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91篇
  免费   7798篇
  国内免费   3818篇
耳鼻咽喉   543篇
儿科学   1379篇
妇产科学   382篇
基础医学   4438篇
口腔科学   1359篇
临床医学   9442篇
内科学   6148篇
皮肤病学   814篇
神经病学   1267篇
特种医学   29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621篇
综合类   21390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9223篇
眼科学   665篇
药学   9338篇
  87篇
中国医学   7549篇
肿瘤学   3332篇
  2024年   291篇
  2023年   931篇
  2022年   2433篇
  2021年   3165篇
  2020年   2604篇
  2019年   1463篇
  2018年   1572篇
  2017年   2105篇
  2016年   1585篇
  2015年   3124篇
  2014年   4001篇
  2013年   4848篇
  2012年   7048篇
  2011年   7253篇
  2010年   6814篇
  2009年   6008篇
  2008年   6181篇
  2007年   5735篇
  2006年   5064篇
  2005年   4075篇
  2004年   2845篇
  2003年   2215篇
  2002年   1710篇
  2001年   1586篇
  2000年   1156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ized radiography,DDR)在腰椎侧位影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81例患者的DDR腰椎侧位影像,使用图像后处理方法中多级图像对比增益法,又称“交响乐”功能(multi—scale image contrast amplification,MUSICA)进行后处理,同时取另81例患者进行普通X线摄影,由放射科经验丰富的医生、技师各2名对所有的腰椎侧位影像进行分析,采用常规影像质量评价指标评价两组的影像质量。结果(1)DDR腰椎侧位影像质量影像评分为13.00,普通X线影像评分为8.96,经非参数检验的配对符号秩和检验,依赖负秩计算的统计量(X^2=-7.88,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DR腰椎侧位组明显优于普通平片组;(2)81例中DDR腰椎图像显示满意率为92.6%(75/81),普通X线平片显示满意率为61.7%(50/8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9,P〈0.01)。结论与普通X线影像相比,DDR影像能更好的显示下部腰椎椎体、附件及周围软组织,可获得良好的图像,有利于放射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92.
经大隐静脉穿刺置管溶栓治疗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前提下,经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结果:18例患者经大隐静脉穿刺成功置管,技术成功率为100%,治疗有效率为100%。置管期间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12.5d。结论:经大隐静脉入路置管溶栓介入治疗急性期髂股静脉血栓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3.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两种比色板色度学的变化。方法用Shade Eye EX电脑比色仪分别测试Shofu16色比色板和Vita16色比色板的比色片,获得比色片的色调、彩度、明度、色相和瓷粉配方。结果两组比色片的B色调全测为A系列,大多数比色片的色相测为R系列;多数Vita比色片的彩度高于Shofu比色片;两组比色片的明度排列次序不符合Vita 16色比色板的明度排列次序指示,Shofu比色片的明度普遍高于Vita比色片;绝大多数比色片的颜色复制需用偏红色调瓷粉,或需添加偏红色调及红色瓷粉。结论用Shofu 16色比色板或Vita 16色比色板比值和配色,需添加其他系列或特殊颜色的瓷粉。  相似文献   
94.
授权科室成员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索授权科室成员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本着"质量控制,人人有责"原则,授权科室成员参与质量控制,并将科室成员划分为5个质控小组,即护理服务组、重患手术组、文件书写组、安全消毒组和基础护理组.各组负责科室各环节护理质量控制.比较质量控制组成立前后的效果.结果质量控制组成立后护士的"三基"理论水平、护理质量、患者满意率均高于成立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授权科室成员进行质量控制,是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屈颈MRI对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男性患者5例,平均年龄21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上肢远端肌萎缩。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21岁男性8例。2组均行常规及屈颈颈椎MR平扫,矢状、轴面SE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结果常规颈椎扫描:5例患者下段颈髓变细;屈颈位MR扫描:下颈段颈6以下脊髓前屈、变扁平,矢状径4~6mm,硬膜囊后壁前移,硬膜后间隙明显增宽,可见多发条状、迂曲流空信号影及软组织信号。对照组:常规扫描,下颈段脊髓(颈6~胸2)可见颈膨大,屈颈位脊髓略变细(6~7mm),硬膜囊后壁无前移,硬膜后间隙未见扩张血管影。结论屈颈MRI有助于显示下颈段脊髓及硬膜囊改变,结合临床资料可准确诊断青年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  相似文献   
96.
远程医疗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杨  何国平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29-931
远程医疗自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问世以来,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跨时空、零距离、实时互动等特点,被巧妙地应用于社区卫生保健中,并逐渐显现出其快捷、便利、优化资源配置等优势,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通过电脑网络即可得到健康服务,成为社区卫生保健的新选择。在信息时代,远程医疗很快就会随着商业与教育的信息技术发展,开创医疗卫生事业的新纪元。本文中就远程医疗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展望远程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社区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帮助。1概述1.1远程医疗服务Telehealth(Telecare),内地普遍称为远…  相似文献   
97.
在过去的20多年中,对吸入麻醉药作用机制的合理解释大量增多,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目前还不能回答的问题。Eger等提出了吸入麻醉药产生对伤害性刺激无体动反应的作用靶位可能是两个相距5埃的位点的假设,简称5埃理论。现就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三维立体培养法诱导去分化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重新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藻酸盐三维立体培养法及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促进去分化的永生化软骨细胞第50代(IHACs50)重新表达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标志性表型。方法利用藻酸盐三维立体培养法以及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分别诱导培养去分化的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第50代,然后用Ⅰ、Ⅱ、Ⅲ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Ⅱ型胶原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胶原定量检测该永生化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型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RT-PCR检测分别提示藻酸盐三维立体培养法和离心管聚集体诱导培养法使去分化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染色阳性以及621 bp的Ⅱ型胶原mR- NA表达,Western blot和3H-脯氨酸标记SDS-PAGEⅡ型胶原定量检测发现前者促进Ⅱ型胶原分泌较后者多。结论去分化永生化人关节软骨细胞可以经不同的诱导方法而重新表达Ⅱ型胶原表型,藻酸盐三维立体培养法因与软骨细胞的生理环境相似,故促进Ⅱ型胶原重新表达较多。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20例)与非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d,共7d。正常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5例。采用ELSIA法检测两组患者伤后第1、2、7、14天血浆中TNF一仪、IL-1β含量。结果 在颅脑损伤第1、2天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第7、14天明显低于非激素组(P(0.01),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非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具有明显的延迟性,使损伤早期因TNF-α、IL-1β显著升高引起的有害作用未能消除,至恢复期又使TNF-α、IL-1β明显降低,其神经保护作用不能发挥。  相似文献   
100.
缺氧诱导因子-l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HIF-lα)是近来发现的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缺氧应答调控因子,在调节缺氧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关键性作用。它可调节表达多种靶基因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对改善脑缺氧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恢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少细胞凋亡等起重要作用。通过进一步对HIF-lα及其靶基因的研究,可能为临床治疗脑缺氧缺血性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