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专家系统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和治疗传染性疾病 ,快速和准确获得细菌的药敏结果是非常必要的。近 10多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及广泛应用 ,先后出现了许多自动与半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 ,VITEK系统即为其中之一。由于药敏结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 ,但是对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正确解释 ,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 :如细菌的耐药机理及对应的表型 ,细菌的天然耐药性 ,细菌群体中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分布 ,药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方式 ,体液及组织中药物代谢动力学 ,体外测试结果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等 ,这些都是由少数专家来完成[1] 。于是VITE…  相似文献   
92.
93.
2003-2005年老年病房患者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铜绿假单胞菌(PA)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我院近年的细菌分离率调查中一直居于首要位置.且因其易定植、易传播、难治性等特点已成为老年患者感染的重要病源菌.我们就PA感染的年龄分布和药敏变化等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临床更好地防治PA院内感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4.
目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趋势监测(SMART)监测中国腹腔感染患者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趋势。方法收集2005—2006年中国7所教学医院分离自腹腔感染患者的需氧和兼性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菌株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共收集菌株1208株,其中肠杆菌科菌占84.9%。在被测药物中,肠杆菌科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最为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分别为43.7%~50.5%、27.5%~35.3%和33.8%~44.2%。除亚胺培南100%敏感,ESBLs阴性株对其他药物的敏感率均低于ESBLs阳性株。患者入院<48 h分离株的敏感率均高于≥48 h分离株,<48 h分离株的ESBLs阳性率均低于≥48 h分离株。结论本研究为中国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腹腔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了依据。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是引起腹腔感染的肠杆菌科菌体外较为敏感的药物。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国内不同地区15所医院2012年从临床分离自脑脊液及其他无菌体液(胸水、腹水、胆汁等)的细菌构成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国内主要地区(13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CLSI 2012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3945株非重复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2214株,占56.1%,革兰阳性菌1731株,占43.9%。无菌体液中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屎肠球菌,粪肠球菌。无菌体液标本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CNS(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61.3%和77.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无菌体液中发现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和1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粪肠球菌,还发现6株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无菌体液标本中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8.1%和24.4%。无菌体液标本中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4.5%、5.5%和1.4%。结论应防范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本院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产灭活酶耐药机制。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高产头孢菌素酶(AmpC)和金属酶。通过对临床常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孢菌、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的检测结果分析,掌握本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耐药规律及主要基因型,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单纸片扩散初试产ESBL菌株,用双纸片增效确认试验或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VITEK)确定ESBL 菌株;用改良三维法检测去阻遏头孢菌素酶;Etest金属酶试条测定铜绿假单孢菌产金属酶的情况。用等电聚胶和测序方法对ESBL阳性株作分子基因分型。结果 80株肺炎克雷伯菌及143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频率分别为27.5%和28.7%,CTX-M基因型分别占48%和56%。124株阴沟肠杆菌中有21.8%单独高产AmpC酶,8.1%单独产ESBL,3.2%即产ESBL又高产AmpC酶。71株耐亚胺培南的绿脓假单胞菌中有18.3%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论产ESBL、高产AmpC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是住院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难以治愈的重要因素。CTX-M基因型是我院ESBLs流行的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2011年中国不同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全国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6012株铜绿假单胞菌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统一材料、方法(K-B法或自动化仪器)和判断标准(CLSI 2011年版),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并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1年15所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6 012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92.9%分离自住院患者,73.7%的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4.3%。耐药性最高的医院分离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30%,而耐药性最低的成人医院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2所儿童医院分离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17%;分离自门诊的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5%,而分离自ICU的菌株除了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6.1%外,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3%。各医院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平均为1.8%。结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耐药性增长趋势稳定。各地区、各医院、各科室患者的分离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差较大,医疗机构应加强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8.
北京医院近4年9005株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2005年至2008年本院临床分离菌9005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用纸片Kirby-Bauer法,对本院4年分离的9005株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Whonet 5.4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数量多于革兰阳性球菌。4年间,肺炎链球菌19株为青霉素不敏感株,β溶血链球菌未见青霉素耐药菌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产酶率从2005年的13%下降至2008年的4.5%;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不敏感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的耐药性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分离率有上升趋势;于2005至2008年,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分离率分别占43.0%,21.3%,52.0%及52.6%,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分离率分别占15.0%,25.9%,18.3%及25.0%;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已出现多重耐药株。结论定期进行耐药监测有助于了解细菌耐药性变迁。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2003年4月~10月期间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显色培养基对真菌进行鉴定,用药敏纸片法测定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到285株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其中检出最多的是白色假丝酵母133株(46.7%)、光滑假丝酵母66株(23.2%)和热带假丝酵母54株(18.9%).三种抗真菌药物对285株深部感染真菌总的耐药率分别为氟康唑10.9%、伊曲康唑7.7%和两性霉素B0%.对氟康唑耐药的有光滑假丝酵母26株、克柔假丝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2株;对伊曲康唑耐药性较高有克柔假丝酵母1株、季也蒙假丝酵母2株、热带假丝酵母5株、光滑假丝酵母12株和白色假丝酵母2株.结论:定期开展真菌的耐药监测,有助于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