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跖内收(内翻)的手术治疗 跖内收是前足相对于中足和后足所产生的内收。本文所述跖内收限定为前足(跖骨)在横断面上异常的内收变化,而后足正常或轻度外翻的前足畸形。跖内翻是指前足在相对后足向内侧偏移的情况下又有旋后为特征的足部畸形;后足正常或伴有轻度内翻。这两种情况下,足的外侧边界凸起并向第五跖骨基底部突出(图1)。  相似文献   
72.
自1981年Austin等[1]报告采用第一跖骨头“V”形平移截骨术治疗外翻以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该术式具有下地早、骨愈合快、疗程短等优点。术中“V”形截骨后将截骨块向外水平推移,使第一、二跖骨夹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具有有效地防止外翻复发的特点。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自1993年6月~1999年12月共收治外翻患者126例217足,男7例9足,女119例208足;其中单侧患者外翻35例,双侧91例。病程2~51年,平均16.3年。年龄18~74岁,平均42.8岁;其中40岁以上者78例,占61.90%,而30~49岁…  相似文献   
73.
用蝉鼓膜肌(Tymalmuscle)制作线粒体教学切片标本组胚教研室王正义中图分类号Q-34通常线粒体教学切片标本的制作材料都选用动物小肠[1-3],但小肠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太小,具有不同形态,且成散在分布,以及还有可能由于分色不当造成细胞内其它结构成...  相似文献   
74.
75.
我们于1990年9月~1991年6月采用美国Terry k Lichty 研制的微型加压螺钉(称为T-Screw)治疗足部骨折与拇外翻矫形25例,获得满意准备果,感到使用该钉有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本组男48例,女12例,年龄7~64岁。尺桡骨骨折29例,胫腓骨骨折31例。横断型骨折8例,螺旋型12例,斜型13例,粉碎型27例。开放性骨折13例,闭合性47例。伴有多发骨折、创伤性休克、筋膜间隙综合征10例。采用臂丛或硬膜外麻醉,常规应用气囊止血带。尺桡骨用单针固定,胫骨用双针。按骨折不同部位选择胫骨结节下1.5cm内外侧,胫骨内踝;尺骨鹰嘴  相似文献   
77.
患者 女,40岁。1984年3月感双下肢麻木,始自双足并向上发展,痛觉逐渐减退,腿软无力,持拐行走。有时大小便失禁。同年8月27日入院。检查:双侧腹股沟以下痛觉减退,膝关节以下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1级,双侧膝反射亢进,双侧  相似文献   
78.
(接上期)选择手术时要注意[母]外翻与下肢疾病的关系:下肢的某些畸形,如膝外翻可改变下肢的负重力线使足呈外翻位站立与行走,常可引发[母]外翻畸形。同样,扁平外翻足的患者,由于足负重力线的改变也可引发[母]外翻畸形。  相似文献   
79.
王正义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935-2936
目的探讨不同根尖诱导成形剂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平行对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100颗牙)采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的发育不完全年轻恒牙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50颗牙)。2组患者根尖诱导成形剂分别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及有氧化钙(CH),观察2组患者随访期内根尖硬组织量、根尖孔关闭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及平均治疗周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周期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结论 MTA在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使用具有效果好,患者闭合周期短,就诊次数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80.
跖骨骨间神经瘤王正义,陈宝兴一、名称与流行学1845年英国足外科医生DurLacher首次描述过第三,四跖骨间神经痛,1876年美国足外科医生TG.mortow认为它是第三,四趾跖关节痛,1893年T.S.K.morton报告6例,并命名为mor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