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04篇
  免费   7724篇
  国内免费   4929篇
耳鼻咽喉   903篇
儿科学   1472篇
妇产科学   384篇
基础医学   4611篇
口腔科学   1432篇
临床医学   10086篇
内科学   6677篇
皮肤病学   825篇
神经病学   2021篇
特种医学   3188篇
外科学   7651篇
综合类   22638篇
现状与发展   26篇
预防医学   9834篇
眼科学   897篇
药学   9343篇
  135篇
中国医学   7682篇
肿瘤学   3352篇
  2024年   283篇
  2023年   923篇
  2022年   2396篇
  2021年   2975篇
  2020年   2607篇
  2019年   1351篇
  2018年   1648篇
  2017年   2127篇
  2016年   1623篇
  2015年   2996篇
  2014年   3927篇
  2013年   5225篇
  2012年   7440篇
  2011年   7899篇
  2010年   7405篇
  2009年   6559篇
  2008年   6725篇
  2007年   6528篇
  2006年   5925篇
  2005年   4729篇
  2004年   3212篇
  2003年   2572篇
  2002年   1866篇
  2001年   1760篇
  2000年   1404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手指近节指背、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我院于2001年~2002年,应用掌背静脉逆行皮瓣修复近节指背、指腹软组织或皮肤缺损26例。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外观佳。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损伤小、无需植皮、易推广,为指近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间接复位技术和MIPPO技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12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7个月,无畸形愈合、感染及钢板断裂。功能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中1例。结论MIPPO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3.
目的:观察外源性VEGF对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后血管再生过程影响。方法:198只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组及假手术组,将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后的小鼠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外源性VEGF组)和对照组(不用外源性VEGF组)。实验观察组小鼠分别于术后7、15、30d于尾静脉内注射VEGF,最后一次注射后1、7、14、30、60、90d各处死5只,取脾组织标本;对照组于术后观察上述对应时相点后各处死3只,取脾组织标本,进行墨汁灌注血管面密度测定。结果:术后7、15、30d注射VEGF后,较对照组的血管数量明显增多,墨汁灌注显示,实验观察组血管面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结论:外源性VEGF能够促进移植脾组织内血管生长,改善移植脾组织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移植脾组织再生,使其结构恢复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FK506-壳聚糖膜片与培养的雪旺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生长状况和纯度较好的第3代雪旺细胞,分别传代接种于含有FK506-壳聚糖膜片、单纯壳聚糖膜片的培养皿中培养,以盖玻片作为对照组.计算3组雪旺细胞倍增时间、雪旺细胞纯度;用MTT法比较不同膜片上雪旺细胞的生长活力,绘制生长曲线;S-1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雪旺细胞倍增时间对照组为5.9 d,单纯壳聚糖膜片及FK506-壳聚糖膜片组均为4.0 d;雪旺细胞纯度分别为80%、89%,93%;雪旺细胞增殖情况以FK506-壳聚糖组最佳,单纯壳聚糖组次之,对照组最差;各组雪旺细胞均呈S-100阳性,FK506-壳聚糖组与单纯壳聚糖组雪旺细胞排列呈典型的漩涡状或栅栏状.结论 FK506-壳聚糖膜片具有更显著的组织相容性与生物功能性,并保持了雪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家兔阴茎感觉神经来源。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只,A组在左侧脊神经上记录,B组在右侧脊神经上记录。对家兔阴茎施加不同大小的机械刺激,用神经单纤维记录技术,在同侧S1~S4脊神经上记录单纤维放电。结果:通过对家兔阴茎施加各种不同机械刺激,在同侧S2~S3脊神经上能记录到放电,S1、S4脊神经上未能记录到放电。左侧脊神经放电纤维数量分别为:S2:39.67±3.14,S3:21.00±2.19;右侧脊神经放电纤维数量分别为:S2:40.00±3.16,S3:19.67±2.58,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家兔阴茎皮肤感觉来源于S2~S3脊神经。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胃肠道创伤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3例胃肠道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7例(74.9%)合并腹部其他脏器或血管损伤。行破裂口缝合修补术213例(70.3%)、空腔脏器部分切除吻合术35例(11.6%),余保守治疗,对合并伤均作相应处理。结果本组男女伤员比例为9.6∶1;平均年龄28.2岁;以工人为主。主要致伤原因为锐器切割、交通事故及钝性击打,合计占67%。治愈294例(97%),余9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准确全面的早期诊断、正确处理胃肠道破裂、重要脏器合并伤以及MODS是腹部创伤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男性青壮年工人是胃肠道创伤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院诊治水平有望降低此病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Le Fort型骨折的CT表现及其分型。方法对62例Le Fort型骨折患者进行薄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组分析。结果在62例中,Le FortⅠ型10例,Ⅱ型9例,Ⅲ型8例,复合型35例(其中Ⅰ+Ⅱ型18例,I+Ⅱ+Ⅲ型7例,Ⅱ+Ⅲ型10例);55例同时伴发颌面部其他骨折。Le Fort型骨折在二维CT上表现为颌面部多发且杂乱的骨折,虽然在发现细小和深部结构的骨折方面优于三维CT成像,但难以作出Le Fort型骨折的诊断;三维CT成像能清晰立体地显示Le Fort型骨折的整体形状及走向,并可明确作出分型。结论三维CT成像是Le Fort型骨折最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对细小骨折诊断不如二维CT。  相似文献   
128.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讨论经皮经肝穿刺放置引流管(简称PTCD)减压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简称AOSC)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96年3月~2001年4月行PTCD治疗AOSC病人15例,男10例,女5例,胆石症术后8例,胆管癌2例,胰腺癌3例,胆道畸形2例,其中4例放置了胆道内支架.结果 15例病人技术成功率100%,无1例出现穿刺置管所致的严重并发症.病情缓解后针对病因有8例行手术治疗痊愈,4例不能手术的肿瘤患者植入了胆道内支架,1例于置管后3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置管引流病情稳定后因各种原因放弃继续治疗,保留引流管自动出院.结论 PTCD可有效降低胆管压力,缓解病情,降低AOSC的死亡率,为进一步的病因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分别构建人乙型肝炎病毒(HBV)X蛋白、羧基端截断的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以便进一步研究其转录激活功能及对宿主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3对寡核苷酸引物,以adr亚型HBV质粒pHBVDNA为模板,采用PCR法分别扩增HBVX基因、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用HindⅢ,KpnⅠ双酶切HBVⅩ基因;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MHBst78与MHBst155编码基因片段后,分别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相应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JM109,提取质粒,分别用上述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结果酶切重组体显示所切下的片段大小均与预计相符,测序结果与文献报道序列及预计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HBVX基因、羧基端截断的HBV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78、MHBst155编码基因的真核重组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BV转录激活蛋白HBx、MHBst78MHBst155对宿主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0.
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机械通气后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的特点。②方法 取32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分泌物做痰细菌学培养,同时做药物敏感试验。③结果 32例病人共分离出菌株76株,阳性率71.7%,其中混合感染10例次。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NB)58株,占76.3%;阳性球菌10株,占13.2%;真菌8株,占10.5%。常见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杆菌为主,GNB中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④结论 COPD应用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