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构建人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胞外区(sTGFβRⅡ)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细胞CHO以表达sTGFβRⅡ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以TGFβRⅡ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人TGFβRⅡ胞外区(1-159位氨基酸)的cDNA,将该cDNA重组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pCDNA)的EcoRⅠ和HindⅢ多克隆位点上,构建成pCDNA-sTGFβRⅡ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和核酸测序鉴定,将该重组质粒转染CHO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GFβRⅡ的表达,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CHO细胞转染pCDNA-sTGFβRⅡ重组质粒后,其培养上清经 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有特异性的蛋白条带,所表达的蛋白能明显抑制TGFβ1对貂肺上皮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克隆了sTGFβRⅡ基因,并获得有生物学活性的sTGFβRⅡ蛋白.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腰穿置管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2例SAH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对照组36例.实验组采用腰穿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比较2组患者头痛程度与持续时间、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血管痉挛指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头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及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和交通性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穿置管引流是治疗SAH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沙格列汀联合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大剂量门冬胰岛素30治疗3个月以上,现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加用沙格列汀治疗)和对照组(加用吡咯列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 PG、Hb A1c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并未发现明显减少,但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大大减少(P〈0.0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I指标未明显增加,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5.9%)明显低于对照组(20.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降糖效果不佳,可配合沙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安全性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更好地、合理地安排病人抽血,开发智能无线抽血传呼系统软件.方法利用无线电磁波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方式,开发智能无线抽血传呼系统软件.软件主要包括:传呼系统、显示系统、语音系统及号票打印系统等四部分.结果此软件的应用,避免了人工排队,使医院的候诊环境安静有序、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结论可为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5.
肝胆胰手术及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中常常需要一种自体生物材料来覆盖肝断面、胆囊床、吻合口、裸露血管及修补穿孔,以期望减少术后瘘、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以往我们大都使用大网膜来完成此类手术,但在腹腔严重感染大网膜粘连成团,或大网膜过短,或既往手术中大网膜已被切除等情况下显然不能利用大网膜来达到目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更好的能够替代大网膜的自体组织。肝圆韧带位于上腹部,柔韧性好,组织结构致密,取材方便,且可剖开形成一较大的自体补片,比大网膜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将我们的使用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锁片型Cage联合前路钛板融合治疗颈椎不稳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锁片型Cage及前路钛板治疗颈椎退行性不稳的融合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09年5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锁片型Cage联合锁定钛板治疗脊髓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伴有颈椎不稳37例,术后拍摄过伸及过屈位X线片,评估稳定性及观察椎间融合情况.对比治疗前后颈肩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及颈椎JOA 17分评分.[结果]术后2~3 d常规下地活动,未发生瘫痪、脑脊液漏、内固定失效及Cage松动等并发症.随访8~22个月,颈肩痛VAS评分达到(1.76±0.75)分,JOA17分评分达(14.76±0.30)分,优良率82.3%,同手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融合良好,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锁片型Cage联合锁定钛板融合治疗颈椎退变导致不稳,损伤小,即刻稳定性好,有效恢复颈椎屈度,椎间高度接近正常解剖,融合成功率高,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用先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或经尿道前列腺内腺剜剥术,保留部分前列腺被膜的方法.对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正位膀胱术进行改良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08年10月行该改良术式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或内腺剜剥术,再行膀胱切除,保留部分前列腺被膜,尽量保留背静脉复合体,不过多解剖盆底结构,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及精囊,前列腺被膜腔与"W"回肠膀胱无张力吻合.随访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6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3例行内腺剜剥术,背静脉复合体5例仅缝扎未离断,2例缝扎并离断,2例未予处理.手术时间300~390 min,失血300~1 000 ml.均为移行细胞癌,残端(一),G1、G2各4例,G3 1例;T1N0M01例;T2N0-1M0 7例,T3N0M0 1例.1例术后1个月死亡.8例无瘤生存至今12~19个月,最大尿流率平均19.2 ml/s,白日完全尿控6例,不完全尿控2例;夜间尿失禁1例;IIEF-5评分平均16.6.结论:选择合适病例,可试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或内腺剜剥术,对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正位膀胱术进行改良,以保留部分前列腺破膜,利于保护性神经和盆底尿控结构,并降低手术难度.经随访1年余,短期内未发现肿瘤种植转移复发.新膀胱出口无狭窄,勃起功能及尿控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在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损伤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16只).将已转染HO-1基因的腺病毒载体和空载体分别注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供体大鼠腹腔(各8只).36 h后取供肝,冷保存4 h后行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6 h后检测血清ALT、AST、TNF-α、肝组织HO-1蛋白的表达以及阳性巨噬细胞计数.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验组血清ALT和AST分别为(439±81)U/L和(1110±73)U/L,对照组分别为(1005±120)U/L和(1583±175)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90,7.050,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NF-α分别为(15±13)μg/L和(52±11)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9,P<0.05).(3)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组织HO-1蛋白的表达分别为0.28±0.07和0.04±0.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P<0.05).(4)实验组中HO-1阳性细胞大量表达于血管区,其阳性巨噬细胞的计数为2±1,显著少于对照组的8±2(t=0.007,P<0.05).结论 HO-1在大鼠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通过抑制肝巨噬细胞的激活,降低TNF-α的释放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肾上腺偶发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定位诊断准确率:B超84.3%,CT 100%,MRI 100%;定性诊断准确率:B超30.0%,CT 75.5%,MRI 79.2%;手术60例:皮质腺瘤32例,肾上腺囊肿6例,髓性脂肪瘤5例,嗜铬细胞瘤5例,肾上腺转移性癌3例,皮质癌3例,神经节瘤3例,神经鞘瘤 1例,血肿1例, 肾上腺皮质结节增生1例.结论 肾上腺肿瘤筛查首选B超、CT、MRI,定位诊断准确;定性诊断应综合肿瘤大小、影像学特征、患者年龄及内分泌功能测定.疑诊嗜铬细胞瘤或定性诊断不明需手术时,应按嗜铬细胞瘤行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60.
文章通过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接诊的1726例传染病病例进行回顾与调查分析,了解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儿科传染病的分布、就诊、传播方式等状况,探讨减少传染病在医院内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