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9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316篇
预防医学   17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7篇
中国医学   16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远期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的远期脑CT形态学改变。方法对185例HIE患儿做头部CT复查,男116例,女69例,年龄:1岁5个月~3岁37例,4~10岁118例,11岁以上30例,平均6.5岁。并对其结果分析。结果185例中,CT异常152例(82%)。CT表现分为4类:(1)脑萎缩(73%);(2)脑软化(67.8%);(3)脑积水(18.4%);(4)脑钙化灶(2.6%)。结论CT表现反映了HIE远期不可逆后遗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为判断预后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初步探索其防治机理。方法:采用人血清白蛋白(HSA)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设秋水仙碱为对照,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大鼠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放免法)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超同结构的影响。结果:肝纤维化大鼠在应用加味四逆散防治后,血清HA,LN,Ⅳ-C含量明显降低,肝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胶原沉积减少,纤维增生显著改善,肝细胞坏死得以修复,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能有效地改善肝脏微循环,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抑制星状细胞活性,减少肝内胶原蛋白合成和沉积,促进胶原降解,具有肯定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3.
天眩清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福海  武继涛 《陕西中医》2002,23(10):902-903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5 0例采用天眩清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3 0例采用维脑路通。结果 :两组均能明显改善症状和体征及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速度 ,而治疗组在改善眩晕和头痛及血流变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 )。提示 :本药能够改善本病的血液循环 ,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型论治的方法配合降颅压等西医疗法,治疗出血性中风60例.结果有效率达90%.提示本方法具有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及降低神经功能缺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活性氧(ROS)对Fas/FasL信号转导途径致肺泡巨噬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以中国北戴河煤炭工人疗养院无其他肺部疾病的Ⅰ期、Ⅱ期尘肺患者共45例为研究对象,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肺泡巨噬细胞(AM)分两组培养,即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采用TUNEL技术检测AM凋亡情况,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片段,Western blot法检测AM的Fas、FasL、caspase 8、caspase 3表达水平.结果 SOD组的凋亡指数(9.50±2.76)显著低于对照组(19.18±2.83,P< 0.05);SOD组的Fas、FasL、caspase 8、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07±0.065、0.115±0.047、0.231±0.139、0.312±0.114)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209±0.084、0.210±0.097、0.374±0.071、0.441±0.095,P<0.05);对照组出现凋亡细胞特征性"梯状带",而SOD组未出现.结论 Fas/FasL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的AM凋亡可能与ROS上调Fas/FasL系统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6.
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苯接触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水平,以及接苯工人的工种、工龄等对结构畸变细胞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30名接触苯作业工人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并抽取每人外周静脉血0.5 ml,加入含有植物血凝素和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52~54 h,终止培养4~6 h前加入秋水仙素.收获细胞,染色,用自来水、单蒸水冲洗,干后封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以非分带染色的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种类和异常率.结果 苯接触工人的染色体畸变异常人数在包括裂隙时有40人,在不包括裂隙时有2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1.7%与16.9%.在分析不同工种、性别、工龄、饮酒、吸烟、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时,无论包括不包括裂隙这种畸变种类,工种是其影响因素.染色体结构畸变类型主要是单体裂隙31.77%、单体缺失30.75%和断裂25.41%.没有发现上龄、性别、饮酒、吸烟和防护知识对染色体畸变率有明显影响.结论 苯接触工人的染色体异常率在包括裂隙时为31.7%,在不包括裂隙时为16.9%.油漆工人的染色体畸变异常率高于其他苯作业工人.  相似文献   
67.
 本实验旨在探讨家兔服利福平(RFP)对优降糖(Gli)药代动力学及降糖效应的影响。实验采用自身对照法。研究结果表明:Gli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一室开放模型。RFP可减少Gli的吸收,加速Gli的代谢,显著改变Gli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文中列出实验所得Glita及RFP+Gli组Gli的主要药代参数。RFP对GIi的降糖作用在16h内产生增强效应,而在16h后消失。提示在该实验条件下,Gli可能有新的代谢产物生成,且有较强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68.
论痞证可痛     
关于痞证,自《伤寒论》中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以降,历代医家大多遵痞证不痛之说。近来,窥见痞证亦可痛之一斑,现述之,求教于同道。1 汉代时痞字含有痛义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曰:“痞,痛也,从疒,否声”。其书早于《伤寒论》约100年,能反映汉时文字含义的真貌,因之,《伤寒论》中之痞字当具痛义。  相似文献   
69.
MMP-1、MMP-3对高动力血流状态肺血管重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肺动脉壁内金属基质蛋白酶鄄1(MMP鄄1)、金属基质蛋白酶鄄3(MMP鄄3)的表达水平,探讨MMP鄄1和MMP鄄3对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套管连接法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穴S1、S2雪各20只和对照组(C1、C2)各10只,实验组用套管连接右侧颈总动脉近心端和右侧颈外静脉第1属支的近心端,对照组只在相同部位作假手术。于实验后第8周和第16周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和右心室收缩压,留取肺组织行免疫组化法染色,应用IA1型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血管壁中MMP鄄1和MMP鄄3的含量相对值。结果:术后8周S1组PAP和RVP均显著升高,与C1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术后16周S2组PAP和RVP升高,与C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S1组与S2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01);术后8、16周S1组大鼠肺血管大中动脉中膜弹力纤维和平滑肌胞浆及细胞外基质中有较多MMP鄄1和MMP鄄3棕褐色颗粒沉积,同时可见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平滑肌肌层增厚,无肌型小动脉肌化;而对照组大鼠肺血管无明显MMP鄄1和MMP鄄3棕褐色颗粒沉积和肺高压病理改变。IA1型自动图像分析量化结果显示,术后8、16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01);S2组和S1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MMP鄄1和MM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后路内固定加前路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 1999年以来对有适应证的胸腰椎结核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 ,术后观察植骨融合、后凸畸形矫正、脊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本组 8例 ,随访时间最短 11个月 ,最长 3年半 ,平均 2 2个月。结核病灶全部愈合 ,椎间植骨融合 ,7例后凸角得到部分矫正 ,平均矫正 2 2°。下肢肌力进步 1~ 2级。发生断钉 1例。结论 :严格掌握适应证 ,在确保病灶彻底清除基础上 ,可合理使用内固定。椎间充分植骨是预防内固定失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