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 毫秒
41.
河北省传染病监督员群体素质现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北省传染病管理监督员现况的调查,以年龄、学历、所学专业、从事防疫工作年限、法律知识培训为基本依据,对河北省传染病管理监督员群体素质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提出加强监督队伍组织建设,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法制理论学习,是目前提高监督队伍群体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2.
调查河北省石家庄、保定与唐山市57所乡村医疗单位,43所采用压力蒸汽对玻璃注射器灭菌,但仅65.1%(28/43)操作完全正确;其余医疗单位用煮沸法消毒。经检测,注射器HBsAg检出率为2.0%(5/251)。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颌骨骨折后遗留咬错乱的调整与重建。方法:对12例颌骨骨折后的咬紊乱患者进行了治疗,特别采用烤瓷冠桥的修复方法矫正骨折后错位愈合的牙列进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了良好的咬关系及功能,原有颞下颌关节症状者治疗后症状消失,随访05a~1a效果良好。结论:颌骨骨折后遗留的咬错乱应予以调整,重建良好的咬关系,应用烤瓷冠桥矫正骨折愈合后错位牙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4.
甲床扩大术治疗指端损伤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端损伤伴甲床缺损在手外伤中较为常见,手术方法的确定取决于软组织损伤的程度与范围.2003年11月~2008年5月,我院对32例指端损伤伴甲床缺损行甲床扩大术[1],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河北省2005~2009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为预防控制流脑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河北省流脑死亡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相关特征分析,并对不同年份流脑病例的临床诊断环节进行比较。[结果]河北省流脑死亡病例多发生于12月和1~5月占死亡病例总数的89.47%,且5岁以下儿童占76.30%,尤其是散居儿童,但无男女性别差异;地区差异较强;临床特征比较明显;实验室检测以A群较多,但C群有增加趋势;仅发生一起暴发疫情。[结论]河北省流脑报告病例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病死率增加,死亡病例的平均诊断时间较长,未接种疫苗者多发,地域差异明显。上述特征可能与临床诊断不及时、疫苗接种率低和地域卫生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分析河北省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和菌株特征,为预防控制(防控)流脑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方法,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分型和耐药性方面,分析病例和菌株的特征。结果2005.-2012年,河北省共报告C群流脑21例,占全部报告流脑病例的5.13%,其中2012年报告14例,占全部C群流脑病例的66.67%。病例分布在6个设区市的13个县(区、市,下同),占全省县总数的7.56%。除1个县发生9例外,其余县仅发生1例。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3.2岁(6日龄~72.7岁),其中〈15岁儿童16例,占76.19%。男女性别比为1.33:1;学生发病15例,占71.43%。冬春为高发季节。病例均无明确的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GroupCMeningococcalVaccine,MenV.C)接种史。多数病例起病急,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症状;高热占28.57%;〉50%病例出现颈项强直和意识障碍,〉60%病例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病例全部住院,其中2例〈1岁病例在发病2~3d死亡。对2012年5例C群流脑病例标本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分析,全部为ST.4821克隆群。对3株菌株做耐药性检测显示,对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对青霉素类敏感性降低。结论河北省c群流脑病例以散发为主,但己出现局部爆发;冬春季节高发,中小学生为高危人群;流行菌株为高致病性ST.4821克隆群,且对部分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提示应加强对c群流脑的监测,特别在冬春季节,重点加强寄宿制中小学流脑防控工作,防止出现爆发疫情;加强MenV接种,提高人群抗体水平;临床上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对病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7.
目的报告一起学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暴发疫情的病原学鉴定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疑似流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血和脑脊液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鉴定并进行E—test法药敏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结果此疫情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分离菌株对磺胺甲基异嗯唑、环丙沙星、萘啶酸耐药。MLST分析该菌为ST-9792型,属于ST4821高致病克隆群。结论该起流脑疫情由C群脑膜炎奈瑟菌ST-9792型引起,确诊病例数多。提示应加强对当地流脑的监测,在流行季节开展人群C群流脑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河北省首例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采集患儿血和脑脊液标本,进行生化鉴定和PCR目的基因的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Etest法药敏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iocussequencetyping,MLST)分析。结果该病例证实为B群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脑膜炎病例,该菌株对磺胺甲基异嗯唑、环丙沙星、萘啶酸耐药,对米诺霉素、阿奇霉素等敏感。MLST结果分析该菌为ST-9754型,属于ST-4821高致病克隆群。结论该病例为河北省首例B群流脑死亡病例,病原菌为具有高致病性的ST-9754型脑膜炎奈瑟菌,提示应要加强流脑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河北省分离的9株B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es,Nm)的药物敏感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E—test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SequenceTyping,MLST)分析。结果药敏试验显示,9株B群Nm均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6株分离自健康人的Nm中2株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3株分离自流脑病人的Nm中的2株菌株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且对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显示9株Nm菌株中的6株属于ST-4821克隆群,1株属于ST-175克隆群,2株无相应的克隆群。结论高致病性ST-4821已成为河北省B群Nrn的优势克隆群,提示应加强流脑的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急诊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分析65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X线片、CT、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急诊诊断的依据及急诊误诊情况。结果:65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各异,部份病例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如瘤体破裂造成的急性心脏压塞征、出血性休克,亦有主动脉分枝急性闭塞造成器官缺血坏死或压迫所致的单瘫、截瘫、急性左心衰、气胸、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是造成本组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