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血液中分离出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7月,我科从1例丹毒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tiae),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0岁,2型糖尿病10余年,既往有冠状动脉搭桥术史.7月3日因发热,全身酸痛不适,左下肢皮肤红、肿、热、痛,拟"丹毒,2型糖尿病"入院.  相似文献   
42.
目的对比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和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在明光市中医院骨科治疗的胫骨骨折73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痂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Johner-W ruhs功能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3例胫骨骨折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痂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率、Johner-W ruhs功能评价结果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技术和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技术都是治疗胫骨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92例接受TACE及RFA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88例具有完整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共43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45例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TACE.RFA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其生存状况并予以分层分析。结果手术前后螺旋CT摄片或彩超比较显示消融效果良好,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67.4%(29/43)、91.1%(41/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RFA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均有显著提高。结论对于难以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RAF联合TACE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TACE。  相似文献   
44.
吴斌全  马翔  满忠然  金浩  周磊 《安徽医学》2016,37(4):481-483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联合循证医学(EBM)教学法在肝胆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名肝胆外科实习生随机分为试验组(PBL联合EBM教学组30人)和对照组(传统的教学模式组30人),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价。结果 PBL联合EBM教学组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53.87±5.92)分VS(48.29±8.16)分,P<0.05],其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传统组(34.62±4.24 VS 29.96±6.05,P<0.05),试验组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实习满意度较传统教学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PBL联合EBM教学法有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方法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45.
目的:评价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12月行完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断肝器械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射频凝血器断肝)和对照组(25例,超声刀断肝),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325.00±111.80)m L vs.(628.00±119.09)m L)]、输血患者比例(3/20vs.11/25)、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110.00±57.95)m L vs.(334.40±209.56)m L]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肝功能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总生存率(75.0%vs.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瘤生存率(75.0%vs.36.0%)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癌手术中,应用射频凝血器断肝可有效减少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无瘤生存率,近期效果优于术中使用超声刀者。  相似文献   
46.
背景 常规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对于肺周围型病变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联合径向探头支气管内超声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率,临床上也将其作为早期肺癌诊断的重要工具.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以及离体猪肺实验评价自主研发的医用径向探头支气管内超声检查的可行性、操作性能和安全性.方法 广西巴马小型猪8只,由4名具有5年呼吸内镜操作经验的医师先后应用自主研发的径向探头支气管内超声(实验组)和奥林巴斯公司的UM-S20-17S型径向探头支气管内超声(对照组)对每只巴马型小猪进行检查,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根据掷硬币法随机决定对同一只巴马型小猪进行两种支气管内超声检查的先后顺序,检查后采用量化评分法评价两种支气管内超声的操作性能及安全性.应用8个离体猪肺,分离离体猪肺局部肺段以下支气管,在分离的肺段支气管旁植入食用果冻模拟建立的体外肿瘤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应用自主研发的VsonicPro2017C型径向探头支气管内超声(实验组)和奥林巴斯公司的UM-S20-17S型支气管内超声(对照组)对肿瘤模型进行检查,应用量化评分法评价两种支气管内超声对肿瘤模型的分辨能力和肿瘤回声特征判定能力.结果 与主机连接是否方便(7.56±0.21 vs 7.84±0.18)、插入活检孔道的难易程度(7.47±0.26 vs 7.94±0.13)、超声插入活检孔道后是否可以正常工作(7.53±0.22 vs 7.84±0.34)、图像采集和储存(7.53±0.12 vs 7.94±0.18)、图像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评分(7.38±0.24 vs 7.69±0.17)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肿瘤分辨能力(7.66±0.22 vs 7.84±0.21)、肿瘤回声特征判定能力评分(7.63±0.28 vs 7.84±0.51)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均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自主研发的径向探头支气管内超声(VsonicPro2017C)操作安全、可行、简便,能清晰观察支气管旁病变特征,其操作性能和采集图像质量良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金浩 《临床检验杂志》2004,22(5):327-327
由于管型中各种细胞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 ,在光学显微镜下正确鉴别常常比较困难 ,我们采用过氧化物酶染色方法可较好地鉴别管型中的细胞成分[1 2 ]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本院肾内科确诊的 32例各种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晨尿并经显微镜检查见尿中有细胞管型者。1.2 试  相似文献   
48.
RNA干扰Heparanase基因表达对胆囊癌侵袭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三红  刘会春  周少波  金浩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289-1292,1295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胆囊癌GBC-SD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基因的表达,探讨抑制HPA基因后对GBC-SD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人HPA基因miRNA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转染入人胆囊癌GBC-SD细胞,RT-PCR检测转染前后HPA mRNA表达情况,选出对HP...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年龄7~8周,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SAP模型组、NAC组,每组1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诱导SAP模型,NAC组在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5%NAC 2 Ml/kg,SO组和SAP组均在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造模后12 h分批剖杀大鼠,心脏取血,取胰头及左肾组织冻存,测定血清淀粉酶(AMY)、肌酐(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行胰腺和肾脏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 SAP组血清AMY、Cr、BUN、TNF-α、胰腺及肾组织病理损伤、肾组织MPO活性和ICAM-1蛋白表达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C组各指标与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C可能通过减轻胰腺损伤、减少血清TNF-α等促炎因子产生、减少肾脏ICAM-1蛋白表达及白细胞聚集,对SAP大鼠肾损伤发挥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检测claudin-1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可能关系。方法:收集胆囊癌标本47例、胆囊腺瘤18例、慢性胆囊炎1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laud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分析结果。结果:在胆囊癌、胆囊腺瘤及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laudin-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27.8%和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腺瘤组与胆囊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间claudin-1表达差异均无明显不同(P0.05)。病理Ⅱ~Ⅲ级标本中claudin-1表达高于Ⅰ级(P0.01),Nevin分期Ⅳ~Ⅴ期中表达高于Ⅰ~Ⅲ期(P0.05),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claudin-1在胆囊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