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报告用本室提取的HBcAg与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纯马抗人IgM建立了检测抗-HBcIgM的酶标记双夹心法。检出的抗-HBcIgM阳性标本与正常肝抗原无交叉反应,可被马抗人IgM及丹麦兔抗人IgM阻断,不为羊抗人IgG及正常兔血清阻断,并为2-ME破坏。上述三种试验的阳性OD值表明本法重复性是好的。用本法检测急性肝炎抗-HBcIgM阳性率为68.09%,重症肝炎为83.33%,慢活肝为58.82%,慢迁肝、原发性肝癌及HBsAg携带者分别为7.14%、15.00%、10.52%。HBsAg阴性的类风湿因子阳性者及健康人标本均阴性。认为本法较简单、特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采用严格对照设计的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启东肝癌高发区对茶叶提取物在高危人群(甲胎蛋白低浓度阳性者)中是否具有预防或延缓肝癌发生的作用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结果显示,在10个月的观察期间干预组肝癌的发病率为15%(12/80),安慰剂对照组为14.1%(11/78),两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干预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如AFP,ALT,AKP,γ-GT以及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改变在干预组和对照组间均无统计学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特定的肝癌高危人群中给予茶叶提取物似无预防或延缓肝癌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考试心理状况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流行病学问卷对某镇的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356名中学生进行考试心理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98.3%的学生的应试技巧得分正常(得分>6),其中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分别为98.2%和98.5%。初一年级男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优于女生,而初三年级女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优于男生(P<0.05),且优于初一年级女生(P<0.05);同一年级男女生之间的考试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级男生的考试焦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一年级学生考试心理控制能力有缺陷的学生各科考试成绩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正常者(P<0.05),而考试焦虑程度也与考试成绩均存在线性关系(P<0.05);初三年级仅发现考试心理控制能力缺陷者语文成绩显著低于正常者(P<0.05)。结论大多数中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技巧,但部分学生缺乏考试心理控制能力且容易产生考试焦虑情绪,从而对考试成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转硫酶M1(GSTM1)、T1(GSTT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89例原发性胃癌病例和94例对照GSTM1和GSTT1基因型。结果:胃癌病例组GSTM1基因缺失频率为61.8%,显高于对照组(46.8%)(x^=4.14,P=0.042,OR=1.84,95% CI=1.02-3.31);GSTT1基因缺失频率在病例组为57.3%,也高于对照组48.9%,但未达到统计学显性水平(x^2=1.28,P=0.257,OR=1.40,95%CI=0.78-2.51)。携带GSTM1(-)和GSTT1(+)基因型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显高于GSTM1(+)和GSTT1(+)基因型携带(OR=2.27,95%CI=1.06-4.85)。GSTM1基因缺失的吸烟患胃癌的危险性显增高(OR=3.09,95%CI=1.33-7.19)。结论:提示GSTM1空白基因型可能与胃癌易感性有关,GSTM1和GSTT1均为空白基因型的个体对胃癌易感性明显增加,GSTM1基因缺失与吸烟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5.
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各部位肿瘤死亡率中居第一位 ,死亡数占总癌亡数的 2 3 3% 〔1〕。江苏省金坛市是胃癌的高发区 ,为了解该地区与胃癌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我们于 1999年 5月在金坛市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病因研究和干预试验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组病例来自金坛市各乡镇 ,均为 1998 4 1~1999 4 1间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新发病例 ,共 10 2例。在同一地区 ,按与病例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 5岁的原则 1∶1配比选择健康人作对照。二、调查内容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后对病例和对…  相似文献   
56.
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有其特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进入大学后的青年从生理到心理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改变。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生理卫生对其心理的正常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近十年来 ,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 4 ]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某医科大学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 ,以发现该校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同时重点了解对性问题的认识是否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选择某医科大学四个年级 (一至四年级 ) ,根据分层整群抽…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糖尿病(DM)和糖耐量低减(IGT)的关系。方法 运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果 对吸烟和饮酒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吸烟与DM 有关,大量吸烟者(现在吸烟≥26 支/日)发生DM 的OR为4.85,曾经吸烟≥26 支/日者OR为5.60,随着每日吸烟支数的增加,发生DM 的OR有增高的趋势。吸烟与IGT无相关关系。配比分析提示一般饮酒与DM、IGT均无关,但大量饮酒者(曾经酒精消耗量≥35 kg/年)发生IGT的OR为2.40,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吸烟是DM 的危险因素,但与IGT无关;一般饮酒量与DM、IGT 均无关,但大量饮酒者发生IGT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遗传因素在胃癌病因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江苏省胃癌相对高发区金坛市和淮安市的182个先证家系和241个对照家系作分离比和遗传度估算。结果:病例组中有胃癌家族史的比例(22.53%)显著高于对照组(10.79%)(P<0.01),以Li-Mantel-Gart法估计胃癌性状在同胞中的分离比为(14.26±1.40)%,Falconer回归法计算胃癌遗传度为(27.62±4.95)%。结论:胃癌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通过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方法,对宜兴市214个家系(109个脑梗塞先证家系和105个对照家系)进行分离比、多基因遗传方式和遗传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病例和对照家系具有良好均衡可比性的前提下,脑梗塞的分离比为0.0529,显著低于0.25,说明其不符合单基因遗传病的特征;多基因遗传方式的分析表明,其一级亲属的理论发病率为6.678%,与实际发病率8.611%相比,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符合多基因遗传的特征;遗传度的估算显示;脑梗塞先证者的一级亲属中,遗传度为53%,其中女性亲属的遗传度达57%,显著高于男性亲属的39.4%,说明在脑梗塞病因中,遗传因素起着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女性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0.
为探讨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我们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了启东、泰兴140例HCC病例和247例对照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并结合其它乙肝病毒指标,分析了HBV-DNA在HCC发生中的病因学作用。结果显示: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在探讨HCC的病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HBV-DNA复制为HCC重要的病因标志之一,明显优于其它复制指标,其OR值和人群归因危险度(PAR)值分别为2.11和49%,虽不如HBsAg感染的危险性大,但仍可见其独立地在HCC发生中的病因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