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6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11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285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5篇
  1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构建重组人源化hING4基因并探究其对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方法:以pcDNA3.0-mING4重组质粒为模板.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hING4基因.用荧光显微镜和RT-PCR法检测hING4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Westem印迹法检测hING4对肺癌细胞中Bax、Bcl-2表达的影响;集落形成试验和FCM法检测hING4对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结果:基因测序和PCR结果提示成功构建人源化Ad-hING4基因;并能在肺癌细胞中表达,对肺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Westem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基因在上调Bax表达同时下调Bel-2的表达;集落形成试验、FCM检测结果提示hING4基因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Ad-hING4基因,并能在体外抑制肺癌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运用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心肌iNOS、eNOS,AKT,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葛根素120mg/kg腹腔注射四周能不同程度增加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区域和非缺血区域心肌eNOS蛋白表达以及AKT磷酸化水平,而对iNOS蛋白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作用的分子机制与其促进AKT磷酸化水平,从而激活eNOS,使NO生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了解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免疫功能变化,探讨结肠癌组织切除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3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百分率及IL-2的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肠癌组患者术后第1天CD69表达百分率高于术前(P<0.01),术后第1、3、5、10天CD69表达百分率无明显变化;结肠癌组IL-2的表达水平术后1、3d与对照组相比无变化,第5天IL-2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第10天IL-2表达水平同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前免疫功能低下,术后活化T细胞明显增多,表明切除肿瘤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提高机体的自体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家猪感染亚洲牛带绦虫后血清细胞因子IL-2和INF-γ的含量变化,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家猪抗亚洲牛带绦虫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用亚洲牛带绦虫虫卵直接灌胃20d龄健康乳猪5头,并以健康乳猪4头作对照。于感染后第7、13、15、30、41、45、60和75天,定期抽取猪心脏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2和INF-γ含量。结果正常组血清IL-2和INF-γ含量在不同时期基本处于稳定水平;实验组血清IL-2和INF-γ含量在感染第7天时含量最高,之后迅速下降略高于或低于正常组,第60天开始回升,第75天形成新的高峰。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血清IL-2和INF-γ含量在第7、75天显著升高(P〈0.01),在感染第13、60天时略升高(P〈0.05)。结论家猪感染亚洲牛带绦虫不同时期,血清IL-2和INF-γ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感染早期血清出现高水平IL-2和INF-γ,提示细胞免疫在抗击六钩蚴早期感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感染中期,血清IL-2和INF-γ含量相当于正常组,提示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低下;晚期出现高水平的IL-2和INF-γ,可能是宿主抑制囊尾蚴引起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5.
北京市2006年市售福寿螺中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6年北京市水产市场出售的福寿螺中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状况。方法分别从北京市三个水产市场不同摊点采集福寿螺样本共47只,采用胃蛋白酶消化法从螺体中分离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并用直接镜检法在消化后的沉渣中查找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幼虫的分期根据管圆线虫不同时期形态特点进行判定。结果采集的47只福寿螺有9只检出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率为19.15%,其中有1件样本检出Ⅰ期幼虫,8件样本检出Ⅱ期幼虫。结论北京市水产市场出售的福寿螺部分感染有广州管圆线虫。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丹参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保护作用。方法: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各6例入选研究,各取空腹外周血20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贴壁选择法行EPCs培养,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样一分为二,分别为高胆固醇组及丹参组,丹参组培养时另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μg/mL,采用流式细胞术、倒置显微镜、MTT法、Boyden小室等分别观察各组EPCs数量、集落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结果: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6.13±0.84)vs(24.53±3.67),P<0.01〕,且其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也显著降低,培养时添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使丹参组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较高胆固醇组显著提高,但低于对照组,其中黏附能力及迁移能力虽仍较对照组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下降,功能受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外周血培养的内皮祖细胞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人apoE4转基因鼠肾脏的基因表达谱变化.方法分别提取人apoE4转基因鼠和正常C57BL/6J小鼠的肾脏总RNA,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分别与鼠cDNA表达点阵杂交,再用ESTblot软件进行分析,并用Northern印迹证明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人apoE4转基因鼠肾脏中有38个基因的mRNA表达升高,22个基因的mRNA表达降低.其中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前体、视黄酸γ受体和白介素5受体等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加.B-raf原癌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整联蛋白α4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Northern杂交证明转基因鼠肾脏的c-Jun基因表达升高.结论人apoE4转基因鼠肾脏的c-Jun、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前体、白介素5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整联蛋白α4等基因的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 (URSA)与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 (ELISPOT)法对 30例URSA患者和 2 4例正常妇女 (对照 )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 4 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细胞 )亚型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相比 ,URSA患者外周血中CD 4 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多 (分别为 45 %、6 0 % ,P <0 0 5 ) ,Th1细胞的百分率升高 (14%与 2 6 % ,P<0 0 1) ,Th2细胞的百分率降低 (2 0 %与 7% ,P <0 0 5 ) ,Th1/Th2细胞比值增大 (0 73与 3 80 ,P<0 0 1)。结论 URSA的发生可能与CD 4 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多及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的原因,探讨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5年来28例产妇行产科子宫切除术的指征、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等。结果:经产妇与初产妇比较,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且其指征构成比发生变化,胎盘因素及子宫破裂是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结论: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孕期监护,防治产科严重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以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2007~2008年流感监测季北京地区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抗原性及血凝素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007~2008年流感监测季中分离的首株H3N2亚型毒株及其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共9株毒株,通过单向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抗原性分析;测定血凝素基因的HA1区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基因进化特性分析。结果:与我国代表株A/江西/东湖/312/2006本身的血凝抑制效价相比,9株病毒中3株有4倍及以上差异。HA1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有部分毒株的氨基酸发生下述替换:3 L→F、53 D→N、57 Q→H、157 L→S、158 K→R、171 N→K、173 K→N、182 V→I、194P→L、261 R→Q、272 A→V、291 N→D、299 K→R;其中53、157、158、171、173、194位氨基酸位于抗原决定簇。结论:北京地区2007~2008年流感监测季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有部分毒株已发生抗原性及基因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