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HIV感染者CD4/CD8细胞与病毒载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HIV感染者体内CD4细胞数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对 84人的 2 0 7次血样进行病毒载量的测定 ,对 194人的 491次血样进行CD4/CD8细胞数的检测。CD4/CD8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仪的绝对计数法进行检测 ,使用核酸序列测试 (NASBA)方法检测病毒载量。对其中一部分人进行随访 ,采集血样并检测相应指标。结果 HIV感染者体内的CD4细胞数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负相关 (r =-0 576,P <0 0 1) ,CD4/CD8比值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负相关 (r =-0 544,P <0 0 1)。CD4细胞数较低的感染者 ,CD8细胞数也较低。在HIV感染者体内 ,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 ,CD4细胞数呈下降趋势。结论 病毒载量与CD4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当病毒载量较低时 ,使用CD4细胞数可以粗略估计血浆中病毒载量的高低。CD4/CD8比值与病毒载量的Log值呈现负相关。当病毒载量较高时 ,HIV感染者体内病毒载量与CD4细胞数的变化趋势相反 ,但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32.
SARS病毒对温度耐受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SARS病毒在冷藏和自然温度下的稳定性以及灭活SARS病毒的有效温度,将SARS病毒培养的上清液(10~6TCID_(50))分装到10ml离心管中,放置在4℃冰箱、室温(24.5℃)、37℃、56℃和70℃水浴中,间隔一定时间以后取样0.5ml,接种Vero-E6细胞。结果,SARS病毒在冷藏和室温条件下十分稳定,冷藏(4℃)放置10d,滴度只下降大约2个log,室温放置5d,滴度下降大约4个log,仍然保持较高的感染性。加热时SARS病毒的滴度迅速下降,56℃加热30min、70℃加热15min检测不出有活病毒。结论,SARS病毒在冷藏和自然温度下十分稳定,加热是灭活SARS病毒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发生情况,分析劣势耐药毒株在该人群本底存在情况.方法 以河南某农村149名初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埘象,采用自建(In-house)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HIV-1耐药发生情况,对抗病毒治疗后产生耐药的病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实时定量PCR(allele-specific real-time PCR,ASPCR)方法检测其抗病毒治疗前样本劣势耐药毒株存在情况.结果 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的HIV-1病毒载量显著下降(t=275,P=0.0001),但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无明显变化(t=1.765 168,P=0.0852).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中耐药的发生率为4.88%,ASPCR检测发现,在调查基线时,7例耐药患者伞部存在劣势M184V突变,5例存在劣势K103N突变.结论 河南省部分未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存在HIV-1原发性耐药毒株,劣势耐药突变可能发展为优势耐药毒株并影响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resistance in rural areas,Henan,and explore the presence of minor resistant variants in pre-ART.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orty-nine AIDS patients initiating ART were recruited and investigated at intervals of 6 months. Method of In-house developed by our laboratory for genotypjc resistance test was to analyze the occurrence of resistance among the failure of ART,and the allele-specific real.time PCR(ASPCR)was used to detect the minor resistant variants at the baseline samples once the resistance occurred.Results Vimlload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mong the patients who received ART(t=275,P=0.0001),but the absolute counts of CD4+T lymphocytes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t=1.765 168,P=0.0852).Rate of resistance among the patients of treatment failure was 4.88%.The result of ASPCR in the survey of baseline showed that the minor resistant variants of M184V were detected in 7 patients and mutation K103N presented in 5 patients.Conclusion The primary drug-resistant straias in the untreated patients were found in Henan,and they might develop the dominant resistance strains and bring about the failure of ART.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S/D法对人凝血因子Ⅷ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S/D处理人凝血因子Ⅷ灭活HIV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常温(25℃)条件下,在污染有HIV的人凝血因子Ⅷ种混入体积分数9%S/D灭活剂,作用60 min,HIV灭活对数值为6.83。重复处理3批人凝血因子Ⅷ制品,对HIV均达到完全灭活,经细胞培养盲传三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 S/D法能够完全灭活人凝血因子Ⅷ产品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筛选HIV-1 B′亚型病毒株中可能存在的新型耐药相关突变位点.方法 收集整理前期研究获得的451条HIV-1B′亚型pol区基因序列,序列含蛋白酶全长(1~99个密码子)和反转录酶全长(1~560个密码子),长度约1977 bp.将354条来自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服药组)序列与97条来自未接受治疗患者的(未服药组)序列,分别与B亚型野生型pol基因共享序列进行逐个密码子比对,筛选在服药组序列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组序列的突变位点,将筛选出来的突变位点在斯坦福大学HIV-1耐药数据库中检索,根据数据库收录的情况及解释,初步分析突变与耐药的关系.结果 在服药组序列中反转录酶区有6个位点7个突变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组,分别是D123E、V292I、K366R、T369A、T369V、A371V和1375V,即前2个突变位于反转录酶的聚合酶区、后5个突变位于反转录酶的连接区.检索数据库收录情况,有7个突变均为相应位点的主要变异形式,在服药患者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未服药患者.结论 筛选出的HIV-1 B′亚型病毒株7个突变可能与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75%酒精浸泡法对骨植入材料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灭活效果。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法,对75%的酒精浸泡处理骨植入材料中污染的H IV-1ⅢB毒株灭活效果进行检测。结果共对3个单位提供的9批骨植入材料样品进行了检测。用体积分数75%酒精浸泡处理30 m in,骨植入材料中H IV-1ⅢB毒株病毒滴度平均降低4.50 TC ID50,对检测标本盲传3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75%酒精浸泡能够完全灭活骨植入材料中污染的人免疫缺陷病毒。  相似文献   
37.
用对应于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开读框架ORF1、ORF2和ORF3部分氨基酸序列的三段多肽为抗原,以鼠伤寒沙门菌体为载体,经静脉免疫家兔和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制备出抗-HEV免疫血清。两次加强免疫后,经本室研制的抗-HEV IgGELISA试剂盒检测,1:10稀释血清A值达1.50~2.00。用沙门菌和HEV多肽分别做中和试验,HEV多肽的中和抑制率大于50%,而沙门菌不能中和血清中的抗体。用此免疫血清与抗-HEVIgC阳性的病人血清做阻断试验,阻断率大于50%。上述结果证明家兔和小鼠产生的抗体为特异性抗-HEV抗体。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分析7例患者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和治疗后,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细胞嗜性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BD公司的流式细胞仪,通过绝对计数法测定CD 4 T淋巴细胞计数和CD 8 T淋巴细胞计数,荧光标记物为BD TriTEST CD3FITC/CD4PE/CD45PerCP.采用核酸序列扩增实验(NASBA)测定病毒载量(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仪器和试剂).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对gp120V3环区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并确定HIV-1细胞嗜性. 结果 在7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细胞嗜性转换,2例是从R5到X4嗜性的转换,1例是X4到R5嗜性的转换.在7例患者中,病毒细胞嗜性转换与患者病毒载量、CD 4、CD 8 T淋巴细胞之间无相关性. 结论 HIV-1细胞嗜性的转换与疾病进展的关系不确定;HAART治疗对嗜性转换的作用还不明确.  相似文献   
39.
影响艾滋病病毒异性性传播有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中国中部地区艾滋病病毒 (HIV)异性性传播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现况研究 :在中国河南、河北等省农村寻找至少一方HIV阳性、有稳定婚姻、年龄 2 0~ 50岁的夫妻 ,由专业研究人员对其进行访谈 ,并采集夫妻双方抗凝全血样本 2 0ml,检测病毒载量、CD4 CD8细胞计数 ;(2 )病例对照研究 :以一方HIV阳性 ,通过性生活导致对方HIV感染的夫妻为病例 ,以一方HIV阳性、双方有正常的性生活 ,但对方未感染HIV的夫妻为对照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1)共收集到 87对至少一方HIV阳性的夫妻 ,其中病例夫妻 7对 ,对照夫妻 56对 ,发生HIV性传播的夫妻占全部有性传播危险夫妻的 11.1% ;(2 )在对照夫妻中 ,男方HIV阳性的 14对 ,占 2 5.0 % ,女方HIV阳性的 42对 ,占 75.0 % ;(3 )病例组性生活次数≥ 4次 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Fisher’s检验 ,P =0 .0 47,OR =8.0 )。病例组病毒载量≥ 10 5 拷贝 ml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Fisher’s检验 ,P =0 .0 16,OR =2 2 .0 )。病例组先感染一方的HIV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感染一方 (t=3 .591,P <0 .0 1)、而CD4细胞计数和CD4 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感染一方 (t=2 .767,P <0 .0 5;t =6.0 6,P <0 .0 5)。结论 中国中部地区有稳定婚姻的夫妻中HIV异性性传播的  相似文献   
40.
HIV感染者合并HBV、HCV、HGV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感染者合并HBV、HCV、HGV感染初步调查吕富双王宏霞鲍作义李敬云艾滋病病毒(HIV)与一些肝炎病毒(HBVHCVHGV)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合并感染的机会较大,而一旦出现合并感染,病毒之间以及病毒与宿主之间可能发生非常复杂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