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前白喉流行特点之一是发病向大年龄人群推移。但国内现在仍缺乏有效的成人用免疫制剂及方案。  相似文献   
2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免疫学新技术,该技术已在我国生物、医学、兽医、农业等方面广泛应用。实践证明,它具有灵敏、快速、微量、准确等优点。为了进一步推广该技术,急需一种实用的检测仪器。为此,我们研制与生产了DG—Ⅰ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仪(见照片1,2)。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Psuper-S1和Psuper-S2,观察瞬时转染及稳定转染对RNAi抑制HBV基因表达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BV S基因的siRNA寡核苷酸,经退火形成双链后克隆入Psuper载体,构建成功的siRNA表达载体分别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表达HBV的2.2.15细胞,对所得细胞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进行定量检测,RT-PCR检测siRNA对靶基因Mrna的抑制效果,并比较两种转染方式对RNAi抑制HBV基因表达作用的影响.结果:在稳定转染并经潮霉素筛选所得的单克隆细胞株中,Psuper-S1和Psuper-S2均能明显抑制HBsAg及HBeAg的分泌(P<0.01),抑制率分别为83%和78%,RT-PCR结果证实HBV的Mrna明显降低,而瞬时转染细胞在蛋白质水平上及Mrna水平上的结果则比稳定转染的结果逊色.结论:针对HBV S基因的siRNA能稳定、高效、特异地抑制HBV基因的表达,转染效率对于靶基因的RNA干涉作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以化学发光法(CL)、诱化学发光法(ICL)、红细胞变形性(ED)检测等方法研究了感染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Anka株的BALB/c小鼠在注射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TNF)以后引起脑型疟疾(CM)时其血浆中活性氧(ROS)及相关自由基与ED及ED与CM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CM出现时动物血浆中ROS及相关自由基水平明显增高,ED明显降低。使用抗氧化剂可以明显改善上述过程而使CM发生率下降。作者认为,疟原虫感染时TNF的过量产生可使宿主吞噬细胞释放大量ROS及相关自由基,血浆中这些物质的大量聚集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受到破坏,这时红细胞在通过具有极丰富血循环的脑组织时在脑微血管内易于形成广泛性微拴塞,导致CM形成。  相似文献   
26.
双抗体夹心ELISA定量检测内毒素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检测细菌内毒素(endotoxin,ET)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方法 用自制的抗LPS-mAb C3A2和H3D3,分别作为包被和酶标记mAb,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并进行了实验条件的选择。然后用优化后的双抗夹心法对检测LPS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回收率进行鉴定试验,并与鲎试验定量仪器比浊法和鲎试验定性法进行比较。结果 双抗体夹心法检测LPS的敏感性为50ng/L,特异性与准确性均高于仪器比浊法和鲎试验定性法,回收率是86.7%-97.4%,CV值为0.62%-4.8%。结论 建立的双抗夹心法,检测LPS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均较良好,为临床诊治内毒素血症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特异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27.
目的:构建蛋白质转导结构域(protein transduciton domain,PTD)TAT和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targeted ribonuclease,TR)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将已构建的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基因,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BVcore protein,HBVc)基因,人嗜酸性粒细胞来源的神经毒素(human eosinophil derived neurotoxin,hEDN)基因,克隆入含PTDTAT的pTAT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LysS内,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及其两个对照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在IPTG诱导下获得特异性表达。结论:Tat-乙肝病毒靶向核糖核酸酶融合蛋白的构建。为体内应用靶向核酸酶治疗乙型肝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靶向核糖核酸酶在体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HBV靶向核糖核酸酶(targeted ribonuclease,TR)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方法 将包含HBV核心蛋白(HBVc)和人类嗜酸性粒细胞来源的神经毒素(hEDN)编码基因克隆入pcDNA3.1(-),构建HBV TR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TR,构建包含HBV核心蛋白、人类嗜酸性粒细胞来源的神经毒素以及突变失活的HBV TR编码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HBVc、p/hEDN、p/TRmut(hEDN的Lysll3→Arg,失去其RNase活性)作为对照。脂质体转染p/TR、p/HBVc、p/hEDN、p/Trmut、pcDNA3.1(-)进入2.2.15细胞。转染后,RT-PCR证实转染基因的表达,通过观察转染细胞的形态核MTT法检测转基因表达的细胞毒性。用固相放免法测定转染细胞培养上清HBsAg浓度。结果 转基因在2.2.15细胞内都有表达,且对细胞无毒性。与空转染组相比,pcDNA3.1(-)/TR转染组HBsAg含量下降58%;对照各质粒无此变化。结论 TR在体外可以抑制HBV复制,同时对宿主细胞无毒性。TR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病毒制剂治疗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建立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构建方法 并优化其实验参数.方法 体外合成可编码随机12肽的DNA片段.将该DNA片段克隆入带有EGFP标记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QCX-IX-EGFP,连接产物电击转化大肠杆菌,转化所得菌液即为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其间通过大量的实验优化:插入片段与载体的摩尔比、连接反应的条件、连接产物的DNA浓度以及电击转化参数等关键的实验参数.结果 按照本研究所确立的方法 和最佳实验参数构建的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滴度为2.85×105cfu/mL,成功转化子的比例接近100%,编码随机12肽的DNA序列正确率为83%.结论 成功建立了可表达随机12肤库的逆转录病毒初级文库的构建方法 ,并确定了最佳的实验参数,为后续的可表达随机12肽库的逆转录病毒表达系统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