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医院质量监测(HQMS)数据对接是卫计委要求三级医院评审前必须完成的。结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实践中的探索并取得的优异成绩,在较短时间内达标(A级),满足了参加三级医院评审的前提条件,为其他医院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设计基于Web的医院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基础上,着重对其数据交互进行设计.参考DICOM信息模型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的分类,使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服务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使Web服务为用户提供网络交互平台,使病人、医生、管理人员通过统一的平台对医疗信息进行实时而不同级别权限的操作.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全子宫切除术,按入院先后顺序(奇偶数)分成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30例(研究组),腹腔镜下常规全子宫切除术3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和改良Kupperman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均无手术并发症。血清性激素(E2、FSH、LH)术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E2明显高于对照组[(144.20±65.45)ng/Lvs(98.49±51.83)ng/L,t=2.999,P=0.004],FSH、LH明显低于对照组[FSH:(6.24±2.52)IU/Lvs(9.67±3.13)IU/L,t=-4.678,P=0.000;LH:(7.62±2.48)IU/Lvs(8.96±2.49)IU/L,t=-2.084,P=0.042]。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6个月E2虽有降低,FSH、LH虽有所升高(2例FSH〉10IU/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E2明显降低,FSH、LH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12例FSH〉10IU/L,1例FSH〉40IU/L,E2〈30ng/L,呈绝经期激素改变。结论腹腔镜下保留子宫血管全子宫切除术微创、安全、可行,且较大限度地保存了子宫切除患者近期的卵巢功能,其远期的临床效果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的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Ⅰb~Ⅱa宫颈癌LRH+LPL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总中转开腹率1.71%(2/117),术中并发症发生率7.69%(9/117),其中髂血管损伤4例,除1例镜下处理髂总静脉的营养支失败中转开腹外,其余3例髂血管损伤均在镜下完成修补。术中膀胱损伤5例,除1例膀胱损伤中转开腹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尿潴留38例,淋巴囊肿4例,输尿管瘘、肠梗阻、膀胱阴道瘘各1例。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熟练和并发症防治技巧的掌握,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有望成为一种代替开腹手术极具潜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血管损伤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57例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5例发生静脉损伤,包括髂总静脉1例,髂外静脉和髂内静脉各2例.4例镜下修补成功,1例修补撕破的髂总静脉壁营养支失败而中转开腹.作者认为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难度较大,易损伤大血管,一旦损伤应及时处理,必要时果断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O_2气腹下子宫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对腹膜间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整合素β1和透明质酸(HA)表达的影响,了解腹膜微环境变化对肿瘤细胞种植和转移的可能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各20例,与同期行开腹手术的宫颈癌和内膜癌各10例进行对比。DAKO Envision二步法检测患者手术开始时和手术结束前腹膜间皮细胞ICAM-1和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手术时间的腹膜(开始时,手术1、2、3h和结束前)HA的浓度。结果:随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时间的延长,宫颈癌和内膜癌患者腹膜间皮细胞ICAM-1和整合素β1蛋白阳性和强阳性表达均有增加趋势,但各自在不同手术组间及手术开始和结束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手术时间的HA浓度在腹腔镜组和开腹组阎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手术2h HA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CO_2气腹下子宫恶性肿瘤的腹腔镜手术导致腹膜微环境中间皮细胞ICAM-1和整合素β1蛋白轻度增高, HA分泌明显增多的变化可能有利于肿瘤细胞与间皮细胞之间粘附,这种改变也存在于开腹手术中,是否对肿瘤转移有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病例1.患者14岁,社会性别女性,因发现外阴肿物6年余,于2006-02-24入院。6年前开始发现外阴有1.Ocm×0.5cm×0.5cm的肿物,近年来肿物逐渐长大约2.5cm×2.5cm×4.5cm,无疼痛。无月经来潮,二便正常。其他病史无特殊。体查:外观发育似男孩,头发较浓密,无明显喉结和颈蹼。有少许腋毛,双乳未发育。右腹股沟区可扪及一直径1em质偏硬索状物,活动度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p27kipl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7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Ⅰ 22, CIN Ⅱ 24, CIN Ⅲ 24)、47例宫颈浸润癌中p27kipl蛋白的表达,分析宫颈癌形成过程中p27kipl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p27kipl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27kipl蛋白在NIN 及宫颈浸润鳞癌中表达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7.1%,14.3%,显著低于宫颈正常鳞状上皮和CIN Ⅰ、Ⅱ(分别为58.0%,65.9%,62.1%),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27kipl蛋白在不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临床期别、有无淋巴转移的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27kipl蛋白表达下降可能在宫颈细胞的恶性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宫颈癌变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与剖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的价值。 方法 对 18例临床Ⅰb~Ⅱa 期宫颈癌施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腹腔镜组 ) ,其中Ⅰb 期 17例 ,Ⅱa1例。同期 19例早期子宫颈癌行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剖腹组 ) ,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等。 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 (2 72 8min± 80 3min)与开腹组 (2 2 6 5min± 6 6 8min)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t=1 92 1,P =0 0 6 3)。腹腔镜组平均切除淋巴结 15 6± 5 1个 ,开腹组 16 8± 5 7个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 6 74 ,P =0 5 0 5 )。腹腔镜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 (34 2hvs.6 0 7h ,P <0 0 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3 3% (6 18) ,开腹组为 31 6 % (6 19)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812 )。 结论 腹腔镜与剖腹手术都可作为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术式之一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子宫颈癌患者20例,在腹腔镜下行广泛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术前和术后子宫颈癌细胞凋亡率,以及B cl2、T ra iL、NM 23和M TA 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与开腹手术子宫颈癌细胞,以及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正常子宫颈细胞手术前后相对比。结果:子宫颈癌细胞术前凋亡率为(4.36±0.28)%,腹腔镜手术后为(26.65±0.75)%,差异有显著性(P<0.01);开腹手术后为(5.19±0.39)%,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颈细胞腹腔镜手术前后的凋亡率分别为(18.37±0.57)%和(17.47±0.68)%,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颈癌细胞M TA 1和B cl2基因表达术前为187.65±6.35和55.26±0.47,腹腔镜手术后为117.35±4.66和29.45±0.57,差异有显著性(P<0.01);开腹术后为190.31±5.56和58.77±0.98,差异无显著性(P>0.05)。NM 23和T ra iL基因术前表达率为50.87±0.75和62.16±0.27,腹腔镜术后为67.56±0.76和81.32±0.38,差异有显著性(P<0.01);开腹术后为47.87±0.39和59.79±0.75,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颈细胞M TA 1、B cl2、NM 23和T ra iL基因表达水平术前分别为23.45±0.57、39.33±0.39、19.82±0.21和33.79±0.56,腹腔镜手术后分别为26.42±0.38、40.11±0.42、18.79±0.47和32.56±0.43,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子宫颈癌并不增加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