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菖蒲郁金汤出自《温病全书》。笔者用该方治疗部份传染病所致的神志异常属于湿热证者,收到满意效果,兹举病案如下: 例一:谢××,男,3岁,于1982年10月28日应邀会诊。患孩于49天前因发烧,流涕,咽痛,咳嗽已两天,在××医院拟“上感”治疗,服病毒灵,红霉素等;第二天后高烧,烦躁,呼吸急促,惊叫,有时抽搐,神志模糊,怀  相似文献   
102.
背景:阿霉素是蒽环类抗肿瘤药,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但由于其毒性大,可引起与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严重者可致心力衰竭.复方黄精口服液能抗自由基损伤,有望用于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目的:探讨复方黄精口服液抗心力衰竭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福建省中医学院及福建省中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0-08/2001-05在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完成,选用66只雄性SD大鼠.方法:采用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肌致心力衰竭为模型,66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阿霉素组:于实验开始后第2,4天腹腔注射阿霉素1 mg/kg;第6,8天腹腔注射2 mg/kg;第10,12天腹腔注射3 mg/kg;第14,16天腹腔注射4 mg/kg,16 d累计用药量达20 mg/kg.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2 mL(小剂量组).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4 mL(中剂量组).阿霉素+复方黄精口服液6 mL(大剂量组).小、中、大剂量组于实验开始后分别每日用复方黄精口服液灌胃.阿霉素的剂量用法同阿霉素单用组.阿霉素+天保宁(天保宁组):天保宁450 mg/kg隔日灌服共8 d.阿霉素的剂量用法同阿霉素单用组.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大鼠心系数,α-肌球蛋白重链,β-肌球蛋白重链的变化.结果:纳入实验动物数66只,在整个实验期间阿霉素组有5只大鼠,小剂量组4只大鼠,中剂量组2只大鼠,大剂量组3只大鼠,天保宁组3只大鼠死于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进入结果分析47只.与正常组比较,阿霉素组的α-肌球蛋白重链下降20.88%(P<0.01),β-肌球蛋白重链上升50.93%(P<0.01),心系数升高33.83%(P<0.01).经给药治疗后,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向α-肌球蛋白重链转化,与阿霉素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α-肌球蛋白重链上调(P<0.01),β-肌球蛋白重链下降(P<0.01),心系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或P<0.05),以上变化以中剂量组作用最佳.结论:复方黄精口服液能减轻阿霉素致心力衰竭的毒性反应,其机制与复方黄精口服液可提高心肌α-肌球蛋白重链的转化有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3.
细胞内DNA结构的完整性对于遗传物质的稳定、蛋白质的正确翻译以及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维持至关重要.DNA损伤后的修复,特别是单链DNA结合蛋白(Human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HSSB1)在DNA损伤后的修复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缺乏HSSB1的细胞显示出DNA稳定性下降、对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敏感性增强、ATM检查点以下途径的活性丧失,紧随DNA损伤修复与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效率降低.研究还显示HSSB1结合并保护P21从泛素化介导的降解,与肝癌、肺癌和胃肠道癌症的发生存在负性关系.因此预测HSSB1可能用作恶性肿瘤治疗的靶点,并判定治疗效果的一种指标.鉴于此,本文就HSSB1在细胞中近期研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04.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健康类网站AlexaTop200和2015年复旦大学医院评价综合榜及医学领域学协会网站中筛选182个有效网站,根据主办单位性质划分为企业、个人、专业机构、社会团体和政府5个子群。基于网站间的链接关系构建整体网和子群的网络关系图,对比分析整体网群和子群的网络结构、中心度和网络的关联性,发现不同类型网站在规模和结构上的异同及各网群影响力差异,为完善大众健康类网群的建设、改善健康信息服务现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扶正抑瘤方对增殖诱导配体(APRIL)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取40只SPF-VA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5-氟尿嘧啶加挟正押瘤方组、5-氟尿嘧啶加胸腺肽组,制备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采用免疲组织化学法检测5组APRIL及其受体的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APRIL及其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对VCI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形态学和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2VO法建立VCI大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模型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穿越平台次数,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椎体细胞的形态改变并对神经元数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VCI模型组大鼠相比,补肾健脾养血活血法可改善大鼠行为学变化,使其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HE染色:模型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康欣胶囊及其简化方组大鼠海马椎体细胞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且海马椎体细胞的数目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养血活血立法的康欣胶囊能改善VCI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108.
The Fujian Academy of Integrative Medicine,located in the West Coast of the Taiwan Strait,was founded on July 3,2005 under the Chairmanship of Dr.CHEN Ke-ji,who is an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Figure 1).With the mission of using new  相似文献   
109.
背景:近等原子比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以其8%的形变率、上万次的循环次数、优异的抗腐蚀性以及低弹性模量、低磁和射线不透性,成为理想的生物植入材料之一。目的:论述医用近等原子比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改性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8 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医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表面化学处理、化学修饰及植入生物组织后镍离子溶出等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近等原子比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中含镍量较高,对其是否能在人体内安全地长期使用一直存有争议,合金表面改性是提高植入物的生物相容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镍钛记忆合金可通过表面改性降低镍离子释放,提高生物相容性,为此,国内外学者均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当前对于含镍钛医用合金置入后体内镍离子的代谢过程方面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和全面。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康欣胶囊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探讨其稳定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纯种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钙组(简称他汀组)、康欣胶囊低剂量组(简称小剂量组)、康欣胶囊高剂量组(简称大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采用内膜损伤加高胆固醇饮食法建立兔AS模型,分别予相应处理,6周后进行主动脉血管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动脉斑块内的表达。结果康欣胶囊干预组动物血管腔壁比(W/L)、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百分比均较模型组小,动脉壁组织MMP-2及VCAM-1均较模型组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以大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康欣胶囊可减少MMP-2、VCAM-1等炎性介质表达,可能是其稳定斑块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