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31.
下肢动脉病变与糖尿病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88例T2DM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分为2组:糖尿病足组204例,非糖尿病足组384例。应用彩色多普勒分析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下肢动脉病变与糖尿病足的发生关系密切,糖尿病足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下肢动脉血管内径变窄、血流缓慢。结论:对T2DM患者应常规检查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可早期发现血管病变及早期治疗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2.
133.
总结教学经验,探讨药用植物学教学策略。提出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理论教学;以实验为抓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整合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注重课后反思和教学反馈4个教学策略。并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4.
基于LonWorks的输液远程监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一种基于LonWorks的静脉输液远程监控系统,阐明系统功能、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该系统经临床使用,工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成本低,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5.
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梗死性痴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LI)对梗死性痴呆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号分成常规治疗组和激光治疗组,各41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检查,并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浆胆碱(Ch)水平.结果 治疗后2 w两组间MMSE 及HDS评分差异显著(均P<0.05),治疗6 w后两组间MMSE 及HDS评分差异显著(P<0.05或P<0.01),其中MMSE评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间Ch含量差异显著(P<0.05).结论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梗死性痴呆的治疗是有效的,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Ch含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6.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仍然不清楚,但遗传因素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RA作为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多基因性疾病,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乃至不同个体之间遗传特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人类最常见的遗传变异是基因组中散在的单个碱基的不同.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m,SNP)。  相似文献   
137.
目的 比较筋膜下隆乳术与乳腺后间隙隆乳术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探讨筋膜下隆乳术的临床优势.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临床完成25例筋膜下隆乳术和31例乳腺后间隙隆乳术.观察比较术后出现的可见的假体边缘或皱褶、乳房上极外形呈凸状和远期继发下移现象,以及血肿、感染和包膜挛缩3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病例获术后2~26个月的随访.筋膜下隆乳组和乳腺后间隙隆乳组出现可见的假体边缘或皱褶的发生率分别为4.0% (1/25)和29.0% (9/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上极呈凸状的发生率分别为8.0%(2/25)和35.5%(11/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尚未见远期继发下移的现象.2组血肿的发生率分别为4.0%(1/25)和6.5%(2/31);2组均未见感染的表现;2组包膜挛缩的发生率分别为8.0%(2/25)和12.9%(4/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筋膜下隆乳术与乳腺后间隙隆乳术相比,在临床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发生包膜挛缩等常见的并发症方面尚未见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8.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和血管内皮损伤,全身各脏器、系统血流灌注减少,可引起母体子痫发作及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医源性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等发生风险增加,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子痫前期的防治尚未取得确切成效,一旦发生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地治疗措施,因此,早期识别子痫前期高危患者并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母儿不良围产结局的发生风险。目前预测子痫前期的指标主要有母体特征、血清学检查、多普勒超声等,其中母体特征主要包括子痫前期高危因素,如母体年龄、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子痫前期既往史等,血清学指标包括孕中期产前筛查血清学指标,以及其他特异性血清标志物如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胎盘蛋白13等,多普勒超声包括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静脉导管、母体子宫动脉等血流参数,以上三类指标分别可单独或联合多种指标运用于子痫前期的早期识别。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无创的检测手段,越来越为临床所重视,其中母体子宫动脉血流的多普勒超声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作用在多项研究中得到验证。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子宫动脉多普勒超声在预测子痫前期中的应用,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通过对27例分娩时发生会阴重度裂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 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16年2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27例会阴重度裂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按照1∶2比例选取相邻住院号经阴道分娩产妇54例作为对照组。调阅2组病历资料,比较2组产妇的临床特点,分析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会阴重度裂伤的发生率为27/28 334(95.29/10万);观察组产时出血量及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发现会阴重度裂伤后进行及时修补,术后管理排便并应用抗菌素,远期预后良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BMI(OR=7.552,95%CI为2.136~26.696)和新生儿体重(OR=20.511,95%CI为4.552~92.421)是会阴重度裂伤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孕妇年龄、器械助产、会阴侧切、分娩镇痛、助产士年资、分娩时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新生儿体重、孕妇BMI是会阴重度裂伤的高危因素,管理孕期增重、控制新生儿体重对于减少会阴重度裂伤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0.
自然杀伤T细胞与妊娠期免疫耐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T细胞,既可以表达T细胞表面标志,又可以表达自然杀伤细胞表面标志,能识别由白细胞分化抗原ld(CDld)提呈的抗原,并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影响辅助性T细胞1型(Th1)/Th2平衡,广泛参与免疫调节.妊娠是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正常妊娠妇女体内存在Th2偏倚,免疫平衡在维持正常妊娠和分娩发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些病理妊娠如复发性流产、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中,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免疫平衡发生的变化,认为NKT细胞对免疫平衡的影响在妊娠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