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依据B淋巴细胞白血病存在的特异免疫球蛋白(Ig)轻、重链基因重排构建白血病细胞的特异定量检测方法,并将其用于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监测.方法 利用欧洲BIOMED-2体系和方法分析15例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Ig轻、重链基因的重排序列,并据此为患者分别设计白血病细胞特异性引物,建立个体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体系,用于监测患者治疗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结果 15例患者中,14例检测出个体及白血病细胞特异的Ig轻、重链基因重排序列,其中10例患者构建的Ig-qPCR反应体系具有高度特异性,检测敏感度达到10-5水平,符合国际标准,满足临床需要.该方法与其他临床常用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方法结果相似.结论 依据Ig基因重排设计的白血病负荷检测方法对大多数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敏感、特异、准确,能为治疗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2.
蜂胶水提液改善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系膜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蜂胶水提液(WEP)对小肠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减轻I-R损伤的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I-R和WEP(50、100、200mg/kg)组,以无创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小肠I-R损伤模型,于再灌注2h时观测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分别采用Nackel氏分度法和测定小肠湿/干重比来判定肠道出血损伤和水肿情况,常规制备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试剂盒测定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与I—R组比较,WEP组小肠病理变化明显减轻,Nackel氏分度和小肠湿/干重比明显降低(P〈0.01);(2)WEP明显改善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状态,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I—R所致的微静脉血流速度减慢(P〈0.05)和白细胞贴壁黏附(P〈0.01),并上调肠组织SOD活性(P〈0.05),抑制MDA生成(P〈0.05)。结论蜂胶水提液通过改善微循环减轻小肠I—R损伤。  相似文献   
63.
目的用葡萄籽原花青素(GSP)研究对H2O2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氧化损伤的细胞模型,体外培养HUVEC分为正常对照组、氧化损伤组以及高、中、低剂量(100,50,10μg/ml)GSP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GSP对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mRNA的水平;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以及定量检测各实验组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的表达。结果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后吸光度(OD)低于正常对照组;GSP预处理后OD值增加,高剂量GSP组的OD值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损伤组MCP-1 mRNA表达水平与内参照灰度值之比高于正常组;药物预处理氧化损伤后明显减弱。损伤组中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表达ICAM-1、VCAM-1的阳性细胞数均多于正常组;预处理后,凋亡细胞数以及两种粘附分子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效应。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与细胞因子的表达而抑制炎症性损伤及其凋亡,达到保护内皮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
背景 腹盆腔淋巴结转移是评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EC患者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是分期手术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明确分期、指导进一步治疗,还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然而鉴于淋巴结清扫的手术风险及对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淋巴结清扫范围仍有争议.目...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z)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XSMC)的增殖作用。方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应用ox-LDL建立平滑肌增殖模型,后加入TMPz,设立梯度浓度的TMPz分组,最后细胞计数以及氚-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方法检测药物效应。结果TMPz抑制VSMC的作用与药物的浓度梯度呈正相关。结论TMPz可抑制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氧感受过程参与对钾通道调制的假设。方法:应用新鲜分离的小鼠背根神经节小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IK电流。结果:当小细胞缺氧时,钾通道在3 min之内即可发生变化,表现为绝大多数(86%,6/7)细胞的IK减弱,1个细胞(14%,1/7)的IK电流增强;缺氧1 min时IK减弱,3 min时产生最大抑制。当测试电位从 10 mV至 70 mV时,急性缺氧显著性降低IK,IK电流密度降低最大幅度从(304.4±122.9)降为(253.9±106.4)pA.pF-1,但IK稳态激活曲线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缺氧抑制小鼠背根神经节小细胞IK电流,而IK电流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外周神经细胞对缺氧的一种适应和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按、揉、环转等手法治疗.结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除,肩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手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能改善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营养供应,消除炎症产物,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表达以及它们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以β-actin作为内对照,检测41例AML患者及20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组的骨髓白细胞的BCRP mRNA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FCM)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41例AML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进行P-gp检测。结果:(1)AML中P-gp总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CRP基因总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AML中P-gp难治/复发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初治组(P<0.05);AML中BCRP基因难治/复发组阳性率与初治组无显著差异(P>0.05)。(3)P-gp 组完全缓解(CR)率和BCRP 组CR率明显低于P-gp-组和BCRP-组(P<0.05)。P-gp 组和BCRP 组早期复发率明显高于P-gp-组和BCRP-组(P<0.05)。(4)P-gp /BCRP 组CR率明显低于P-gp-/BCRP-组(P<0.01);P-gp /BCRP 组早期复发率明显高于P-gp-/BCRP-组(P<0.05)。(5)P-gp和BCRP基因在初治组和难治/复发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1)P-gp和BCRP基因均与临床耐药密切相关。(2)P-gp和BCRP基因高表达均提示预后不良。联合检测P-gp和BCRP基因对评价AML的预后有较大意义。(3)P-gp和BCRP基因表达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泌尿外科手术的小儿随机分成2组,骶管阻滞复合瑞芬太尼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两组各30例.A组应用骶管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麻醉,B组应用氯胺酮静脉输注全身麻醉.于麻醉诱导前、麻醉后5 min、切皮时、术中15 min、术毕记录其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比较两组苏醒时间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 A组术中呼吸循环状态较B组稳定.A组麻醉苏醒时间为(11.25±4.45)min,B组为(52.80±8.64)min,A组明显短于B组(P<0.01).B组术后早期恢复情况较A组差.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小儿泌尿外科手术,可保证呼吸、循环稳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