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射频热凝仪兔脑热凝毁损实验100037北京海军总医院徐永革,刘宗惠,陈小菡,田增民,王亚奇,崔月汉,虞积耀,关颖鹏关键词兔脑;射频;损毁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51.11临床上小垂体瘤越来越多见。常用的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仍有许多缺点。作者设计了经鼻蝶...  相似文献   
12.
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对实验犬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胸部开放伤对实验犬血浆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方法:实验动物致伤后随机分为对照组(n=10)、海水浸泡组(n=10)和生理盐水浸泡组(n=5)。对照组为单纯胸外伤,海水浸泡组和生理盐水浸泡组的动物于致伤后分别置入人工配制的海水或生理盐水中,于伤前及浸泡后15、30、45min及1、2、3和4h取务测定TNF-α和IL-1β变,货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系统和动脉血气变化。对照组除不浸泡海水外处理同海水浸泡组。结果:海水浸泡组的血TNF-α和IL-1β伤后明显升高并且高峰出现时间明显提前。急性肺损伤明显重于对照组和生理盐水浸泡组。结论:胸外伤后海水浸泡能启动了全身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过度表达,并且这种变经可能在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WHO(200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学习心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通过WHO(200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并与旧版分类进行比较。新版分类突出的特点是增加了肿瘤遗传学和临床特点,内容包括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特点(症状、体征、影像学、内窥镜和大体变化)、肿瘤的扩散及分期、遗传易感性、分子遗传学和预后等。这对深入认识理解肿瘤分类尤为重要。并对新分类中增加的胃肠道上皮内肿瘤、胃肠间质瘤及内分泌肿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对切除的手术标本进行正确的病理诊断是进一步治疗及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文献对与大肠癌预后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如:组织学类型及分级、TNM分期病理诊断原位癌的概念、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远隔转移及切缘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将我院经尸解诊断为结核病而临床误诊的三例报告如下,以从中吸取教训。例1:女,84岁。因慢性咳嗽十余年,4个月前胸片疑为“肺癌”,近3月咳嗽加重伴黄疸,于1985年1月10日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入院后体温37.5℃,双肺下部可闻细湿啰音。WBC 13.9×10~9~25.9×10~9/L,分叶0.75~0.81,杆状0.08~0.15。X线胸片:左肺密度明显增高,伴散在片状影,第二前肋有横行致密影;右肺散在小点片模糊影。考虑肺部炎症伴左肺部分不张。血沉18mm/1h。予以抗炎治疗无  相似文献   
16.
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愈合过程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后对伤口愈合时间的影响及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背部双侧圆形创伤模型,创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只,实验组创后置海水中浸泡30min。观察2组创面的愈合生长状况。观察伤口局部愈合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愈合过程中伤口修复细胞增殖指数及微血管密度变化。结果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0±1.0)d,而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3±0.8)d;两组在肉芽组织形成时间上以及修复细胞增殖能力上存在差异。结论创伤合并海水浸泡可导致伤口愈合时间延迟,加重创伤局部的炎症反应、延缓肉芽组织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17.
读新版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版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进行学习,并与旧版分类比较,本文介绍消化系统肿瘤最新的发展动态。新版肿瘤分类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分类、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和锯齿状病变的认识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变化,充分认识这些新内容,可以更好地为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对肠道细菌的影响. 方法将5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单纯腹部开放伤组,C组为单纯腹部海水浸泡组,D组为腹部开放伤合并生理盐水浸泡组,E组为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建立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创伤模型,每组大鼠取全血、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分别制备成血浆、肝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进行细菌培养并计数菌落数. 结果大鼠血浆、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上清液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和单纯腹部海水浸泡组均无细菌生长;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泡组均有细菌生长,且菌落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或腹部开放伤合并生理盐水浸泡组(P<0.01). 结论大鼠腹部开放伤合并海水浸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道细菌发生易位.  相似文献   
19.
弥漫型巨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发生在关节内外的弥漫型巨细胞瘤的f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2例弥漫型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资料、HE切片,并进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 12例弥漫型巨细胞瘤中,11例发生在膝关节的关节内,1例发生在髋关节的关节外,年龄36~7l岁.肿瘤主要由单核细胞样细胞构成,CD68( );有散在的树突状细胞,desmin( )、CD68(-).肿瘤细胞可梭形化,并可见滑膜裂隙样结构和核分裂象及数量不等的多核巨细胞、泡沫细胞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 弥漫型巨细胞瘤是肿瘤性病变,呈浸润性生长,可以复发.当细胞形态发生变异或在关节外形成巨大肿块时,容易误诊为恶性,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标记可以做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2岁,因左腕肿痛3个月,于1988年2月6日住院。X光片示左尺骨远端约2.5cm直径膨胀性肥皂泡样改变。诊断尺骨下端骨巨细胞瘤,行尺骨远端(距瘤体1cm)切除,术中见骨皮质一侧壁已破裂,完全切除瘤体,病理检查为骨细胞瘤Ⅱ级。术后14个月发现原切口皮下有一指头大包块,在门诊作肿物切除,病理报告为骨巨细胞瘤I~Ⅱ级。第2次手术后3年3个月又发现原手术切口下示指头大肿物,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