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青州市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监测人群血清学检测情况.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州市区内与牲畜和畜牧产品密切接触的人群为布鲁氏菌病重点职业监测对象,共采集血液样本5914份.收集监测对象的年龄、性别、居住地等基本情况;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收集血清,首先进行初筛试验—虎红平板试验(RBPT),...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构建云南省鼠疫菌Fse I酶切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图谱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Fse I对云南家、野鼠型及丽江玉龙鼠疫菌株进行酶切分析,并聚类分析电泳图谱。结果 30株被试菌株分为16种PFGE型别,其相似性系数为79.8%~100.0%;16种PFGE基因型可以分为4个簇,除EV76自成一簇,其余3个簇分别为家鼠型基因簇、野鼠型基因簇及玉龙基因簇。结论 云南省鼠疫菌PFOE基因型与生态型、生物型相吻合,具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而丽江玉龙鼠疫菌为一个独立基因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1株由自毙鼠分离的细菌(X175菌株)进行属、种及型的鉴定。方法 ①采用16S rDNA对X175菌株进行种属鉴定;②应用荧光PCR检测X175菌株是否存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常见毒素基因(stx1/stx2/eae、lt/st、aggR/ipaH)及大肠埃希菌O104、H4基因;③应用PCR检测X175菌株是否存在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04∶H4的9个毒力基因。结果 ①经16S rDNA鉴定,X175菌株与大肠埃希菌埃希菌属的一些菌株相似度达99%,进化树显示X175菌株与大肠埃希菌O104∶H4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②大肠埃希菌O104基因和ipaH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stx1/stx2/eae、lt/st、aggR、志贺菌/沙门菌、H4等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③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04∶H4九个毒力因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X175菌株为大肠埃希菌O104弱毒型菌株,H抗原和其他一些特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4.
目的对常规方法制备的鼠疫菌F1抗原、抗体的组分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免疫交叉反应。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抗原、抗体的组分;应用蛋白印迹观察其与相关细菌的免疫交叉反应。结果常规方法制备的鼠疫F1抗原、抗体组分复杂,混杂有其他多种蛋白;假结核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菌的全膜蛋白与F1抗体存在交叉反应。结论常规方法制备的鼠疫F1抗原、抗体不纯,影响鼠疫免疫学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 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红景天苷对脓毒症大鼠心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将3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12周龄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n均=8)。对照组、脓毒症组以15 mg/kg体质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7天,低、高剂量组分别以15 mg/kg、30 mg/kg体质量红景天苷连续灌胃7天。于末次灌胃后1 h予对照组10 mg/kg体质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余组予等体质量脂多糖腹腔注射。12 h后测量并比较各组心脏常规超声心动图及2D-STI参数差异,并检测下腔静脉血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脑钠肽(BNP);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2D-STI参数与心肌指标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射血分数(LVEF)、各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及各心肌节段圆周应变率(Sr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其血清cTnⅠ及B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低、高剂量组各参数及指标均不同程度升高;2D-STI参数中,左心室心内膜下层心肌圆周应变(GCS-Endo)与cTnI相关性最高(r=-0.875,P<0.05)。结论 2D-STI技术可用于评价红景天苷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GCS-Endo是较为敏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66.
鼠疫快速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寻找和确定引起特异性不足的因素,实施科学的对策加以解决,真正实现鼠疫的快速诊断技术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新一代的检测技术。方法(1)研制高质量的鼠疫F1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考虑到位点问题要求尽可能多的、针对不同位点的高效价瘤株,构建稳定的“抗体源;”(2)利用获得的高效瘤株通过纯系小鼠生产抗体或用无蛋白细胞培基生产抗体;(3)对抗体进行纯化并使其达到“免疫纯水平”并建立提取、纯化工艺,最终建立稳定的低成本的无交叉“抗体源;”(4)纯化抗原至“免疫纯水平”或“电泳纯水平”,建立提取、纯化工艺,最终建立稳定低成本的无交叉“抗原源;”(5)对新一代快速检测技术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评价,对特异性即实验的准确性做出评价。结果(1)确定了影响鼠疫免疫学诊断技术特别是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及R IHA)特异性不足的两大因素:a.技术落后,试验中采用的载体不适导致了相当数量的假性凝集;b.技术方法中使用的抗原、抗体严重不纯,尤其是制备抗体时免疫动物“自身抗体”的掺入是造成交叉反应更重要的因素;(2)研制并开发出分泌抗鼠疫F1单克隆抗体(F1-M cAb)的杂交瘤株164株,并从其中筛选出针对不同位点的高效瘤株6株,经活性鉴定及配对试验形成了4个组合,具高效价和高活性;(3)使用制备电泳技术将鼠疫F1抗原提纯至电泳纯水平;(4)将鼠疫F1-M cAb提纯至免疫纯水平;(5)引进、消化了具有先进水平的胶体金标免疫层析技术;(6)使用电泳纯的鼠疫F1抗原及免疫纯的鼠疫F1-M cAb构建了能自人和动物血液中直接检测鼠疫特异抗体的金标免疫层析技术(G ICA)和能自人和动物脏器或穿剌物中直接检测鼠疫F1抗原或鼠疫病原的反向金标免疫层析技术(RG ICA);(7)由于采用了纯化的抗原、抗体,提高了标记效果,其敏感性超过IHA和R IHA,阳性检出率在排除了假阳性和交叉反应后依然高出血凝约5%左右;(8)上述两项技术实验室内经44株非鼠疫菌抗血清和90株非鼠疫菌交叉测定、中和试验以及蛋白印迹鉴定(W estern b lotting)均证实反应特异,基本消除了传统技术存在的非特异反应;(9)经4省(区)不同宿主动物3 168份(其中血清材料2 265份,脏器材料903份)现场标本验证,与实验室取得了一致的结论。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测试条较好地解决了特异性之难题,有效地避免了其它病原微生物导致的以及酸、碱和嗜异性凝集素、低温条件等造成的假性凝集,同时也有效地消除了由于抗原、抗体不纯,特别是实验动物自然感染其它病原产生的“自身抗体”导致的交叉反应,该技术操作简便,特别适合现场和边远地区应用,对比传统技术该法不需专业性操作,不需仪器设备,因而乡村医生可自行进行操作并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67.
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是控制整个生命体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过程。癌症的特征是两者的异常调节导致细胞不受控制地持续增殖。最初,人们认为细胞死亡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抑制机制,这一特性被用于癌症治疗。然而,随着对细胞死亡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人们发现,死亡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进而导致肿瘤进展。因此,本文就几种不同的调节性细胞死亡(RCD)在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包括细胞凋亡、细胞焦亡以及自噬,并深入了解这些细胞死亡方式作为“双刃剑”如何通过细胞周期影响细胞增殖,以期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8.
环状RNA(circRNAs)是自然形成的广泛且多样的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类非编码RNA(ncRNA)。不同于传统的线性RNA,circRNA 呈封闭的环状结构,其结构稳定、丰度高、不受外切酶的影响、具有物种保守性及组织特异性。这些特点使circRNA 具有许多潜在的功能,如发挥microRNA(miRNA)海绵的作用、结合RNA 结合蛋白和参与基因的转录等。近来的研究证明circRNA 通过调节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circRNA 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分层应变技术用于评估青蒿素保护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砷中毒组、青蒿素低剂量干预组(低干预组)及高剂量干预组(高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只。以NaAsO2对砷中毒组、低及高干预组大鼠灌胃建模;12周后对低、高干预组分别给予青蒿素30、60 mg/kg体质量,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2周。比较末次干预后各组心脏常规超声参数、分层应变参数、心肌损伤标识、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病理改变的差异;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分层应变参数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对照组,另外3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Endo、GCS-Mid、GCS-Epi),以及心肌各节段圆周应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均降低(P均<0.05);肌肉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升高(P均<0.05)。相比砷中毒组,低、高干预组LVEF、GCS-Endo,后壁、下壁、前间隔圆周应变及SOD、GSH均升高,CK-MB、LDH、TNF-α及IL-6均降低(P均<0.05);高干预组LVFS、前壁圆周应变均升高(P均<0.05)。相比低干预组,高干预组LVEF、GCS-Endo,前壁、后壁、下壁圆周应变,及SOD、GSH均升高(P均<0.05);CK-MB、LDH、TNF-α及IL-6均降低(P均<0.05)。GCS-Endo、GCS-Mid、GCS-Epi与CK-MB及LDH均呈负相关(r为-0.651~-0.865,P均<0.05),与SOD及GSH均呈正相关(r为0.642~0.880,P均<0.05)。砷中毒组大鼠心肌细胞变形,排列紊乱,细胞核不同程度萎缩、溶解;低、高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改变则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 分层应变技术可用于评估青蒿素对砷中毒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