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比较盐酸多奈哌齐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痴呆(PDD)的疗效。 方法选取帕金森病(PD)合并轻中度痴呆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认知功能康复训练组(训练组)24例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对照组) 26例。训练组给予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12周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其认知功能,同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估患者PD的严重程度。 结果治疗4、8、12周后,训练组患者的MoC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1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MoC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训练组患者的MoCA评分为(19.49±3.11)分,与对照组同时间点的(18.08±3.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训练组患者UPDRS量表的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与组内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周后,训练组患者UPDRS量表的运动检查评分与组内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认知功能康复训练或口服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都对PDD有效,但前者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环孢素A(CsA)联合IL-2融合蛋白对小鼠移植术后乙肝疫苗的体液免疫反应影响,寻求肝移植术后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C57BL/6小鼠40只,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未免疫组,每组10只.实验组、对照组行皮肤移植后(DBA小鼠为供体),实验组给予CsA(30 mg/kg,腹腔内注射)+IL-2融合蛋白,对照组只给予CsA,空白组只行皮肤移植,3组均给予乙肝疫苗安在时,未免疫组不作任何处理.14 d后测定各组乙肝抗体滴度水平、IL-4、IL-10、IL-2、IFN-γ水平,流式细胞测定各组淋巴组织中滤泡辅助T细胞(follicular helperT cell,Tfh)的比例及应用RT-PCR测定各组淋巴组织中IL-21和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移植术后14 d乙肝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F=29.886,P=0.010),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也明显长于对照组(F=29.772,P=0.011),ELISA测定血清Th2类因子IL-4,IL-10的水平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F=42.102,P=0.009;F=23.734,P-0.015),Th1类因子IL-2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18.156,P=0.0020;F =90.042,P =0.003).实验组混合淋巴细胞RT-PCR测定IL-21、FoxP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9.784,P =0.048;F=27.883,P=0.012).结论 CsA联合IL-2融合蛋白能够增强乙肝疫苗的抗体滴度,同时能够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可能与促进IL-21及FoxP3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3.
内镜下治疗胃黏膜脱垂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床上胃黏膜脱垂常采用内科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内科治疗疗效不理想 ,外科治疗具有创伤大、手术费用高的缺点 ,我们对有症状的胃黏膜脱垂患者采用经内镜下微波、热活检钳等治疗 ,疗效尚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自 1999年 8至 2 0 0 4年 1月本院门诊患者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体验式护理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气管插管患者患者带管期间的影响。方法50例COPD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25例、对照组25例,干预组COPD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体验式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期间护士与患者沟通时间、听音乐时间、按摩时间、烦躁的时间、约束的时间、非镇静状态下睡眠时间、拔管倾向的例次,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士与患者沟通时间、听音乐时间、按摩时间明显增加(P<0.05),患者烦躁时间、约束时间、非镇静状态下睡眠时间有明显差异( P<0.05)、拔管倾向例次有所减少( 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P<0.05)。结论体验式护理能提高护士对COPD患者插管期间需求的认知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COPD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120例中风后肩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如意金黄膏外治法,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整体疗效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病人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SPSS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病人满意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整体疗效方面,对照组有效率71.6%,实验组有效率95%,经卡方检验χ2=11.760,P=0.001,两组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如意金黄膏外治法治疗中风后肩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期的效果,并探讨其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RA活动期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烧山火针刺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均治疗两周。于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DAS28)评分、疼痛(VAS)评分、炎性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免疫指标(Treg细胞、Th17细胞、Treg/Th17细胞),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两周后的中医证候关节肿胀、冷痛、压痛、晨僵、屈伸不利评分分别为(0.72±0.18)分、(0.70±0.20)分、(0.81±0.22)分、(0.68±0.15)分、(0.77±0....  相似文献   
37.
舌诊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特色.青紫舌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舌象,是中医诊断血瘀证的重要客观指标.通过整理概括青紫舌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以期阐明青紫舌的本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青紫舌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回顾性探讨针灸结合人工泪眼对干眼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取人工泪眼联合针灸和单纯人工泪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双眼Schirmer I试验结果(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双眼FL染色评分以及患者自觉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SIt、BUT均延长,FL染色评分均下降(P>0.05);停止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在SIt、BUT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结合人工泪眼治疗干眼症的持续效应优于单纯人工泪眼治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加大推广范围。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降糖合剂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0例辨证分型属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均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本院制剂降糖合剂。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糖合剂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0.
<正>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是指机体受到严重感染、创伤、烧伤等打击后,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以致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具有高病死率、治疗高耗资和治疗成本持续增加的特点,是当前重症患者疾病发展中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血流动力学表现为高动力型循环"高排低阻型",即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阻力下降同时伴有心输出量正常或增加,肺循环阻力通常略有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增高,右心室张力增高;同时炎症介质的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