小、囊肿无分隔和无症状患者,可初始选择影像学随访.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凉山彝族地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的可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疫情轻重选取凉山州2个县4所医疗机构为研究现场,为当日门诊全部就诊者提供艾滋病检测与咨询服务和问卷调查,计算PITC的接受率,使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与接受检测相关的因素.结果 在413名调查对象中,197名接受检测,总接受率为47.7%(95%CI:42.9%~ 52.3%).男性(OR=7.283,95%CI:3.933 ~ 13.465)、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宣传教育(OR=1.855,95%CI:1.013 ~ 3.395)、担心自己得艾滋病(OR=2.699,95%CI:1.616~4.506)为接受检测的有利因素,既往接受过艾滋病检测(OR=0.226,95%CI:0.124 ~ 0.409)、害怕抽血检测(OR=0.052,95%CI:0.024 ~ 0.106)、知晓艾滋病知识(OR=0.446,95%CI:0.258~ 0.773)的研究对象,接受率显著低.结论 在艾滋病疫情中重度地区,近半数医疗机构门诊就诊者愿意接受PITC.可通过强化艾滋病检测前后相关咨询,进行有效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倡导正确的血液认知观念等来提高PITC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