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4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29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123篇
临床医学   463篇
内科学   359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183篇
外科学   371篇
综合类   1092篇
预防医学   443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439篇
  4篇
中国医学   323篇
肿瘤学   17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392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edaravone,E)对局部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ICR小鼠海马CAl区TNF-α和TGF-β1表达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夹闭ICR小鼠左颈内动脉近端20min后恢复灌流,分别于第8,24,48h,4、7、14天取材并进行TNnd和TGF-β1免疫组化染色和常规HE染色,比较光镜下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治疗组(缺血/再灌注+依达拉奉组)海马CA1区TNF-α和TGF-β1表达细胞数和存活神经细胞数(平均灰度值表示)。结果:①治疗组和模型组海马CAl神经细胞存在早期TNF-α表达,治疗组中表达较模型组低(8、24、48h,P〈0.01)、4天后表达消失。②该区神经细胞的TGF-β1表达过程各不相同:模型组早期表达低于假手术组(8、24、48h,P〈0.01),晚期高于假手术组(4、7、14天,P〈0.01);治疗组为持续高表达,早期显著高于模型组(8、24、48h,P〈0.01),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8、24、48h,P〈0.01):晚期高表达与模型组相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7、14天,P〈0.01)。③缺血后该区的神经细胞存活表现:模型组中存活细胞显著少于假手术组(7、14天,P〈0.01),而治疗组神经细胞丢失不明显,存活细胞数高于模型组(7、14天,P〈0.01)、与假手术组差别无显著性(7、14天,P〉0.05)。结论:早期依达拉奉治疗显著改变局灶性短暂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CA1区TNF-α和TGF-β1表达过程,降低TNF-α的早期活性表达,提高TGF-β1早期表达水平,且神经细胞无明显丢失,有脑保护意义。依达拉奉治疗作用可能和缺血/缺氧后神经细胞TNF-α和TGF-β1活性表达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2.
党京丹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0):102-102,4
XD600电解质分析仪管道细密,若血清标本分离不彻底,就会导致该仪器管道堵塞,影响血清标本检测结果,本文介绍一排除管道堵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颈总动脉结扎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8例患者均为DSA确定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3例,颈内动脉床突旁梭形动脉瘤4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梭形动脉瘤1例.其中6例经2周以上压颈(Matas' test)试验,一次性结扎颈总动脉,另两例未经压颈(Matas' test)试验准备,采用Crutchfield夹缓慢夹闭的方法结扎颈总动脉.结果 8例患者颈总动脉结扎后术前症状均得到改善,CT复查显示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结论 颈总动脉结扎对于一些手术、介入难以处理的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存在较高的风险,需要耐心和充分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54.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以利司哌酮(昔名利培酮)为对照,受试者分别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1与利司哌酮2~6 mg.d-1,疗程42 d。结果:共收集精神分裂症病人222例,其中阿立哌唑组111例与利司哌酮组111例。治疗结束时,2组PANSS总分与BPR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PANSS总分减分率阿立哌唑组(65±s28)%,利司哌酮组为(67±26)%,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阿立哌唑组为77.0%,利司哌酮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震颤、失眠、心动过速,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组少。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司哌酮相似,不良反应较利司哌酮为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55.
李京萍  李敏 《齐鲁药事》2005,24(6):352-353
目的通过对山豆根与花木蓝根的区别比较,防止两者混用、误用。方法采用性状和理化区别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山豆根与花木蓝根在性状和理化特性方面均有明显区别。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6.
一种新的用于图像稳定的特征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特征点的检测和提取是进行图像配准、目标识别和运动匹配的关键技术。针对不同的后继任务, 检测和提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在多目标跟踪和识别技术中, 图像稳定是必要的处理过程, 而如何找到对应的特征点则是其难点所在。本文基于Gabor小波变换,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散型自适应策略。该方法能够迅速、有效地在前后两帧图像中找出可能的对应特征点, 以便进行特征点匹配, 从而完成图像稳定。实验表明, 本文方法检测到的特征点能够确切代表两帧图像间的运动情况, 从而为图像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57.
目的克隆新疆甘草DNA片段 ,构建新疆甘草基因组DNA文库。方法对新疆产 4种甘草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 ,回收甘草随机引物s12 1的PCR产物中 5 0 0bp左右的带 ,克隆到pMD18 T载体中 ,经电泳鉴定后测定序列 ,进行序列分析。用Sau3AI对所提新疆甘草基因组DNA进行酶切 ,回收 15~ 2 3kb之间的酶切产物片段 ,然后与LambdavectorBamHIArms进行连接、包装形成文库 ,计算文库重组噬菌体滴度、包装效率。结果获得了甘草 4 90bp的DNA片段 ,所建文库的重组噬菌体滴度为 3× 10 6pfu/ml、包装效率为 6× 10 6重组子 /μg载体DNA。结论成功克隆了新疆甘草DNA片段 ,并构建了基因组DNA文库 ,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大剂量BEAC方案[卡莫司汀(BCNU)、依托泊甙(VP-16)、阿糖胞苷(Ara-C)、环磷酰胺(CTX)]联合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治疗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11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按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Age-adjusted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aaIPI)评分为1~3分、行大剂量BEAC联合ASCT治疗的DLBCL患者35例,常规化疗疗效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动员方案为VP-16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大剂量化疗(high-dose chemotherapy,HDC)方案采用BEAC(BCNU 450mg/m2,第1~2d静注;VP-16 800mg/m2,第1~3d分2次静注;Ara-C 1.5g/m2,第1d静注;CTX 3.6g/m2第1~2d静注)方案。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移植成功,重建造血功能。移植前13例CR,22例PR,移植后23例CR,12例PR,无移植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7~135个月),随访期间6例因病情进展死亡,5年生存率为80%。结论采用大剂量BEAC方案联合ASCT治疗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DLBCL取得了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合格的、具有综合素养的青年医师的重要手段。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步建立了符合专业特点的规培管理体系,包括规培管理梯队、规培实施细则、三阶段评价反馈体系、教学相长双向培训模式、三维评价体系等,旨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从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医学人文素养、科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多维度高质量的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60.
目的提高脑内多发结核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脑内多发结核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腰穿脑脊液结果、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多数患者以发热、头痛起病,意识障碍2例,癫痫发作1例,眼外肌麻痹7例,偏瘫3例,脑膜刺激征6例,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例,腰穿压力升高13例,蛋白升高12例,氯化物降低10例,糖降低8例,脑脊液常规白细胞升高9例,细胞学混合细胞反应4例,淋巴-单核细胞反应3例。头部MRI示颅内多发结节灶,增强可见均匀闭环强化,可见典型"靶征"。16例患者均行四联规范抗结核治疗,治愈15例,死亡1例。结论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脑脊液结果和影像学表现基本可明确诊断,抗结核治疗有效可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