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2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41.
目的 了解小儿流感嗜血杆菌(Hi)性脑膜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通过与国际疫苗研究所合作开展的Hi性脑膜炎监测网络,对符合筛检标准的疑似脑膜炎患儿进行评估、调查和采样,收集病例的病案、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例Hi性脑膜炎患儿起病急,临床症状体征较重,脑脊液(CSF)均有异常,均从血和CSF中分离到Hi,1例发生硬膜下积液,无死亡;均发生在2岁以内,发病时间分别为夏、秋和冬季,病例为散发,无二代病例发生,均来自农村,生活条件不安定,居住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经济较困难,人院前有1至多次在个体诊所就诊和自行服用药物史。结论 Hi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体征较重,是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疾病,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生活不安定的小儿尤其要警惕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诊断依据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广西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诊断依据,从而了解真实情况,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在我区A~E5市(县)内对各医疗单位2002年8~12月期间填报疫情报告卡的伤寒、副伤寒病例按调查表回原医疗机构对其诊断依据、实验室结果、菌型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54例伤寒、副伤寒报告病例的“临床”和“临床 血清学”的诊断率均为39.8%,“病原学”诊断率为17.8%,“临床 流行病学”诊断率为2.8%。病原学诊断率以A地为高(49.0%),其它4地在0%~9.1%之间;分离病原以甲型副伤寒的比例为高(占93.7%)。有病原分型诊断的占59.6%,其中伤寒占33.6%,副伤寒占26.0%;未分型占40.4%。234例无病原学诊断、依靠血清学诊断的病例中有107例肥达氏反应结果与区分的诊断不相符(占45.7%);肥达氏阳性的细菌学符合率为23.5%.47.1%培养阳性患者其肥达氏结果为阴性,20.6%肥达氏阳性的患者其培养结果为阴性。结论应提高各医疗机构报告病例病原学诊断的比例,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其诊断水平和统一诊断标准,提高发现病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肥达氏反应在伤寒副伤寒的诊断中存在其局限性,病例的诊断及现场疫情控制急需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快速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43.
光滑乳头状疣及角化生殖器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于外生殖器部位的皮肤感染,临床较少见.该两型与尖锐湿疣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别外;两型生殖器疣也有许多共性.我们自2006年8月~2009年10月,共收治23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大多不明,往往很难根治.笔者于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转移因子加自血疗法配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5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以整群随机试验实现学校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项目的研究设计和实施应用,评价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西伤寒副伤寒高发区全州县为项目现场,采用整群随机试验方法确定干预组和对照组所需样本量。结果根据组群随机试验方法计算,共需要观察对象为28500人,以学校为单位,分为38个组群。根据组群的以往发病率、地理位置及性质(小学、中学、高中)分层配对,确定干预组分为19个组群共13563人,对照组为19个组群共14143人。对2组各主要混杂因子(学校性质、学生年龄与性别、学校卫生环境等)进行分析,2组之间总体相差不大,具有较好的均衡性与可比性。结论整群随机抽样法应用于伤寒、副伤寒学校干预试验研究,简单易行,能较好地控制组间混杂因子,但所需样本量较大。  相似文献   
46.
广西全州县寄宿制学生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农村中小学校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效果,为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全州县城乡寄宿中小学20所作为干预学校,18所为对照学校;对干预学校采取健康教育和饮水消毒综合干预措施,对照学校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学生伤寒副伤寒认知、态度、行为的变化和最终干预结果 ,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学校学生伤寒副伤寒知识知晓率、正确态度和卫生行为形成率较干预前以及对照学校均有明显提高,干预期间干预学校学生伤寒副伤寒累积发病率(0.39‰)显著低于对照学校(2.53‰)(P0.01)。干预措施对学生发生伤寒副伤寒的保护率为84.58%。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学生卫生行为及大幅度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是有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47.
Objective To estimate disease burden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te meningitis/encephalitis,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isease control strategy development.Methods A syndrome surveillanc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 Guigang city with a population of 5 020 000.For the suspected cases, serum and CSF were collected,and bacterial culture,latex agglutination test,real-time PCR and ELISA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ll involved cases were identified to 6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WHO case definition. Results 1424 suspected cases were evaluated in a surveillance of 30 months,yielding the incidence,mortality and mortality of 11.35/100 000(1424/12 546 500 person years),0.43/100 000(54/12 546 500 person years),3.79%(54/1424)respectively.A total of 103 and 51 cases were confirmed for JE,bacterial meningitis,with a incidence of 0.82/100 000(103/12 546 500 person years),0.41/100 000(51/12 546 500 person years).96.10%(99/103)of JE sases and 37.30%(19/51)bacterial meningitis cages occurred in<10 years old children and<5 years old children.A clinical misdiagnosis rate of 19.42%(20/103)and 15.69%(8/51)were obserred for JE and bacterial meningitis.Conclusion Acute encephalitis,meningitis syndrome can cause a higher burden of disease.of which the main components of viral encephalitis.Most of syndrome is occurred in summer and autumn,mainly reported in children of younger than 10 years old.A quite misdiagnosis would be made among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 syndrome cases.  相似文献   
48.
49.
50.
广西霍乱地理流行病学特征的趋势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霍乱流行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地理趋势。方法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 ,建立趋势面数学模型 ,对广西1961~1999年霍乱累计发病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病率在经度108°~109°、纬度22°区域最高,在纬度25°的北部形成另三个高峰,在经度108°~109°带宽上其等值线变化频率最大。结论广西霍乱流行呈现四个地理趋势高峰值 ,以沿海地区发病率最高 ,其次为北部山区 ,流行趋势由南至北向内陆扩散 ,在经度108°~109°区域对地理位置的变化最具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