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9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目的建立冷-束缚应激(CRS)诱导肠黏膜屏障破坏大鼠模型,探讨肠黏膜屏障变化在应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W 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寒冷加束缚为应激源实施干预,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实验期间通过直结肠扩张(CRD)实验测定内脏敏感性,取大鼠远端结肠及回肠黏膜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两组大鼠5h尿液中乳果糖(L)与甘露醇(M)排泄率(L/M)比值,反映肠黏膜屏障的变化情况。8结果模型组初始感觉阈值、疼痛感觉阈值、最大耐受阈值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肠黏膜病理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模型组大鼠5 h尿液中L/M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结论应激损伤导致大鼠肠黏膜通透性增大,肠黏膜屏障受损可能与应激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2.
背景:近年来聚乳酸、羟基磷灰石类复合材料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的研究,但是这类复合材料在增强材料界面的结合、调节材料的降解速率、改善材料的强度等方面仍不能满足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要求.目的:探讨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结构形态及表面亲水性.方法:分别将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共聚4羟基丁酸酯和聚碳酸亚丙酯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膜,扫描电镜对纤维膜的结构形态进行分析,并观察在人体环境相近的磷酸盐缓冲溶液(37℃,pH 7.4)中浸泡不同时间的表面亲水性.结果与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将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酯共聚4羟基丁酸酯和聚碳酸亚丙酯3种材料制各成微纳米纤维结构,控制制备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直径的纤维,样品随着在培养液中的浸泡时间延长,总体显示出接触角比初始降低,亲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43.
张林  李楠  吴凯  翟俊山 《胃肠病学》2010,15(4):229-232
背景:PSME1基因编码蛋白PA28α是26S蛋白酶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其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下调,可能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的:探讨PSME1基因对胃癌细胞恶性表型相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PSME1基因克隆入pcDNA3.1载体,构建PC-PSME1表达载体,以脂质体法转染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筛选并鉴定稳定转染细胞株SGC-PSME1。以生长曲线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细胞迁徙/侵袭实验分析SGC-PSME1细胞株的生长、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侵袭转移情况。结果:与转染空载体的SGC-PC细胞和空白对照组SGC-7901细胞相比,SGC-PSME1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克隆形成率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GC-PSME1细胞的迁徙率与两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PSME1基因对抑制胃癌细胞的恶性表型有一定意义。其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同时影响细胞周期,对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时组织粘合剂的用量和排胶规律,评价该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1年半时间内148例活动性(25例)或近期(123例)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直到曲张静脉闭塞.根据上腹部平片、CT血管成像和电子胃镜观察排胶规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结果 86.1%患者在1个月内排胶,在1年内可消失.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后团块形态与血管解剖结构相近,排胶时间与剂量无关系.远期生存率的决定因素是引起门脉高压的基础疾病.主要并发症是排胶出血,严重并发症是异住栓塞.结论 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是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作为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5.
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 (JPB)是检测由各种因素所致脑功能受损 ,而引发中枢神经功能的速度和准确性改变的方法〔1〕。JPB对筛选因轻度缺碘和补碘不足引起的轻度神经系统损伤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为诊断亚临床克汀病提供了有效、可信的测验方法。为进一步明确精神运动功能与智商水平的关系 ,我们将碘缺乏病区 7~ 14岁不同智商水平儿童的JPB检测T分值进行分析。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在辽宁省地处丘陵地区 ,已经供应碘盐30多年的开原、凤城两市农村碘缺乏中、重病区 ,选择出生并居住当地的 7~ 1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1 2 方法1 2 …  相似文献   
46.
微小 RNA(miRN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R-139是一种具有抑癌作用的miRNA分子,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而过表达 miR-139可通过多种靶基因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其凋亡。因此,miR-139在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复方血竭对烫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无烫伤组10只,烫伤组及烫伤后使用复方血竭组(血竭组)各30只。用沸水制成大鼠背部35%Ⅱ度烫伤,血竭组于烫伤后立即、4 h、8 h用复方血竭20 ml/kg灌胃,烫伤组和无烫伤组口服等量0.85%氯化钠。烫伤组、血竭组分别于烫伤后8、12、24 h处死动物,无烫伤组8h全部处死。大鼠FITC-D灌胃测定肠黏膜通透性,穿刺腹主动脉测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6、IL-10的水平。[结果]烫伤后大鼠门静脉FITC-D标记的葡聚糖及血浆IL-1β、IL-6与无烫伤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使用复方血竭后,门静脉FITC-D标记的葡聚糖及血浆IL-1β、IL-6均明显下降,血竭组IL-1β、IL-6水平较烫伤组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烫伤可导致大鼠肠黏膜应激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血浆IL-1β、IL-6升高;复方血竭可以保护应激状态下的肠黏膜屏障,抑制炎症因子IL-1β、IL-6的产生,上调IL-4和IL-10等抑炎性因子,纠正异常的免疫功能,降低免疫细胞对炎症的反应性,从而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及组织的修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48.
吴凯  朱超慧  张林  翟俊山  王欣 《山东医药》2009,49(52):84-85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受体(SSTR)2、5亚型在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中的表达,为临床应用生长抑素(SS)及其类似物诊断治疗UC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活动期UC患者(结肠炎组)结肠黏膜标本及26例体检者(对照组)结肠黏膜标本的SSTR2、SSTR5亚型蛋白的表达.结果 SSTR2、SSTR5亚型表达主要定位于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小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二者在结肠炎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90%,对照组分别为69.2%、61.3%.便血明显组SSTR2、SSTR5表达阳性率均为100%,便血不明显组表达阳性率均为83.3%.活动期UC患者结肠黏膜SSTR2、SSTR5表达均上调.结论 结肠黏膜SSTR改变提示SS在U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表达情况、相互关系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4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的表达。[结果]胃癌中P16,C-MYC和COX-2表达阳性率分别39.4%(41/104),57.7%(60/104),63.5%(66/104)。P16的表达在胃癌中与不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不同组织学类型均有显著差异(P〈0.05);C-MYC的表达在胃癌中与不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不同组织学类型无统计学差别(P〉0.05);COX-2的表达在胃癌中与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不同组织学类型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不同的浸润深度无统计学差别(P〉0.05)。而它们与肿瘤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16与C-MYC、COX-2表达呈负相关(P〈0.05),C-MYC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曲线研究结果显示P16,C-MYC和COX-2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P16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及C-MYC和COX-2高表达能客观反映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且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故检测三种指标可正确判断胃癌患者预后,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PN)及肠内营养(EN)支持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本前瞻性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本科收治的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N+ EN组(n=56)及对照组(n=56).两组均接受4周溃肠性结肠炎药物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Mayo评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体重指数.结果 PN+ EN组营养支持4周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93%比48.21%,P=0.00),Mayo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11 ±0.46比7.46 ±0.88,P=0.00).与对照组比较,PN+ EN组营养支持后总蛋白[(65.32±6.78) g/L比(59.81 ±6.98) g/L,P=0.00]、白蛋白[(36.20 ±6.89) g/L比(29.20 ±5.79) g/L,P=0.01]、前白蛋白[(267.23±63.48) g/L比(245.38±57.39) g/L,P=0.000]、体质量指数[(23.45±3.02) kg/m2比(21.34±3.07) kg/m2,P=0.04]均显著升高.结论 对溃疡结肠炎患者进行PN+ EN支持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并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