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白虎汤加减对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淋巴细胞亚群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脑卒中中后预防治疗,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白虎汤加减。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PCT、CRP、WBC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在总有效率结果方面,观察组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CT、CRP、WBC计数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CD3^+及CD4^+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4^+/CD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虎汤加减能有效改善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加味柴胡桂枝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味柴胡桂枝汤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表(BI)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6周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和抑郁改善情况;采集患者空腹血样,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及脑功能损伤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水平,探讨两组治疗方案对脑损伤调节的机制,记录不良反应,评估两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经治疗,两组的NIHSS、HAMD均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NIHSS、HAMD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5-HT水平高于对照组,NSE低于对照组,NPY和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37.50%(P>0.05)。结论:相对于单独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加味柴胡桂枝汤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有效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及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骨髓MSCs体外分离培养体系,并进行多向分化诱导,以证实其多向分化潜能,为MSCs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MSCs,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用诱导剂对MSCs向成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和成肌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分离获得了高纯度的骨髓MSCs,细胞增殖活性强。经骨向诱导后,ALP和矿化结节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神经向诱导神经元特异性标志蛋白NSE和NF200,成肌细胞标志蛋白Deamin和Connexin-43阳性表达。结论: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成功建立了大鼠骨髓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体系;并能够向成骨细胞、神经元样细胞和成肌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克唑替尼治疗EML4-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既往化疗失败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5例,给予克唑替尼治疗,克唑替尼胶囊250 mg,口服,1粒/次,2次/d,早晚确定时间各服1粒,1 d剂量为500 mg。对照组15例,给予多西他赛单药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于第1天静脉滴注,21 d为1个治疗周期,化疗前1 d给予口服地塞米松8 mg,2次/d常规预处理,避免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期。结果克唑替尼用于二线治疗NSCLC与化疗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0.0%、20.0%;控制率分别为93.3%、53.3%,实验组具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结论能否将克唑替尼应用于EML4-ALK基因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有待于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对垂体前叶激素皮质醇分泌的影响. 方法 将64例(年龄65~72岁)行机械通气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丙泊酚组(32例)和咪达唑仑组(32例).记录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镇静全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颅内压和脑灌注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人住ICU后24 h、72 h和4周时静脉血的垂体前叶激素皮质醇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ICU期间脉搏氧饱和度、腋温、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血清皮质醇含量在24 h和72 h时[(269.7±4a.2)nmol/L、(234.962±66.9)nmol/L];低于咪达唑仑组[(278.0±75.5)nmol/L、(243.2±42.4)nmol/L](t=5.312和5.919,均P=0.000);皮质醇在第4同时丙泊酚组为(209.1±73.9)mol/L.咪达唑仑组(210.8±66.6) n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5,P=0.938). 结论 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ICU内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的皮质醇分泌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系统治疗对骨质疏松(OP)时种植体骨结合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A组)、骨质疏松组(B组)和唑来膦酸治疗组(C组)。B、C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A组接受假手术。术后12 w测量股骨骨密度(BMD),证实OP状态,并在大鼠左侧胫骨近中干骺端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A组、B组植入单纯HA涂层种植体,C组植入唑来膦酸钠-涂层种植体。种植术后第4、12周分两批处死动物,标本制作不脱钙切片,行形态学观察及骨计量学检测。结果种植术后4和12 w时,B组种植体骨结合率(IBCR)、新生骨量(NBV)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1);C组IBCR和NBV则与A组接近(P>0.01)。结论实验性OP可降低种植体骨结合率;局部应用唑来膦酸则可一定程度拮抗OP的负面影响,促进种植体愈合,使种植体骨结合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浸渍沉淀法制备了钙改性NiO/ZnO-Al2O3-SiO2汽油脱硫吸附剂,并与S-Zorb工业吸附剂进行比较。物理性质分析、X射线衍射和原位吡啶吸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钙改性NiO/ZnO-Al2O3-SiO2吸附剂比表面积为137.7 m2/g,孔容为0.31 cm3/g,NiO及ZnO晶体分布均匀且L酸总量更多。在420℃、2.9 MPa、质量空速10.98 h-1、氢油体积比48:1的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从243.38 μg/g降至10 μg/g以下,汽油辛烷值仅降低0.3;新鲜和再生吸附剂穿透硫容分别可达57.12 mg/g及47.33 mg/g,经过长周期再生循环后脱硫性能保持优良。同时,物理性质分析、光电子能谱等表征结果表明失活吸附剂再生后效果明显改善,汽油中硫元素最终被ZnO吸附生成ZnS。  相似文献   
9.
脊髓创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个阶段,是一个多种发病机制参与的复杂过程,包括血管机制、自由基学说、氨基酸学说、炎症及细胞凋亡等。近年来,有关麻醉药物对脊髓损伤病理生理影响的研究也加入其中,涉及范围包括不同的给药方法或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对创伤脊髓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应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公布的<抗栓与溶栓治疗: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循证临床指南>(第8版)对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的评论性综述,对得到的临床证据进行分级,对抗栓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对于以前的版本,第8版增加了非美国作者的比例,从而使得整个指南的适用范围更广.该指南证据分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收益与风险、负担、花费之间的权衡,二是评估这些收益和风险的可信程度.本文选取指南中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治疗相关的部分进行解读,针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慢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初级和二级预防等3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了指南中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