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04篇
  免费   8873篇
  国内免费   5704篇
耳鼻咽喉   680篇
儿科学   1045篇
妇产科学   653篇
基础医学   7512篇
口腔科学   1562篇
临床医学   10485篇
内科学   9159篇
皮肤病学   923篇
神经病学   2870篇
特种医学   28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7542篇
综合类   20395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8028篇
眼科学   1520篇
药学   9907篇
  79篇
中国医学   7146篇
肿瘤学   5259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1101篇
  2022年   2556篇
  2021年   3843篇
  2020年   3208篇
  2019年   2378篇
  2018年   2371篇
  2017年   2645篇
  2016年   2359篇
  2015年   3789篇
  2014年   4582篇
  2013年   4897篇
  2012年   6488篇
  2011年   7118篇
  2010年   5467篇
  2009年   4726篇
  2008年   5012篇
  2007年   5221篇
  2006年   4821篇
  2005年   4082篇
  2004年   3743篇
  2003年   3979篇
  2002年   3430篇
  2001年   2773篇
  2000年   1897篇
  1999年   1148篇
  1998年   683篇
  1997年   625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37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68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甲状腺99TcmO-4 显像冷结节对不同性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静脉注射99TcmO-4 185MBq ,2 0min后甲状腺前位静态显像 ,采集总计数 1× 10 6。显像显示甲状腺结节局部放射性分布缺损或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则定性为冷结节。结果  34 2例甲状腺99TcmO-4 显像发现冷结节 85例 ,发生率为2 4.9% ,85例冷结节中 ,37例 (4 3.5 % )为甲状腺瘤 ,15例为甲状腺癌 (17.6 % ) ,2 0例 (2 3.5 % )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8例 (9.4% )为甲状腺炎 ,4例 (4 .7% )为单纯性甲状腺囊肿 ,1例 (1.3% )为甲状腺外肿物。结论 冷结节在甲状腺99Tcm O-4 显像时较为常见 ,且不同性质甲状腺疾病的冷结节及其周围组织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 ,因此99TcmO-4显像冷结节对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甲状腺囊肿、甲状腺炎等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在婴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分别在3个月、6个月时进行格体生长和行为发育的评估,另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体重、身长、头围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实验组的5个能区行为发育商均值都高于对照组,除3个月的语言能区外,其余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在婴儿早期就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但对促进高危儿的体格生长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3.
绞股蓝总皂甙对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YP)对电解性自由基(OFR)损伤离体兔胸主动脉和脑基底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电解性OFR使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兔主动脉环舒张百分率明显降低,舒张比值(RR)变小,使离体兔脑基底动脉灌流压升高。结果显示绞股蓝能保护血管内皮免受OFR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并明显抑制OFR所致灌流压升高。作用似二甲亚砜(DMSO),说明GYP对外源性OFR损伤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联合菌苗防治肿瘤的作用。方法采用动物体内实验 ,动物为封闭群KM小鼠 ,菌株为 2 6 0 0 3- 2 1、4 482 4 - 3及 932 0 1- 3,瘤种为S180 。所有实验小鼠接种S180 后 ,按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成 5组 ,即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一个联合菌苗组及一个对照组 ,同期观察联合菌苗对S180 增长的影响。结果 :三个不同的单价菌苗组及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均比对照组低 ,联合菌苗组的平均瘤重比单价菌苗组的更低 ,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1~ 0 .0 0 1) ;三个不同单价菌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 5 0 .6 %、4 8.3%、4 5 .5 % ,联合菌苗组抑瘤率为 75 .0 %。结论 :实验所选用的菌苗能抑制S180 的增长 ,联合菌苗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5.
86.
浅低温心脏不停搏心内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搏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浅低温心不停搏组)和对照组(中低温心停搏组).分别在术前、转机、停机及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取冠状静脉窦或中心静脉血样,测定血气分析及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取心房间隔肌观察心肌含水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临床观察CPB时间、脱机、呼吸支持、多巴胺应用、严重心律失常和血红蛋白尿等指标.结果:冠脉循环血气、电解质、酸碱水平与体循环的组内组间对比基本一致.CK、CK-MB、AST、LDH两组在CPB和术后均有增加,且以对照组升高显著,与观察组相同时点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术后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变化不大.心肌含水量和超微结构观察,对照组变化显著,而观察组轻微改变.临床指标观察,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对心肌损伤很轻,有很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7.
小儿心包积液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心包积液的病因、分类及诊断。方法: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化脓性心包积液4例,结缔组织疾病所致心包积液16例,肾病综合征所致心包答液4例,病毒性、肺吸虫性、幼年型粘液性水肿及肿瘤性心包积液各1例。治愈、好转25例,另3例,分别死于急性心包填塞,风湿性全心炎、心功能不全、呼衰、纵隔肿瘤广泛转移。结论:小儿心包积液,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其临床特点,对该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
王小东  吴少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15-1615,1651
目的评价金双歧联合磷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磷霉素组(治疗组)40例:磷霉素钠注射液,100~300mg/(kg·d),静脉滴注1次/d;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组(对照组)40例,头孢曲松钠注射液,20~80mg/(kg·d),静脉滴注1次/d;2组均给予金双歧片1.0~2.0g,每日3次,婴幼儿可将药片碾碎后溶于温牛奶冲服,年长儿咬碎后吞服,均在静脉滴注抗生素2h后服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5.0%。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磷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语言学机制以及该研究对于汉语失写症病理行为的康复学意义。方法 采用汉语失语检查法和汉语失写检查法测试口语和书写能力,详细记录患者的书写、失写行为特征,区分言语障碍类型;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病灶CT/MRI图像进行标准化、二维叠加、三维重建等处理,并与非失写对照组相减,显示不同失写类型病变的集中趋势。结果 左侧半球损害48例,其中失语30例,失写32例,后者中纯失写1例,失读并失写1例;右侧半球损害15例,其中失语失写3例。具体的资料分析表明:不同的失写类型有不同的病理行为特点。计算机图像处理结果显示:失语性失写病灶较集中的区域为左额顶叶深部白质。惰性失写主要集中在左外侧裂的前方、从额中下回向后部延伸。镜像书写则分散于左丘脑、基底节附近。结论 汉语失写症的病理行为特点与病损定位有密切的关系;双通道理论有可能符合汉语语言学机制;汉语失写症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对汉语失写康复模式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其空泡毒素基因 (vacA)亚型、细胞毒素相关基因 (cagA)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间的关系。【方法】①自 39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分离培养出 39株幽门螺杆菌菌株 ,采用PCR方法鉴定 39株菌株的ca gA及vacA亚型 ;②采用HLA DR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对上述已行cagA及vacA亚型鉴定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及 2 2例阴性患者的胃窦活检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上皮HLA DR表达较阴性患者更显著 ;②幽门螺杆菌定植密度与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程度间存在正相关 ;③感染cagA 菌株患者较感染cagA-株者胃上皮HLA DR抗原表达更明显 ;④本研究中vacAs1a/m2亚型占 90 % ,故未对不同vacA亚型与胃上皮HLA DR表达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论】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诱导胃上皮HLA DR抗原异常表达 ;②cagA 菌株可能通过胃上皮HLA Ⅱ类分子介导而与宿主发生更为密切的相互作用 ,从而较cagA-菌株引起更为显著的胃上皮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