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62.
目的 分析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rimary vitreoretinal lymphoma, PVRL)的免疫和基因表型,探讨流式细胞和二代测序在PVRL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PVRL的细胞病理学、流式细胞、靶向二代测序或数字PCR等检测结果。结果 3例患者症状不典型,例1和例3从初诊到确诊历经1年左右。3例的流式细胞免疫分型均支持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例1细胞病理学见异常大淋巴细胞,二代测序发现MYD88 L265P和CD79B Y196H等8个基因突变。例2细胞病理学见异常幼稚大细胞,二代测序发现MYD88 L265P和CD79B Y196N等13个基因突变,房水细胞因子IL-10/IL-6升高。例3数字PCR发现房水MYD88 L265P突变。结论 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是PVRL诊断的实用辅助手段,二代测序有利于探索新的诊断和预后标志物。  相似文献   
63.
具“舒筋活络”核心功效的白脉软膏临床干预疼痛、痉挛、僵硬等症状的白脉病疗效显著,但其药效学特点及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建立模拟临床的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的大鼠L4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orsal root ganglion, CCD)模型,采用行为学、副作用评估、网络分析、拮抗剂及分子生物学验证等方法初步探讨白脉软膏治疗CCD的药效及机制。药效学研究表明,白脉软膏能明显改善CCD模型大鼠的痛敏阈值(机械痛敏、热痛敏、冷痛敏),改善步态行为,且无耐受性及明显的毒副作用;靶组织初筛结果显示白脉软膏能抑制小鼠福尔马林实验第二时相伤害性反应,升高正常小鼠的热板阈值,并降低脊髓炎症因子表达;网络分析发现白脉软膏治疗CCD具有协同性且与下行抑制/易化系统及神经炎症相关。实验进一步采用行为学、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技术发现白脉软膏发挥CCD镇痛作用可能与其调节CHRNA7、ADRA2A、ADRB2等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神经配基)以及降低脊髓小胶质细胞HIF-1信号通路核心调控元件NOS2/p-ERK/PI3K的表达相关。相关研究初步揭示了白脉软膏治疗白脉...  相似文献   
64.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是一种相对罕见但是预后较差的T/NK细胞增殖性疾病, 通常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同时伴有EB病毒(EBV)DNA水平升高[1,2]。一般而言, 传统的抗病毒治疗以及常规化疗的治疗效果欠佳, 若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CAEBV可能发展为EBV相关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EBV-HLH)、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淋巴瘤等疾病[3,4]。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当前可以治愈CAEBV的唯一方法, 但是处于疾病活动状态时移植结局往往不良, 因此, 如何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症状以便于更好桥接后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5,6]。T细胞功能障碍是CAEBV重要的始动因素, 转录组测序发现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PD-L1)信号通路异常, 提示免疫检查点治疗可能是治疗CAEBV的一种创新型策略[7,8]。近来, Liu等[9]的研究发现PD-1抑制剂Nivolumab可以通过恢复体内有缺陷的抗EBV作用为复发、难治性EBV-HLH患者提供潜在的治愈能力。CAEBV通常被认为是EBV-HLH...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医联体内处方点评工作实践,总结分析医联体合理用药发展方向。方法 从2019年7月起对青岛市中心医院下属3家社区医院进行处方点评,对集中问题进行反馈、讨论。结果 2019—2021年,经不合格处方整改、建立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处方点评流程等工作,3家社区医院的处方不合格率从2019年的10.67%降到2021年的1.96%(χ2=167.223,P<0.001),不合格用药情况明显改善。结论 不合格处方整改、处方点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联体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提升了基层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6.
祛风骨痛巴布膏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但其临床定位与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采用“证症结合”的诊疗模式有利于突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定位及疗效特点。因此,本研究基于“病-证-症-方”关联网络分析策略,整合临床表型组、转录组和生物网络挖掘技术,探析祛风骨痛巴布膏干预骨性关节炎(OA)、神经病理性疼痛(NP)、慢性炎症性疼痛(CIP)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功效特点和作用机制。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祛风骨痛巴布膏所含3个功效组均与其减轻疼痛症状的作用环节相关,祛风散寒组、舒筋活血组与消肿止痛组的作用可分别概括为散寒止痛、活血止痛、消肿止痛,三组共同发挥祛邪止痛之效;在纠正机体代谢水平紊乱方面,祛风散寒组与消肿止痛组的作用分别概括为祛风散寒除湿和行气消肿止痛;在矫正机体“免疫-炎症-血管轴”失衡方面,舒筋活血组的作用概括为疏肝行气、活血化瘀。进一步基于“病-证-症-方”关联网络分析策略,祛风骨痛巴布膏干预OA、NP、CIP与MPS致病基因互作网络的关键网络靶标可能通过矫正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失衡系统,发挥缓解痛觉过敏和感觉异常等症状的治疗作用。综上所述,祛风骨痛巴布膏可改善风寒湿痹证...  相似文献   
6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