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1.
SH-SY5Y细胞来源于人骨髓,是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的亚克隆,其形态、生理、生化功能与人体细胞相似,可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表现出一系列具有高度指导意义的神经生物学特性,且具有可简单快速地大规模扩增、可重复性、低成本维持、与原代神经元的培养相比没有伦理问题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体外实验研究中。SH-SY5Y细胞可以制备成未分化和分化两种形式,通过多种分化方案可使细胞分化为更接近于人体内成熟的神经元样细胞。不同的分化方案可使SH-SY5Y细胞表达不同的神经元表型,且表现出应用于不同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使其更适合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该文就SH-SY5Y细胞的神经分化方法及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3): 88-92.]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μ-阿片受体(MOR)的蛋白表达,探讨舒郁胶囊治疗PMS肝气郁证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组(0.408 g·kg-1)和纳洛酮组(0.4mg·kg-1),每组14只,旷场实验和阴道涂片筛选动情周期规律非接受期大鼠进入实验,除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PMS肝气郁证模型,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行为学评价,各组大鼠下丘脑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技术(IF)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MOR分布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宏观行为学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总分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细胞分布排列杂乱且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舒郁胶囊、纳洛酮给药组均得到显著改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下丘脑中MO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舒郁胶囊、纳洛酮给药组MOR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舒郁胶囊可通过对下丘脑中MOR的拮抗作用而改善PMS肝气郁证的症状,另外,下丘脑中MOR上调可能是PMS肝气郁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布洛芬口服制剂致不良反应/事件的特点及可能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整理2012年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集的布洛芬口服制剂不良反应/事件监测数据,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与过敏史、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表现和合并用药等方面分析。结果布洛芬致不良反应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男性(57.66%)略多于女性(42.34%);临床使用时主要用于清热、解毒、镇痛等,无超适应证用药情况;布洛芬不良反应数据中超剂量使用估计占4.43%,长期使用估计占2.8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胃肠系统,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出血、过敏性休克等;视觉损害不良反应占所有不良反应的1.18%。结论布洛芬疗效是确切的,但要关注布洛芬导致的严重胃肠道损害、过敏性休克和视觉损害等反应。  相似文献   
14.
纳米载体是近年来药剂学的研究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对固体脂质纳米粒、多聚体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纳米乳及树枝状大分子等几种纳米载体及其在近几年的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的概述,重点对纳米载体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缓控释药物、靶向性给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0~17岁不同年龄区间的未成年人体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探讨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2018年就诊于安徽省儿童医院42 509位患儿的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对乙型肝炎HBsAg和HBsAb定量检测,分析未成年人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及疫苗接种效果分析。结果 经统计42 509位0~17岁未成年人血清检测结果,发现HBsAg阳性者37例,占0.087%。HBsAb总阳性率71.33%,其中1~2岁的群体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3.41%;3岁以后HBsAb阳性率逐渐下降;儿童从出生至7个月后,抗体浓度≥100 mIU/mL的人数比例从34.21%显著提高到88.05%;从4~6岁人群开始至18岁人群抗体浓度≥100 mIU/mL的人数比例基本保持在80%左右。结论 安徽地区未成年人乙肝病毒携带率较低;安徽地区的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较好,学龄前儿童可再次检测抗体浓度,必要时可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严重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影响因素,为严重DILI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从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提取并筛选出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上报DILI案例,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民族、既往史、用药品种数、药品类别、给药途径、潜伏期、原患疾病等因素。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DILI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从5 530例上报案例中筛选出符合DILI诊断标准的5 066例,其中严重的667例,一般的4 39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原患疾病等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和原患疾病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患者的体质量、潜伏期、药物类别和原患疾病是发生严重DILI的影响因素。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需对存在严重DILI影响因素的患者开展重点监护和防控,保障其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山东省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筛选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ADR病例报告,并对其性别、年龄及用药原因、过敏史情况,给药方式、合并用药、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4例注射用磷酸肌酸钠新的和严重的ADR报告中,新的一般报告71例(68.27%),严重报告33例(31.73%)。男61例,女43例,男女性别比为1.42∶1。以61~70岁及≤10岁居多,占57.69%。既往有ADR事件5例。多数ADR发生在用药1 d内,累及系统主要为胃肠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等,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寒战、高热、皮疹、瘙痒、头晕、胸闷等。结论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药品说明书警示力度不足,临床应重视其ADR的预防,规范临床应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从而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小儿急性白血病PICC相关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PICC置管急性白血病患儿10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情绪功能评分(60.12±9.87)、肢体功能评分(70.45±9.12)、认知功能功能评分(80.43±9.79)、社会功能评分(47.53±10.0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急性白血病患儿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报道1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乳腺肿瘤晚期的患者,经过积极药物治疗及左束支起搏后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本文通过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乳腺肿瘤晚期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案,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肿瘤合并心脏疾病的多学科诊治和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批阅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解决传统物理实验报告手工批阅工作量大、难以检验数据处 理正确性等问题,设计了一套实验报告模板及基于此模板的可实现自动批阅的分析程序系统。实验报告分析程序采用微 软公司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编写,可自动读取Excel 格式的实验报告,并对数据格式和正确性进行分 析。此外,本系统还可反馈实验报告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进行小结和汇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