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目的 观察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体外感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的生物学特征,为探讨HCMV AD169株能跨种属感染MEF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 TCID50 HCMV AD169株病毒悬液接种至MEF和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F)上,逐日观察HCMV特征性细胞病变效应(CPE);分别收集感染后1、3、5 d 的MEF和HF培养物,提取细胞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立即早期基因(IE)拷贝数变化;分别采用HCMV立即早期基因(IE-1)、主要衣壳蛋白(MCP)和包膜糖蛋白(gB)单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感染后的1、3、5 d MEF和HF中相应病毒蛋白的表达.结果 观察到HCMV AD169株接种MEF出现病毒所致CPE,与HF出现的CPE相似;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MV IE基因拷贝数发现,MEF在HCMV AD169感染后的1、3、5 d,病毒基因拷贝数呈增长趋势,但均低于相同时间点的HF中病毒拷贝数;间接免疫荧光检测HCMV感染MEF和HF后1、3、5 d HCMV IE-1、MCP和gB蛋白表达情况时发现,在MEF上HCMV IE-1、MCP和gB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呈增强趋势.结论 HCMV AD169株可以体外感染MEF,并在其中复制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 ① 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 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每只鼻腔接种30 μl不同剂量MCMV悬液(102、103、104、105 PFU/只),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30 μl/只.在接种后第5、9、14、21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做HE染色、透射电镜、PCR、RT-PCR检测MCMV Smith毒株的即刻早期(IE)和晚期基因糖蛋白B(gB)基因转录产物,并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104、105 PFU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有局灶性的病理损害,并发现感染后第14天肺组织病理改变最明显;透射电镜检测到疱疹样病毒颗粒;PCR、RT-PCR检测实验组MCMV IE和gB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均为阳性;两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可见肺间质上皮细胞中存在病毒核酸和蛋白;并在感染后的21 d内,105 PFU组小鼠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后MCMV急性感染所致的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相似文献   
13.
14.
已知人或多种动物的细胞表面具有不同的Ig受体和/或补体受体,这些受体可与凝聚的或与抗原结合的Ig或补体的某些成分结合,因而亦被用于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检测和分离,这些方法统称为细胞受体法。这些试验中所用的细胞要求材料易得,个体差异小,惟此二者往往不可兼得,成为细胞受体法中的主要缺点之一。目前所用的细胞来源广泛,种类很多,如人外周血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动物正常或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伴抑郁焦虑患者的面色、舌象(舌色、苔色)特点,以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应用四诊仪采集97例恶性肿瘤伴抑郁焦虑患者的中医面色、舌象(舌色、苔色)特征性参数进行分析。结果:(1)恶性肿瘤伴抑郁焦虑观察组面色图中眼眶、鼻子、额头、口唇和整体图的灰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各部位的HSV_V值(明度)低于对照组,HSV_H(Hue)值在颜色空间上色度接近黄色,对照组更接近红色;各部位的Lab_L值(亮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提示观察组比对照组面色黑、颜色深、暗淡,提示气血两虚兼血瘀。(2)观察组舌象图中舌色图的灰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HSV_V值(明度)低于对照组,Lab_L值(亮度)低于对照组。苔色图的灰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HSV_V值(明度)低于对照组,Lab_L值(亮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提示观察组比对照组舌色黯,苔色黄。提示血瘀、湿热。结论:中医面色、舌象的客观化参数提示恶性肿瘤伴抑郁焦虑病机为本虚(气血虚损)、标实(湿热、血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活脉方对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予降脂药辛伐他汀40 mg,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脉方,12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Tch、LDL浓度,活脉中药可有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且对降脂无促进或阻碍作用;治疗组治疗后股动脉IMT均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股动脉IMT均值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P〉0.05。结论:活脉方可能有消减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口服液对抑郁模型大鼠大脑行为学和5-羟色胺(5-HT)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血府逐瘀组、黛力新组,每组12只。以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血府逐瘀组和黛力新组大鼠分别给予血府逐瘀口服液、黛力新片灌胃干预21天。采用旷野实验和蔗糖水消耗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并检测5-HT和BDNF含量。结果 实验大鼠经过慢性应激性刺激后,可出现行为异常改变,模型组5-HT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血府逐瘀口服液和黛力新片干预后,应激大鼠行为学未发现明显改变,5-HT含量降低不明显(P>0.05),且血府逐瘀组5-HT含量高于黛力新组(P<0.05)。但模型组大鼠BDNF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府逐瘀组和黛力新组大鼠BDNF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应激可以导致大鼠行为学改变和5-HT含量降低而出现抑郁倾向。血府逐瘀口服液干预可对抗抑郁引起的行为学改变,增加5-HT含量;但对大鼠BDNF含量影响并不明显,考虑其可能不通过BDNF途径起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人巨细胞病毒( HCMV)急性间质性肺炎的小鼠模型。方法用5.5×105 PFU的HCMV AD169株尾静脉注射6~8周SPF级BALB/c小鼠作为实验组,同时设立正常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接种后第5天和第30天处死小鼠,无菌取小鼠肺组织,通过病毒分离、PCR检测病毒特定保守基因、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HE染色的方法,观察检测小鼠肺组织中HCMV及其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在感染后第5天和第30天实验组小鼠的肺组织中分离出了HC-MV病毒;PCR检测到HCMV 特异性早晚期基因IE和UL55 DNA;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到HCMV特异性早晚期蛋白IE和gB;HE染色证实肺组织有明显急性间质性肺炎的病理改变;对照组对应结果全为阴性。结论通过尾静脉注射HCMV AD169株病毒,在感染后第5天成功构建了HCMV急性间质性肺炎小鼠模型,该模型的建立有利于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相关抗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VP4基因通用引物PCR诊断非肠道病毒71型( EV71)非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oxA16)手足口病( HFMD)病毒方案的准确性。方法通过肠道病毒VP4基因通用引物PCR鉴定阜阳地区非EV71非CoxA16 HFMD病毒时,显示两例病毒分离株为Sabin-1(命名为Fy-01和Fy-02株)。分别采用引物EVP4/Q8和VP1特异性引物对Fy-01和Fy-02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采用VP4基因PCR扩增产物测序证实,两例病毒分离株为Sabin-1,而采用EVP4/Q8引物PCR扩增Fy-01分离株却存在异常的扩增条带,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为柯萨奇病毒A组10型( Cox-A10);将VP4基因PCR产物制备成克隆载体挑选多个单克隆测序结果显示,Fy-01分离株既存在Sabin-1 VP4基因,又存在CoxA10 VP4基因,证实为两种毒株混合感染。结论临床诊断为非EV71非CoxA16 HFMD的病例,如病原学诊断仅采用VP4基因PCR产物测序,特别是针对多种肠道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HFMD,其结果并不完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是宫内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原发性感染或再感染的孕妇可以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先天性感染HCMV的婴儿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或后遗症.目前,HCMV先天性感染的诊断主要针对胎儿、新生儿以及孕妇进行.检测方法有血清学方法检测标本中的抗体,PCR检测病毒核酸,细胞培养直接检测病毒等.本文就HCMV先天性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