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感染生殖道支原体(Mg)的男性HIV感染者IL-10、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 用巢式PCR检测HIV感染者中Mg感染情况,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0、TNF-α水平.结果 456例HIV感染者中共有134人(29.4%)为Mg阳性.异性传播HIV患者Mg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性传播途径.合并感染Mg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苏省新报告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新发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1-2013年江苏省每年新报告的HIV阳性MSM病例及其一般人口学资料、样本来源等相关信息,并收集血清或血浆样本,进行检测,计算新发感染比例,研究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2013年报告的HIV阳性MSM病例中新发感染比例分别为29.70%、27.75%和30.12%,不同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病例报告发现的MSM,与>30岁的相比,≤30岁的更可能是新发感染(OR=1.646,95%CI:1.4001.935);与其他就诊者检测相比,通过检测咨询(OR=2.459,95%CI:1.8963.191)、专题调查(OR=2.624,95%CI:1.9753.485)及无偿献血人员检测(OR=3.476,95%CI:2.3195.211)更容易发现HIV新发感染的MSM(均有P<0.05)。结论江苏省新报告HIV阳性MS...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艾滋病相关支原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的感染情况。方法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的男性HIV-1感染者为研究对象,经重复横断面调查共收集到101个对象,进行支原体、病毒载量检测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 2009年调查时,101例中有66例为HIV感染者,35例为AIDS患者,1年后没有新的患者产生。2次调查检测中得到的支原体感染谱相同,均未检测到穿通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的感染率由第1次的35.6%降低至第2次的18.8%(P<0.05),发酵支原体则由第1次调查的6.9%升高至第2次调查的18.8%(P<0.05)。HIV感染者的AIDS相关支原体感染状态发生改变,其病毒载量水平也有变化。结论支原体感染状态的变化与HIV感染者病毒载量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要确定支原体感染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还需更长时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及体外实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KIR3DS1基因在HIV/AID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初步分析其与艾滋病的相关性。方法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确认的439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PCR-SSP方法进行KIR3DS1基因的检测。分类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用χ2检验分析病例组与历史性对照组携带KIR3DS1基因的差异。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KIR3DS1基因与HIV/AIDS疾病进程的关联性。结果 439例研究对象KIR3DS1基因出现频率为34.4%,基因频率为0.19。HIV/AIDS患者与江苏历史性健康对照组间携带KIR3DS1基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美国健康白人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调整年龄、性别、感染途径等因素后,携带KIR3DS1基因对HIV进展到AIDS无明显影响(P=0.188)。结论我国汉族人群KIR3DS1基因与艾滋病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陈强  戚宇华  冷红英  吴昀  郭宏雄 《疾病监测》2022,37(8):1059-1062
  目的   了解2018—2019年江苏省病毒性腹泻的病原谱和流行特征,以更好地为病毒性腹泻的科学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省哨点医院肠道门诊所有腹泻病例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使用χ2检验对标本阳性率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收集2 486例腹泻病例,其中633份样本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检出率为25.46%。 所有阳性样本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占比分别为32.07%和25.43%,合计占比超过50%。 感染性腹泻高发年龄为3~5岁(29.04%),高发季节为夏季(28.59%)和秋季(27.18%),外来人群的病毒检出率(45.76%)高于本地人群(23.33%)(χ2=56.618,P<0.001)。  结论   建议将0~5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病毒性腹泻防控的重点人群,同时加强夏秋季节的病毒性腹泻防控工作,并扩大针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健康宣教力度。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2018年健康人群破伤风IgG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抽样选择江苏省3个区县9个年龄组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破伤风IgG抗体,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江苏省2018年健康人群破伤风IgG抗体总阳性率为68.67%(618/900),抗体GMC为0.071IU/mL。年龄别抗体阳性率在7.00%(30-39岁)-100%(0-2岁)之间(χ^2=610.26,P<0.001);0-14岁、≥30岁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7.40%(487/500)、8.50%(17/200)。结论江苏省健康人群破伤风抗体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建议开展成人尤其是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疫苗补充免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分析其变化情况,为江苏省进一步实施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10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并比较其流行病学特征变化趋势?结果:江苏省2005~2010累计治疗1 276例艾滋病患者,新增治疗人数逐年上升,增幅逐年扩大?江苏籍占93.7%,男女性别比2.7∶1?平均年龄(39.2 ± 11.0)岁,变化不大,但低年龄组有上升趋势?已婚或同居占65.1%?来源主要为医院被动发现,占40.9%,但有下降趋势?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76.1%,同性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32.8%?患者治疗时CD4+ T 细胞平均为134.9个/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的间隔天数中位数为147 d(P25 = 55,P75 = 489),有上升趋势?结论:江苏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较晚,但逐渐有所改善?患者发现晚仍是主要原因,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苏省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患者入组时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探讨对治疗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苏省2005~2009年5年内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入组治疗时的基本情况表,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17.0软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江苏省累计治疗732例,新增治疗人数逐年上升。95.5%为本省籍,男女性别比2.1∶1,平均年龄41.9岁,已婚或同居67.3%。发现来源主要为由医院被动发现,占48.36%,感染途径主要为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两者合计占67.76%,且同性传播比例有上升趋势。90%治疗前有发热、腹泻等症状,治疗时CD4+T细胞平均为111.1个/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天数中位数为116天(P25=40天,P75=410天)。结论:江苏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较晚,患者发现晚是主要原因,感染者早发现能力及模式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