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对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炎症性肠病(IBD)和胆囊息肉(GP)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2000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1例PSC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经腹部CT或腹部超声或肠镜检查证实GP和IBD存在。结果 在201例PSC患者中检出GP 23例(11.4%)和IBD 154例(76.6%);在23例GP患者中,IBD、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发生率分别为87.0%、73.9%和8.7%,在178例无GP患者中,则分别为75.3%、58.4%和15.7%,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5例GP患者接受了胆囊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5例(33.3%)为腺癌,3例(20.0%)为高度不典型增生,另7例为良性病变,良性与恶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SC患者GP和IBD发病率很高,其中部分GP可进展为恶性病变,宜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2020年2月12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及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冠状病毒研究小组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正式分类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1]。而世界卫生组织同日宣布,由这一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正式名称为COVID-19。近期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提出[2]: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虽然目前以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人数较少,从目前数据看,一旦心脏受累,多数患者为重症表现,严重影响预后。现将COVID-19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可能机制与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17岁,因"体检发现腹部巨大肿物半月余"入院。患者无自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长期服用雌激素,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等病史;全腹部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腹膜后相当腰1-骶1水平脊柱前方及右侧见一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大小约22 cm×19 cm,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轻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同源性2b衔接蛋白1(SH2B1)对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糖代谢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方法将分离培养好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肥大标志物ANP、BNP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H2B1、糖代谢相关蛋白GLUT4、G6PD和信号通路AMPK的表达水平。为了进一步探索SH2B1在心肌肥厚中发挥的作用,采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SH2B1基因,将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siSH2B1组、siSH2B1+AngⅡ组;48 h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然后使用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乳鼠心肌细胞,检测AMPK对糖代谢相关蛋白的影响,将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Ⅱ+compound C组,Western Blot检测GLUT4、G6PD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SH2B1、GLUT4、G6PD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PK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磷酸化AMPK表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Neg组相比,siSH2B1组SH2B1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Neg+AngⅡ组相比,siSH2BI+AngⅡ组GLUT4、G6PD蛋白表达减少,AMPK的磷酸化水平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H2B1可通过促进心肌细胞糖代谢而加重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AM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颜辉  吴钢  王乐  王顺  毛帅  江洪  黄从新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8):23-26,31
目的 探讨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级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left stellate ganglionectomy, LSG)组和假手术组。3组大鼠均行腹主动脉缩窄手术心力衰竭模型造模,然后LSG组行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0周,所有大鼠均行超声心电图检查,处死后取心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心肌肥厚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内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0周,与对照组比较,LSG组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大鼠的心功能明显好转。结论 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通过抑制心脏炎症和心肌细胞凋亡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三黄泻心汤对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搜集三黄泻心汤中相关有效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PubChem)、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预测三黄泻心汤的潜在作用靶点;运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脓毒症心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使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数据库(STRING)构建交集蛋白间相互作用关系网络;借助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数据库(DAVID)在线工具进行基因的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Vina、PyMOL软件进行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结果:通过筛选获得三黄泻心汤13种主要有效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511个,有效成分与疾病相关共同靶点51个,主要涉及细胞凋亡、蛋白磷酸化、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并可能通过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术前晚期肺癌炎症指数(ALI)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2-01—2016-12-31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9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术前血液学、组织病理学和生存信息.依据ALI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ALI组(130例)和低ALI组(179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DNA水平分子鉴定方法研究的文献回顾,作者整理了几种经典的基于DNA水平的中药分子鉴定方法,包括RFLP,DNA microarray,RAPD,CAPS,ISSR,SSR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日趋成熟,该领域出现了诸多分子标记技术,并且已经能够很好的应用到中药基源鉴定中。最近兴起的DNA barcoding和DNA chip技术在DNA分子标记领域亦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和潜力,结合即将出现的新的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笔者做了相应的阐述。任何一种药材的鉴定方法都存在局限性,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和应用其优势,从而合理和有效地对现有方法进行补充和改进,随着生物分子领域的迅速发展,有理由相信DNA分子鉴定方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分析不同的转运方式的STEMI患者以首次医疗接触至再灌注时间(FMC-to-B)为基础的各救治时间段,探讨与指南的差距。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三〇六医院急诊就诊的315例STEMI患者,按不同转运方式分为急救体系(EMS)转运组及非EMS转运组,分析各急救时间,包括发病至FMC时间(SO-to-FMC)、转运时间、FMC-to-B、导管室启动延迟时间、介入操作延迟时间、急诊至球囊扩张血管再通时间(D-to-B)。结果两组患者SO-to-FMC、转运时间及FMC-to-B比较,EMS组明显低于非E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时间,EMS组为91 min,明显低于非EMS组的14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to-B时间及院内急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EMS系统转运方式可以有效的缩短院前急救时间,从而缩短总缺血时间。我院院前急救时间与指南标准比较,还有很大差距,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急救体系来缩短缺血时间并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