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50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52.
目的 研究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与DVT形成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急性创伤急救中心EICU 201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创伤患者资料,记录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创伤机制、损伤部位、入院时国际标准化比率(INR)、DVT发生率等指标.根据INR将患者分为凝血病组和非凝血病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间DVT的发生率.结果 入选创伤患者200例,60例(30%)患者出现ATC,87例(43.5%)患者发生DVT.凝血病组DVT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凝血病组(71.7% vs.31.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凝血病组DVT发生率是非凝血病组的5.74倍(OR=5.74,95% CI:2.80 ~ 11.74,P<0.01).在次危重(9≤ISS< 16)患者中,凝血病组DVT发生率的增加更加显著(OR=9.80,95% CI:2.09~45.90,P=0.004).同时脊髓损伤(OR=4.96,95% CI:1.17~ 20.95,P=0.029)和下肢长骨骨折(OR=4.80,95% CI:1.70~13.5,P=0.003)是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伤后24 h内收住EICU的严重创伤患者,ATC的发病率较高.伴有ATC的创伤患者下肢DVT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在次危重组(9≤ISS< 16)患者中更为明显.同时脊髓损伤和下肢长骨骨折是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diponectin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研究对象105例根据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EH+T2DM组),各组分别测定脂联素(Adiponectin)、血栓调节蛋白(Tm)、一氧化氮(NO),并进行对比及相关分析。结果:与NC组比较,EH+T2DM组和EH组Tm明显增高(P〈0.05),血浆Adiponectin和NO明显降低(P〈0.05)。与EH组比较,EH+T2DM组的Tm明显增高,血浆Adiponectin和NO明显降低(P〈0.05)。EH+T2DM组血浆Adiponectin水平与Tm呈显著负相关(r=-0.353、P〈0.05);与NO呈显著正相关(r=0.279,P〈0.05);Tm与NO呈明显负相关(r=-0.319,P〈0.05)。血浆Adiponectin和NO是平均动脉压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EH患者体内存在Adiponectin、NO和Tm的异常表达,合并T2DM患者更为显著。血浆Adiponectin可能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进而在EH、EH合并T2DM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此为早期干预EH+T2DM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史明  赵钢 《医学争鸣》2010,(2):23-25
遗传性疾病是人的遗传物质在数皱、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干扰了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而引起的疾病,也是一类能够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疾病。目前基因诊断是明确遗传性疾病致病摹因的惟一手段,通过分析致病基网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解释遗传性疾病复杂的临床表现。本文针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 Engl J Mad)2009年5月的一篇文章,就kcaj10基因突变引发癫痫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期望能够给医学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2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2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测定血浆HGF和HCY水平,并分析血浆HGF和HCY水平与IMT关系。结果 AS组和非AS组血浆HGF水平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S组血浆HGF水平和HCY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S组(均P<0.0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GF与IMT、FBG、HCY呈正相关(r=0.431、0.264、0.375,P<0.01或<0.0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与IMT、HGF呈正相关(r=0.347、0.309,P<0.01和P<0.05)。HGF和HCY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高水平血浆HGF和HCY水平在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56.
随着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其中涉及的关键设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生物安全的角度介绍高压蒸汽灭菌器的特点,供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备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诊断.方法:对45例IBM和40例病毒性脑炎(病脑)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神经损害在TBM组发生率较高(P<0.05),发热、头痛、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等两组间无差别.TBM组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病脑组(P<0.05),而血沉无明显差异.TBM组EEG、头颅CT及MRI表现异常亦均高于病脑组(P<0.05).TBM组脑脊液的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和IgM高于病脑组(P<0.05),而氯化物低于病脑组,葡萄糖及免疫球蛋白IgA两组之间无差别.TBM组脑脊液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混合型细胞反应均高于病脑组,而淋巴样细胞反应低于病脑组(P<0.05).结论: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尤其是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对TBM的诊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闭合复位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应用闭合复位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多段骨折,探讨闭合复位LISS固定对该类骨折复位及愈合的影响。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多段骨折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1—49岁,平均39.2岁;直接暴力致伤15例,间接暴力致伤4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2例。于术后随访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摄X线片显示骨痂生成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2.2个月。无固定丢失和骨折不愈合,无钢板和螺钉变形,无软组织感染。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3例,可2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多段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具有稳定固定、愈合率高、创伤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9.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8个月。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愈合、明显双下肢不等长。髋臼骨折复位效果按MattaX线评估标准:优8例,良5例,一般2例。功能恢复根据Majeed评分标准:优5例,良8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部位滇重楼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SB-C18(250 mm×4.6 hi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体积流量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4种不同产地滇重楼皂苷的含量差异较大.栽培滇重楼中,4种重楼皂苷的总含鼍高于野生滇重楼,滇重楼不同部位的4种重楼皂苷的总含量为根茎>叶>果实>须根>茎.结论 应积极配合GAP的实施,尽快实现滇重楼人工栽培产业化,保证其质量具有可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