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高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细菌感染住院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hsCRP、传统CRP和外周血常规3种检测标准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等.结果 本组细菌感染38例,非细菌感染62例.hsCRP≤2.25mg/L者72例,2.26~7.99mg/L者11例,传统CRP≥8 mg/L者17例;血常规阳性者22例,阴性者78例.hs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约登指数高于另外两种检测标准.结论 hsCRP是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适宜指标.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为22例患者行右上腹弹道碎石杆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成功.手术时间35~125min,平均52min.3例因胆囊显露不清或术中解剖困难改行三孔法完成手术,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腹腔镜胆囊...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索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P1蛋白作为抗原成分在临床血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P1基因主要抗原决定簇,选择其分值较高的部位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用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小鼠,评价其免疫原性,同时用其作为抗原,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抗体并与全菌体抗原进行比较.结果 成功构建了pET-28C-P1-534原核表达载体,经表达、纯化后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26×103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其能与Mp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抗体滴度可达 1∶2000;用此蛋白作为抗原成分检测患儿血清,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00%及97.67%.结论 重组表达的P1-534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作为新的抗原成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全菌体抗原,为肺炎支原体抗原成分及其蛋白保护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P1 adhesin protein epitopes in diagnosi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Mp) infected patient. Methods The major epitope(P1-534) of P1 adhesin protein were predicted by ProPred and ANTIGENIC according to its primary structure. The high value fragment was cloned into a constructed recombinant vector. The gene was induced to express fusion protein in E. coli host strain BL21(DE3) and the fusion protein was identified by Western blot. BALB/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purified protein to test its immunogenicity. Then the purified protein was used as antigen to test the serum of Mp infected patient by ELISA, and compared with the Mp whole cell antigen. Results The P1-534 prote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and purified. ELISA data showed that P1-534 protein could elicit high levels of IgG in immunized mic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P1-534 were determined to be 85.00% and 97.67%, while the Mp whole cell antigen were 72.50% and 74.42%. Conclusion The results conformed that the recombinant epitope has certain immunogenicity,and its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re better than Mp whole cell antigen. P1-534 protein can be used as an antigen for immunodiagnosis of Mp infection.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对来院就诊北京地区常住人口婴幼儿贫血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保健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12月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141 331例6月龄~3岁儿童末梢血或静脉血血常规五分类检测结果。按照血红蛋白低于110g/L为贫血筛查标准,MCV和MCHC水平差异为贫血类型筛选标准,6月龄组(6~12月龄)、1~岁组和 2~岁组共3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次回顾分析人群中,婴幼儿贫血总患病率为10.29%,6月龄~组贫血患病率为22.1%,1~岁组为8.52%,2~岁组为1.97%,χ2检验结果表明年龄组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类型分析发现小细胞低色素贫血为12.43%,大细胞性贫血为0.24%,正细胞性贫血为17.03%以及单纯小细胞性贫血为69.78%。贫血程度情况分析表明轻度贫血13 276例,患病率为9.39%;中度贫血1 247例,患病率为0.88%;重度贫血19例,患病率为0.013%。 【结论】 以婴幼儿6月龄组贫血患病率最高,轻度贫血患病率居首位,本次资料分析结果可作为现阶段门诊就诊儿童人群营养保健干预的实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了解儿科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测现况,探讨检测结果对儿科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儿童专用需氧培养瓶、MicroScan WalkAway 40S1微生物鉴定仪与配套阳性菌鉴定/药敏复合板,病原菌报警时间自动记录,频度分析采用SPSS10.0版本软件处理。[结果]6335份儿童血培养标本中共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07株,总阳检率为8.0%。前3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205株占40.4%、人葡萄球菌183株占36.1%和溶血葡萄球菌67株占13.2%。双瓶送检或多次送检对临床诊断有指导意义病例共29例,仅占阳性结果5.7%。[结论]本次总结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理解儿科血培养结果,同时建议尽可能采取双样或多次取血送检方式,以提高儿科血培养阳性率与结果解释合理性。  相似文献   
26.
摘要: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检出状况。方法 对首都儿科研究所2005—2009年间35 352份标本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4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标本总检出率1.31%。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源构成比中,前3位标本依次为脓液(24.26%)、分泌物(7.32%)和呼吸道标本(6.73%),血液标本仅为0.20%。46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48株,占10.37%;MSSA 415株,占89.63%。2005—2009年度检出率分析结果显示,MRSA株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中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对利奈唑胺敏感。26株MRSA药敏分析提示,92.3%为多重耐药株。结论 儿科MRSA阳检率虽低于成人,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提示儿科需加强对MRSA株与药敏情况监测,尤其是对利奈唑胺等新药监测。  相似文献   
27.
农村家庭儿童保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填表调查、入户指导和生长监测的形式对北京郊区顺义县40例足月顺产儿的喂养、体重增长及患病情况进行追踪观察,90%的小儿监测至12月龄。结果表明,实验组小儿平均体重增长趋势优于对照组,同时该组婴儿期常见病发(患)病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提示,采用村医生定期入户指导家庭儿童保健将有助于提高儿童体质水平,而孕期儿保宣教工作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28.
王会萍  徐文健  王洛平  孟春  李静 《北京医学》2010,32(7):582-582,58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e,ESBLs)是指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水解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氨曲南的β-内酰胺酶。近年来,随着超广谱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某些细菌在选择压力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产生ESBLs,从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最具代表性的革兰阴性菌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29.
梅毒属于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儿科更不易发现。梅毒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病原体检测、血清学筛选试验及血清学确证试验,临床实验室多采用血清学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6个月以内婴儿腹泻病的病因及病原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感染消化科就诊的6个月以下婴儿腹泻患儿192例,对其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诺如病毒抗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轮状病毒并对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抽取58例患儿血清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维生素A含量,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喂养方式。结果192份标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17例,占8.8%:轮状病毒48例,占25%;病原菌42株,占21.9%。纯母乳喂养32例,占16.7%;人工与混合喂养160例.占83.3%。58例腹泻患儿中43例(74.1%)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0.70±0.40)μmol/L]。结论6个月以下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为病毒及条件致病菌。母乳喂养可减少腹泻的发病率。维生素A缺乏亦可为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