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您好! 贵刊第5卷第3期报道了中国免疫学会正式成立,并确定贵刊为中国免疫学会会刊的消息。我们作为陕西省免疫学会的会员,对此表示衷心的祝贺!并祝贺《中国免疫学杂志》4年来取得的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42.
用ELISA检测临床确诊为皮肤炭疽病例17例,发病后不同时期49份血清中的炭疽抗毒性抗体,检测阳性率达80~100%。炭疽接触者20份血清,检测阳性率达50~60%。健康人20份血清抗体水平较低。各组间抗毒性抗体的光密度值比较,相差非常显著。以荚膜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上述血清中荚膜抗体,健康人和炭疽接触者均呈阴性,炭疽病人荚膜抗体检测阳性率为93.8%。同一病例发病后一个月,抗毒性抗体水平最高,随发病时间延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而抗毒性抗体水平个体差异较为悬殊,个别病例在一年以后抗毒性抗体仍可维持较高水平。炭疽病人血清中抗毒性抗体与荚膜抗体同时存在,但未观察到两者之间有平行关系。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获得高纯度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糖蛋白B(gB)胞浆区蛋白并制备其特异性抗体。方法 从感染HSV-1的BHK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特异性扩增HSV-1gB胞浆区编码基因,经双酶切后,克隆人表达载体pGEX4T-1中,进行融合表达。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体,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 用IPTG诱导后,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t)约42000的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制备的抗体滴度为1:400。结论 获得重组HSV-1gB胞浆区蛋白及其特异性抗体,为后续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应用一种简易、快速的复合 PCR扩增系统检测间日疟原虫 (P.v)及混合感染。方法 :以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P.f)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基因 (SSUr DNA)特定片段为靶基因 ,设计并合成引物 ,建立复合 PCR扩增系统。采用煮沸法快速制备 DNA模板研究该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用于临床血样的检测。结果 :从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分子量大小为 70 5bp和 575bp的特定扩增带。而食蟹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及正常人血样均无扩增带出现。单独检测 P.v敏感度达到 0 .1 5× 1 0 -5(约 7个原虫 /μl全血 ) ,在 P.f存在的情况下检测 P.v敏感度为 0 .1 5× 1 0 -4 。检测 1 32例疟区门诊病人冻存血标本 ,1 0 4份与镜检法结果相同。并发现 1 4份混合感染和 5份为镜检虫种鉴别失误。结论 :该系统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操作简单 ,并可在一次扩增中同时检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编码恶性疟原虫富组氨酸蛋白 2 (HRP Ⅱ )C端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诱导小鼠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果。 [方法 ]将起始码和终止码引入HRP ⅡC端基因片段两端 ,经测序鉴定读框 ,将包含起始码和终止码的HRP Ⅱ基因片段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中 ,进行酶切鉴定。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 /HRP Ⅱ 经肌肉免疫小鼠 3次 ,每次间隔 3wk。第 3次免疫后 2wk ,取小鼠血清和脾细胞 ,分别用ELISA测定HRP Ⅱ抗体水平和用脾细胞增殖实验测定细胞免疫反应。 [结果 ]序列测定结果表明 ,HRP ⅡC端基因片段被准确地引入起始码和终止码 ;酶切鉴定表明包含起始码和终止码的HRP ⅡC端基因片段成功地克隆入pcDNA3 1( ) ,形成pcDNA3 1( ) /HRP Ⅱ 。在pcDNA3 1( ) /HRP Ⅱ 免疫鼠血清中可检测出高水平的HRP Ⅱ抗体 ,用原核表达的HRP Ⅱ蛋白刺激免疫脾细胞 ,可检测出明显的细胞增殖反应。 [结论 ]编码HRP Ⅱ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可诱导小鼠产生明显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其有可能作为恶性疟原虫红内期复合DNA疫苗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以化学发光法(CL)、诱化学发光法(ICL)、红细胞变形性(ED)检测等方法研究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BALB/c小鼠在注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TNF)以后发生严重疟性贫血时,其血浆中活性氧(ROS)、相关自由基与ED及ED与疟性贫血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严重疟性贫血时动物血浆中ROS及相关自由基水平明显增高,ED明显降低。使用抗氧化剂可以明显改善上述过程而使血红蛋白(Hb)指数回升。因此认为,疟原虫感染时宿主体内过量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产生可使吞噬细胞释放大量ROS及相关自由基,血浆中这类物质的大量聚集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受到破坏,这样,红细胞很易于被机体的红细胞清除系统所清除,这可能是疟性贫血发生和加重的又一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7.
研究表达并纯化了带有蛋白转导域HIV-TAT的靶向核糖核酸酶,将其加入到2.2.15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观察其对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影响及对细胞有无毒性,以使为靶向核糖核酸酶用于临床治疗HBV感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8.
通过定量检测上清液中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进一步研究靶向核糖核酸酶对HBV复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赵亚  刘军  宫卫东  李英辉  丁劲  薛采芳 《医学争鸣》2004,25(12):1073-1076
目的:使HBc-hEDN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HBc-hEDN)及其对照载体AdhEDN在小鼠肝脏获得表达.方法:将体外扩增获得的高滴度AdHBc-hEDN和AdhEDN经尾静脉注射感染小鼠,并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dHBc-hEDN和AdhEDN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结果:重组腺病毒AdHBc-hEDN和AdhEDN在小鼠肝脏均获得了阳性表达.结论:HBc-hEDN基因重组腺病毒裁体在正常小鼠肝脏的成功表达为其在乙型肝炎小动物模型体内的抗病毒功能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