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慢性腹痛及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综合征,好发年龄为6—15岁的学龄期儿童。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儿童期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已倍受重视。本文对近6a来我院儿科应用纤维胃镜或胃十二指肠钡餐造影检查;有反复上腹部疼痛及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的患儿120例,检出消化性溃疡48例,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64例,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2%。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2.
慢性腹痛及消化不良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症候群。好发年龄为6~15岁的学龄期儿童,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儿童期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已倍受重视。本文对近6年来我院儿科应用纤维胃镜或胃十二指肠钡餐造影检查有反复上  相似文献   
103.
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性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外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科2001-2005年间收治的26例26眼住院和门诊的眼表外伤病例,包括化学伤、热烧伤、角膜机械性损伤及角膜裂伤患者,连续配戴治疗性亲水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和联合抗生素滴眼液等治疗.结果:除5例Ⅳ度烧伤外,其余2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80.8%.结论: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眼表外伤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患者女,47岁.反复下腹痛1年余,近1个月来腹痛加剧.平素月经规则,量中,无痛经.妇科检查:宫颈肥大、中糜;宫体:前位,常大,无压痛,被宫旁左侧包块挤向右侧;  相似文献   
105.
郑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7383-7384
本文对5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电解质的变化进行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2003—05/2008—03我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50例,诊断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其中轻度组26例,中度组14例,重度组10例。男32例,女18例。胎龄平均为(38.15±0.84)周,出生体重(3282±209)g。有窒息史者45例,有宫内窘迫史者15例,母孕期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例,糖尿病者4例。HIE头颅CT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低密度灶改变。  相似文献   
106.
目的以胸部CT影像学为依据,探讨急诊床边肺部超声改良方案(BLUE-plus)评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肺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西安市COVID-19定点医院西安市胸科医院2020年1~2月收治的22例COVID-19确诊病例按BLUE-plus行肺部超声动态检查,并与胸部CT进行对比,分别采用Kappa检验和ROC曲线分析其一致性和诊断准确性。结果22例COVID-19确诊病例按照BLUE-plus进行肺超声检查可见病灶多分布于后蓝点、下蓝点垂直向后与同侧腋后线的交点(PLAPS点),BLUE-plus与胸部CT检查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3(95%CI:0.442~1.018、P<0.001)。BLUE-plus发现肺部病变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3.3%,准确度为93.2%。患者在COVID-19进展期超声图像特征为B线逐步变为小斑片状肺实变,逐渐加重为大片状实变,且实变病灶内支气管充气征逐渐减少。患者于COVID-19恢复期超声图像特征与进展期相反。结论BLUE-plus可用于评估COVID-19患者的肺部病变及动态变化,为临床判断患者病情进展与恢复提供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107.
超声对胰腺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胰腺损伤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CT证实的16例胰腺损伤的超声检查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胰腺损伤中:挫伤4例,不完全断裂5例,完全断裂7例,其中11例显示超声直接征象,包括腺体局部回声减低、中断、假性囊肿等;13例显示小网膜囊积液等间接征象;漏诊3例。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判断胰腺损伤的位置、范围、程度及合并其它脏器的损伤,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评估MRI动态增强检查在上腹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MRI检查的上腹部病变患者61例,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后即刻扫描T1WI/SE得到普通增强扫描图像。将分别取得的MRI平扫 普通增强形态学及MRI平扫 动态增强形态学 动态曲线在上腹部病变的定性印象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MRI平扫 动态增强在上腹部病变的定性印象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1%,93.33%,85.25%,97.44%,63.64%;MRI平扫 普通增强上述指标分别为65.22%,73.33%,67.21%,88.24%,40.74%。MRI平扫 动态增强形态学 动态曲线对于检查上腹部病变的定性印象诊断的能力明显优于MRI平扫 普通增强形态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27)。结论MRI动态增强检查对于鉴别上腹部肿块的良恶性有突出显著的作用,对病变的定性、定位、划定边界优于常规自旋回波增强扫描。  相似文献   
109.
杨敬红  张潇月  郑瑜 《重庆医学》2017,(34):4834-4836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绝经早期妇女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今后对绝经早期妇女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绝经早期妇女2 143例,依据患者自己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A组(雌激素+醋酸甲羟孕酮片)、B组(戊酸雌二醇+醋酸甲羟孕酮片)、C组(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胶丸)、D组(坤泰胶囊)、E组(黑升麻提取物),比较不同药物治疗下患者的性激素变化、绝经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A、B、C组患者的雌二醇水平逐渐升高,促卵泡生成素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组患者的雌二醇有升高趋势,促卵泡生成素无明显变化,二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不同药物治疗下患者的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A、B、C组患者的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D、E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不同药物治疗下患者的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E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3.26%、38.26%、47.02%、13.07%、1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素补充剂和天然药物在改善绝经早期症状方面成效显著,其中激素补充剂见效更快,但不良反应较为明显;天然药物对患者性激素影响不大,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0.
摘要:目的:探索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治疗中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OCP)预处理对促排卵效果、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12例,其中OCP组患者216例,在IVF治疗前使用OCP进行预处理;对照组296例,在IVF治疗前未使用OCP预处理。主要评价指标为活产率和临床妊娠率,次要评价指标为促排卵结局和胚胎参数。结果:OCP组患者的促排卵时间[(10.60±2.17)d vs.(11.07±2.36)d,P<0.05]和促排卵药物剂量[(2 441.30±938.74)IUvs.(3 042.40±1 136.73)IU,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峰值雌激素水平[(4 893.15±2 899.82) pg·ml-1vs.(3 678.17±2 612.71)pg·ml-1,P<0.01]和获卵数[(12.48±6.49)vs.(9.72±6.73),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受精方式、受精率和卵裂率无明显差异,但OCP组患者的优质胚胎率(74.69%vs.70.99%,P<0.05)和优质胚胎数[(5.64±2.09)vs.(4.20±2.19),P<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P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OCP可能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促排卵效率,降低治疗花费,改善胚胎质量,且对IVF妊娠结局无明显负面影响,故可作为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